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之再許芳華 正文 番外之七——未來翁婿的面對面

作者/剎時紅瘦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自從襄助幼帝輔政,盡管虞沨深得太皇太后、太后信任重托,卻并非軍政獨斷,諫言讓康王、榮王以及遼王等宗親參政,又重用了一批有識之士,如顧于問、姚韞等人組成內閣,共商機要政務,不過他身上的擔子仍然繁重,閑睱時候罕少,這半晝難得有空,恰逢摯交甄南顧前來拜會,兩人在花蔭下品茶對局。

    聽說杜頌來見,虞沨只好止了棋興,讓人請入花廳。

    南顧便問:“可是臨淄候的長公子?他來做何?”

    前不久流光河畔那場意外,在場諸多郎君、貴女目睹,不少人得知“惡名遠揚”的杜頌舍身相救長樂公主的事,多持“陰謀”之見,暗中不少嘲笑杜頌不自量力,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甄南顧如今也進了翰林院,又并不似那些游手好閑之人尤其關注流言蜚語,倒沒有聽說這樁,因而才有疑問。

    虞沨簡單說明一番,南顧便笑:“怕是索恩來的,臨淄候自甘卸任,我還暗暗可惜杜公后繼無人,不想杜候長子倒還心存志氣,先別說他所圖為何,至少不似其父耽于享樂不思進取,都說杜大郎不肖頑劣,這傳言只怕頗有緣故了。”

    臨淄候杜江本是一地都司,掌兵武將,卻完全不似他的父親杜仲達驍勇英武,而沉迷酒色,其時自大隆建國,掌兵武將們本來都是從龍有功征戰疆場的有功之臣,不過當老一輩過世,蒙恩蔭職者雖不乏承繼驍勇的,也有一部份依憑父祖之功好逸惡勞,比如臨淄候,即為其中之一。

    自從發動與北原的全面戰,虞沨力排眾議堅定不移,誓要奪回“十國”以來被北原陸續吞并的中原領土,徹底毀滅北原,使其分崩離析禁步蠻荒,免大隆邊境民眾常受擄搶之苦,與此同時,當然也是改革軍制增強君權的良機。

    因發動戰爭,調防調軍就成理所當然。

    當然,對于武將的政策也得有所區別,不能將忠心報國與只重財勢者等同對待。

    還得顧及眾將父祖的開國功勛,不至讓人心灰意冷抱怨朝廷涼薄寡恩使人心浮動。

    虞沨給了諸將再建新功鞏固榮華的機遇,卻有那么一部份人貪生怕死,不愿再戰疆場,甚至有那別懷企圖之人,聯合結黨抵\/制軍令,妄圖以昔日功勞要脅輔政王服軟,使軍制改革難以推行。

    杜江當時就不愿奉令開赴前線,但他也沒有膽子附黨作亂,雖然昏聵無為,好在其父仲達還給他留了幾個謀士,這些人看穿家主懦弱,實在是把糊不上墻的爛泥,也洞悉輔政王之舉意在動搖地方武將舊勢推行軍制改革,實在大隆發展至今,也屬勢在必行。

    于是謀士們干脆諫言,讓杜江以“抱疾”之由請求致仕,將手中軍權交歸朝廷,這樣也算服從軍制改革,說不定輔政王念及杜家舊功,更兼出于平息人心顯示天恩,會請上封爵。

    果然,杜江請辭的折子一上,就被封了臨淄候,令其歸京受祿。當然他的爵位有別于衛國公等世襲罔替,只傳五代而終,這也讓杜江欣喜若狂了——既不用擔著刀劍無眼的風險,還可調回京都白享榮華富貴,何樂不為?

    虞沨此番請封,當然也是為了示眾,軍制改革雖然勢在必行,不過朝廷也并非刻薄寡恩,杜江封爵不過是因為父輩功勞,眼下為擊北原盡忠大隆者,更不用擔心“鳥盡弓藏”。

    不過私心里,虞沨也實為杜仲達這一驍將惋惜,后繼無人,杜家難免沒落之勢,倘若子孫再有不濟,出上幾個驕奢淫\/逸之輩,將來便是平安順遂都怕難保。

    當日他聽說杜頌為救曉曉而身負重傷,趕往探望時,已洞悉臨淄候對其長子的冷漠之態,再一打聽,就知道了候夫人是杜頌繼母,哪能不疑杜頌滿背惡名之后的別有蹊蹺,特地交待江漢留意,勢必保全杜頌性命,先別管這少年是否別有企圖,到底也是救了曉曉一回,他若求助,輔政王倒也愿意酌情施援。

    這個酌情嘛,當然、萬萬不包括要讓愛女以身相許。

    可后來江漢復命,卻不愿違背杜頌之托,堅決不肯告訴傷患在家頗受凌辱,只對虞沨斷言:“杜大郎君并非傳言那般頑劣不堪,心中必懷壯志。”

    所以,虞沨一聽杜頌求見,倒心生好奇,不知這少年會怎么索恩。

    可盡管如此,當虞沨面見杜頌,竟聽他請求要爭取一個參軍之機,愿往前線征伐北原的時候,實覺大出所料。

    他不由得細細打量面前這位年輕人。

    錦衣玉帶的包裹下,腰身實為瘦弱,許是大傷初愈許是營養不良,膚色蒼白難掩病態,倒切合流言蠻語之說,像極沉迷酒色之徒,只他如今磊落而立,不顯卑躬屈節之態,眉宇眼底自聚沉穩堅毅,哪有一絲半點頑劣輕狂之狀?

    江漢所言不差,此子心懷壯志,但怕也難免孤注一擲的偏執,低估了疆場的險惡。

    “你可精通騎射,抑或戰術軍法?”虞沨問道。

    “實在慚愧,小子若精騎術,此回也不至墜馬受傷……小子祖父能征善戰,惜早逝,小子無福得受祖父教誨。”雖是這話,但杜頌并不退卻:“王爺容稟,小子心中實佩祖父當初風采,家父因病而不能為國盡忠,只蒙君恩而無以為報,小子每每想來愧疚不已,雖身無所長,只因杜之一姓,卻也不愿有負君恩無所作為,所憑,只有滿腔熱血一條性命,愿為士卒,不墜祖父驍勇之威。”

    杜頌又是一個長揖:“小子素敬平北先鋒席志之英武,為大隆屢立戰功,惜每每去信而無復,惟一心愿,盼輔政王得允,成其麾下執戈之卒,哪怕只斬北原一首一卒,雖死無憾。”

    眼下再興征戰,朝廷雖然廣征軍卒,平民若要從軍極為簡單,但杜頌因為身份所限,不是他自愿從軍就能如愿得償的。

    臨淄候本是一地武將,如今雖然交歸兵權,但因為軍制改革,需要徹底斷絕杜江與舊部的聯系,臨淄候雖然有別于“人質”之類,若要離京也必須得朝廷允準,杜頌再不受父親關愛,也是家中嫡長子,臨淄候就算不愿讓他承襲爵位,也必須得朝廷許可,這也是杜頌為何“惡名遠揚”的根源。

    杜頌別說從軍,便是離京,也必須得批準在先,若是不告而別,一旦被御史發現,很可能會讓杜候受究,以致家族蒙難,所以他雖然早有決意,想說服眼下頗受朝廷重視的席志通過“法定途徑”允他參軍,奈何寄書有如石沉大海——這也的確艱難,一來杜頌的名聲委實不好,再者公候之子從軍太過敏感,領將不得不慎重,席志與杜頌本無交情,置之不理再正常不過。

    杜頌從沒想過索恩圖報,更沒有打算爭取輔政王援助,輔政王在他心目中實在高不可攀。

    機緣巧合,他路遇長樂公主遇險,雖然他當時舍身相救并不懷其他企圖,不過輔政王的關注無疑讓他看到一線機會。

    堂堂男兒,可恨遇著一個不慈的父親,再兼一位機心狠辣的繼母,枉背滿身污名。

    但杜頌從不想與婦人一較長短,耗廢心機為個虛名爭得你死我活。

    當然,他也不甘無辜受謗,尤其不忍眼看一母同胞的親生妹妹飽受欺凌。

    必須自強,拼出光明前程,是他和妹妹的唯一機會。

    走科舉之途?憑著他的惡名,父親甚至不愿為他請師輔教,世人也只道他頑劣不堪無人肯教,這條路怎么也行不通。

    當然,有輔政王相助的話,舉手之間就能排除萬難。

    而他更不愿意的是,因為機緣之故,打上一個“英雄救美”的標簽,在世人眼中成為攀搭之徒,這會傷及公主的名譽,更會讓輔政王受人非議。

    他不能,因為自己之故,讓公主受損,決不能忍受。

    疆場險惡,刀槍無眼,但如果他能有所作為,憑借著浴血拼殺奠定的功勞,足以洗清污名塞堵悠悠眾口,這才不負驍將子孫之名,他根本不屑候爵虛銜,他要去往最艱巨也最危險的前線,成大隆先鋒之卒,立復域擴土之功,為自己,也為報效君國。杜仲達的孫子,就應該這么驕傲!

    所以,杜頌堅持,他對輔政王質疑的目光不躲不避,坦然,又堅定。

    “好。”虞沨終于說道:“我答應你,不過我只允你參軍,入席志之部,今后,你得靠你自己。”

    “小子誓不辱王爺信任。”杜頌長揖而起,黑沉的瞳仁更被蒼白的面色映得深遂卻璀亮:“小子還有一請,倘若家父固請剝奪小子世子之位,實屬小子年少頑劣,望王爺許可。”

    虞沨微笑:“也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花莲市| 绥棱县| 临夏市| 屏山县| 宝应县| 西安市| 伊宁市| 铁岭市| 临朐县| 博客| 布拖县| 金乡县| 平邑县| 全州县| 霍山县| 临汾市| 光泽县| 江北区| 安顺市| 定日县| 静安区| 新乡县| 金溪县| 集贤县| 渭源县| 沅陵县| 神池县| 灵武市| 定南县| 黄大仙区| 七台河市| 景洪市| 晴隆县| 新平| 黑山县| 平南县| 囊谦县| 西贡区| 迁安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