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mar 15 10:00:00 cst 2016
王法進,是劍州臨津人,幼年就好道。
他家靠近古觀,雖然沒有道士住在那里,他游戲的時候也不曾對神像輕視侮慢。
十多歲時,有個女道士從劍州游歷外縣,經過他家,父母因為他慕道,托付女道士保護他。
女道士授給他一本《正一延生小箓》,給他起名叫法進。
讓他專心香火,齋戒護持。
他也就只吃樹籽不吃飯,不時有感應降臨。
當時三川歉收鬧饑荒,糧價飛漲。
死的人占十分之五六。多數人采集野葛根山芋來充饑。
忽然三個青衣童子降臨到他家的院子里,他們對法進說:“上帝因為你早有仙骨,皈心精誠,不忘道德,命令我們迎接你到上天去接受差事。”
法進不覺飛騰到空中,直達玉皇大帝的住所。
大帝命人用玉杯盛霞漿賞給他喝。
慢慢地對他說:“人處于天地人三才中最大的一方,體現天地之和諧。獲得人形,生于中土,是很不容易的。天催動春夏秋冬四時的氣候,地承受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靈秀,生長五谷百果,未養育人。然而人不知天地養育之恩,輕易地拋棄五谷和絲麻,使種地的農夫,紡織的婦女,身體勤勞而不能吃飽,力量用盡而不能御寒,白白地勞作,竟無人愛惜,這本來是神明要責罰的,天地也不保佑了。近來地司岳瀆奏報,認為世人厭棄五谷,不重視衣食的根本。我已下令太華之府,收回五谷之神,讓所種不收下民挨餓,借此顯示責罰,來警誡人們的思想。然而不久奉太上慈旨,認為大道愛好生靈,務必先救物。雖然天地神明責罰他們,但愚民不知他們的過錯從何而來,當然沒有懺請首原之路。你當入上宮作侍童,入天府侍奉,今天暫且命你下界回到人世,告誡下界之民,使他們悔罪,象珍寶似地愛惜農桑,這也是你的陰功啊。”又命侍女拿來《靈寶清齋告謝天地儀》一軸交付給他,使他傳行于世。又說:“令世人都到深山高處清靜之所,設齋悔謝,一年做兩次,那么舊罪可除,谷父蠶母這些神,就會為他們送來豐裕了。龍虎之年,我當再召你。”如今清齋向天公告謝的做法就是這樣來的。
法進于天寶十二年壬辰終于又升到天上。
【原文】王法進者,劍州臨津人也。幼而好道,家近古觀,雖無道士居之,其嬉戲未嘗輕侮于像設也。十余歲,有女冠自劍州歷外邑,過其家,父母以其慕道,托女冠以保護之。與授正一延生小箓,名曰法進。而專勤香火,齋戒護持。亦茹柏絕粒,時有感降。時三川饑儉,斛斛翔貴,死者十五六,多采野葛山芋以充饑。忽三青童降于其庭,謂法進曰:“上帝以汝夙稟仙骨,歸心精誠,不忘于道,敕我迎汝受事于上京也。”不覺騰空。逕達大帝之所,命以玉杯霞漿賜之。徐謂曰:“人處三才之大,體天地之和,得人形,生中土,甚不易也。天運四時之氣,地稟五行之秀,生五谷百果,以養于人。而人不知天地養育之恩,輕棄五谷,厭舍絲麻,使耕農之夫,紡績之婦,身勤而不得飽,力竭而不御寒,徒施甚勞。曾無愛惜者,斯固神明所責,天地不佑矣。近者地司岳瀆所奏,以世人厭擲五谷,不貴衣食之本。我已敕太華之府,收五谷之神,所種不成,下民饑餓,因示罰責,以懲其心。然旋奉太上慈旨,以大道好生,務先救物。雖天地神明責之,愚民不知其過所自,固無懺請首原之路。汝當為上宮侍童,入侍天府,今且令汝下歸于世,告喻下民,使其悔罪,寶愛農桑,此亦汝之陰功也。”命侍女以《靈寶清齋告謝天地儀》一軸付之,使傳行于世。曰:“令世人相率于幽山高靜之所,致齋悔謝,一年再為之,則宿罪可除,谷父蠶母之神,為致豐衍矣。龍虎之年,復當召汝。”即今清齋天公告謝之法是也。法進以天寶十二年壬辰,遂復升天。(出《仙傳拾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