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里回來的馬上,朱仲鈞沉默不語。
顧瑾之輕輕伸過手,握住了他的手,柔聲道:腿疼嗎?
朱仲鈞回神,報以淡笑,反握住了顧瑾之的手,有點用力,握得顧瑾之的手微疼:不疼!
顧瑾之輕輕往他身上靠,靠著他的肩膀,才道:不疼就好。我在宮里的時候,一直擔心你受不起。回到家里,你好好歇著,往后到過年之前,你都不要出門了,好么?
輕柔的話語,似只溫暖的手,輕輕拂過了朱仲鈞的胸膛。
心口的窒悶漸漸散去。
他握住顧瑾之的手松了些,溫柔了不少。
他輕笑,道:好,你說了算。
顧瑾之也笑。
她坐正了身子。
沉默片刻,顧瑾之又道:我明日出城一趟,讓石倉跟著我吧?
去哪里?朱仲鈞問,去付家莊?
不是,去趟劉家莊。甄末的父親和妻兒都在劉家莊。甄末救過我一次,將來譚家遭難,我不想他被牽連。我要他做我的人。他的家人,在劉家莊不安全。我多去幾次,等他們對我沒有了防備的時候,我帶人把他們擄走,送到安全的地方去。顧瑾之道。
擄走?朱仲鈞笑著問。
顧瑾之雖然把綁架用輕描淡寫的口吻告訴了朱仲鈞,卻是第一次提到了譚家遭難。
朱仲鈞聽在耳里,留在心里。自己在心里過了下,口中卻依舊笑著,沒有露出異樣。
嗯,擄走。顧瑾之道,否則,甄末也不會心甘情愿站到我這邊。一個是酷似自己的胞妹,一個是自己忠誠的主子,他難以抉擇,應該逼迫他。
糊涂。朱仲鈞道。譚宥是什么主子?甄末是朝廷的千戶,不是譚家的千戶。他的俸祿是朝廷發的,皇帝才是他的主子。
顧瑾之輕輕笑了笑。
夫妻倆回了家。
第二天,顧瑾之一大清早就出城,去了趟劉家莊。
她帶著侍衛石倉和司箋。
石倉穿著平常便服,腰間沒有懸劍;司箋則穿著綢子直裰。像個管事的模樣。他們跟著顧瑾之,乘坐了兩輛普通的黑漆平頂馬車,直接從小路往劉家莊趕來。
冬日的半上午,田地里沒什么人,他們走的又是小路,沒什么人看到他們。哪怕看到了。也只當是隔壁莊子某個地主家的路過,不會想到是京里來的貴客。
這次。顧瑾之沒有大模大樣走甄家的大門,而是敲了甄老太爺的小院后門。
丫鬟開了門。
她認識顧瑾之,請了她進來。
甄老太爺則又驚又喜,問:姑娘……王、王妃怎么來了?
他有點叫不慣王妃這個詞。
您老還是叫我姑娘。顧瑾之笑道,我聽著順耳。
甄老太爺有點不好意思。他道:哪能啊?小老兒雖然是卑賤出身,也知道尊卑。王妃就是王妃。
他的目光,忍不住在顧瑾之臉上不肯挪開。
太像真真了。甄老太爺心想。
顧瑾之進來坐下,石倉和司箋站在一旁。甄老太爺也請他們倆坐。
兩人告罪,坐到了一邊的小杌子上。
甄老太爺吩咐丫鬟上茶:把中秋時候鈺姐兒叫人送過來的龍井拿出來,給王妃沏茶。
然后又道,去告訴奶奶一聲,讓備飯。家里沒菜,叫人去城里買。
言語之中,想把最好的都給顧瑾之。
顧瑾之沒有阻攔。
丫鬟道是,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就有丫鬟沏了好茶來。
顧瑾之呷了口,滿口清香,茶香醇厚濃郁,忍不住贊了句:好茶。
這茶是譚家送過來的,甄老太爺只吃了一回。見的確好,就收了起來,等下次外甥女鈺姐兒來的時候,再拿出來招待。
聽到顧瑾之說好茶,甄老太爺瞇起眼睛笑,滿臉的滿足。
顧瑾之從他的眼底,看到了自己幼年時大口吃飯,母親宋盼兒那種欣慰又滿足的表情。
她心里一瞬間被觸動。
你喜歡,回頭都拿了去。家里還有。甄老太爺道。
顧瑾之笑道:那我不客氣…….
客氣什么,回家來,想要什么就拿什么。甄老太爺的話脫口而出。
說罷,他自己又感覺不妥,臉色微斂,有點懊惱。
顧瑾之則歡喜笑道:謝謝您。
甄老太爺見她沒有多想,這才神色微緩。他又問顧瑾之:……這次來做什么?
顧瑾之笑道:前些日子不是暴雪?我去鄉下,給我祖父掃墳,見不少莊戶人家的房子壓塌了。我想著,您這里不知道如何。等雪化盡,道路通了,我就迫不及待回來,趕來看看。瞧這樣子,家里都好吧?
甄老太爺笑了笑,道:都好著。房子雖說是十年前蓋的,這些年房梁都沒生蟲,結實著呢。除了后頭花園子里的一個小亭子被壓塌了,其他都沒事。
那我就放心了。顧瑾之欣慰松了口氣。
正說著話兒,甄大奶奶趕過來了。
她忙給顧瑾之行了福禮,喊了聲王妃。
顧瑾之起身,也回禮。
這快過年的,家里瑣事繁多,沒能親自到門口迎王妃,實在失禮。甄大奶奶故意道。
顧瑾之道:若是這般說,倒是我失禮在先。我并未走大門,直接到了這后院……
甄大奶奶得到了確認,連忙道:王妃先到這里,原是應該的。還是我迎接來遲了。
客套了一番。才坐下說話。
老爺還在城里。不知他今日當值不當值。妾立馬派個人去,告訴老爺一聲,讓他回來。甄大奶奶又道。
顧瑾之忙阻攔:別耽誤他的差事。我今日來,只是看看老爺子,瞧瞧你們可好。前些日子大雪,不少人受了傷,我總惦記著。本想派個人來問一聲的。只因近來得閑,我也貪著出門,就親自來了……
說得甄大奶奶笑了。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雖然沒什么親熱說話。可不知道為什么,第二次再見的時候,竟有種重逢感。
顧瑾之在甄大奶奶心里,也親切了不少。
……再者,過年時候要和王爺進宮,陪太后娘娘和陛下過年。只怕不能前來給你們拜年。我提前來說一聲,等過年,我再來看你們。顧瑾之又道。
甄大奶奶惶恐:這斷乎不敢!我們想著去給王妃拜年,也怕登不上門,沒得給王妃丟臉。更不敢讓您親自來。這豈不是折煞我們?
又說這話。顧瑾之笑道,如此客氣。是不歡迎我來么?
甄大奶奶又忙說不敢,只差站了起身。
甄大***父親是個秀才。也算小家碧玉,規矩都知曉。甄末不過是小小千戶,而廬陽王是親王,這怎么結交?
只怕看門的小子們都瞧不上他們。
聽到顧瑾之如此自謙的話,甄大奶奶有點惶恐。
不要客氣。甄老太爺發話,王妃都吩咐了,說不要客氣。你就應下。
甄大奶奶道是。
顧瑾之笑了笑,拉了她的手。讓她坐到了自己的身邊。
臨走的時候,甄大奶奶拎著老爺子送給顧瑾之的茶葉,送顧瑾之出門。
顧瑾之將頭上的一支金鑲珠翠挑簪摘下來,送給了甄大奶奶,悄悄和她道:咱們兩家有緣,我當甄末是親兄弟,也當您是嫂子,您若是和我見外,我便感覺自己來了,打擾了你們,心里不安。以后咱們一處親熱才好……
甄大奶奶心里一轉。
她也想巴結廬陽王妃的。
只是甄家是個鐵匠出身,地位低微。甄末也不過是個千戶,小姑子給譚家做姨娘的時候,譚家上下皆看不起甄家,甄大奶奶也沒有登門過。
每每逢年過節小姑子回來,譚家跟來的仆婦眼高于頂,那副傲慢態度,甄大奶奶至今記得。
如今,顧瑾之這么親熱。假如能結交到她,下次譚家的仆婦再陪著鈺姐兒來的時候,自己也有點底氣。
她笑瞇瞇接下了顧瑾之的禮物,道:妾有不是,給您賠禮……
顧瑾之見她對自己放松了戒備,滿意微笑,接過她手里的茶葉,上車回了城。
她沒有留在甄家吃飯。
等她回到城里,已經過了午膳的時辰。
車上有些糕點,是顧瑾之出門前備的。她沒想在甄家用膳,當時就想著萬一趕不上回來的飯點,也別空腹,容易餓壞了胃。
她在車上吃了兩口糕點,喝了點水。
她沒有回王府別館,而是先去了顧家老宅。
到了老宅門口,顧瑾之吩咐司箋和石倉:你們尋個地方,去吃點東西。我到老宅說話,沒一個時辰也出不來的。你們只管吃飽了,回去告訴王爺一聲,就說我們從鄉下回來了,再來接我不遲。
石倉和司箋道是。
顧瑾之自己進了老宅的門。
她把鄉下的事,都告訴了大伯母和大嫂。
順便又看了一回幾個侄兒侄女。
又和五姐說了會兒話。
大伯母又留她。
一晃就過了一個時辰。
顧瑾之起身告辭,大嫂送她到垂花門口。
司箋和石倉已經來了,他們半刻鐘前就到了。
顧瑾之和大嫂作辭,又回了王府別館。
她回來,先問朱仲鈞今日好不好,腿有沒有疼。
我沒事……朱仲鈞笑道,簡王府來人了。
誰來了?顧瑾之并不意外。
他們家世子爺。朱仲鈞道,看他的樣子,很是著急,想讓你去給思柔郡主看病。思柔郡主又染了什么病?他們家王妃才病不久,又是思柔郡主……
****
求粉紅票。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