tue feb 23 18:00:00 cst 2016
唐朝天寶末年,安祿山作亂,潼關失守,京城里的人們于是就象鳥獸一般四散而去。
梨園弟子中有一個吹笛子的樂師,也逃進終南山谷。
這里有蘭若,因此就在這寓居。
一個清靜的夜晚,天上掛著一輪朗月,心中涌起諸多的哀怨和思念,他便拿起笛子來,用笛聲來撫慰自己的情懷。
嘹亮的笛聲散漫山谷,不多時來了一個虎頭人身的東西。
這東西穿著白夾衣,大模大樣地從外面走進來。
笛師又驚又怕,走下臺階驚愕地瞪眼看著虎頭人。
虎頭人說:“你的笛聲真美啊!可以再吹一曲嗎?”
如此連連吹了五六支曲子。
吹完一看,虎頭人睡著了,竟然發出挺大的鼾聲。
笛師這才抽身逃了出來,上了一棵大樹。
樹上的枝葉濃密,能遮蔽人的身形。
虎頭人醒來之后,不見了笛師,于是就很懊喪地嘆息道:“不早吃他,讓他跑
了!”
于是就站在那里大吼。
片刻,來了十幾只老虎,樣子象是向虎頭人拜謁。
虎頭人說:“剛才有一個吹笛子的小子,趁我睡著的當兒逃跑了。你們可以分別四處找,把他逮回來。”
說完,十幾只老虎各自散去。
五更之后又都回來了,都象人那樣說話。
它們說,它們各走了四五里,沒找到那小子。
這時候月輪斜照,虎頭人忽然看到高樹上有個人影,就抬頭看著說:“我還以為你象云那樣走了,象電那樣滅了呢,卻沒想到你藏在這兒!”
于是虎頭人率領老虎們一齊捕捉笛師,但是夠不到。
虎頭人又親自蹦高,也是不夠高。
于是各自散去。過了一會兒,天亮了,行人多起來,笛師才從樹上下來和他們一齊走了。
【原文】唐天寶末,祿山作亂,潼關失守,京師之人于是鳥散。梨園弟子有笛師者,亦竄于終南山谷。中有蘭若,因而寓居。清宵朗月,哀亂多思,乃援笛而吹,嘹唳之聲,散漫山谷。俄而有物虎頭人形,著白袷單衣,自外而入。笛師驚懼,下階愕眙。虎頭人曰:“美哉,笛乎!可復吹之。”如是累奏五六曲。曲終久之,忽寐,乃咍嘻大鼾。師懼覺,乃抽身走出,得上高樹。枝葉陰密,能蔽人形。其物覺后,不見笛師,因大懊嘆云:“不早食之,被其逸也。”乃立而長嘯。須臾,有虎十余頭悉至,狀如朝謁。虎頭云:“適有吹笛小兒,乘我之寐,因而奔竄,可分路四遠取之。”言訖,各散去。五更后復來,皆人語云:“各行四五里,求之不獲。”會月落斜照,忽見人影在高樹上。虎顧視笑曰:“謂汝云行電滅。而乃在茲。”遂率諸虎。使皆取攫。既不可及,虎頭復自跳,身亦不至。遂各散去。少間天曙,行人稍集。笛師乃得隨還。(出《廣異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