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耳語說:”小伙子,我做的不錯吧,你說的事情我都辦完了。那個你看,你是不是不要到處亂說。“
”站長放心,我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我還是能區(qū)分清楚的。“林斌說完這話以后,站長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揚長而去。
站長走了以后,張大牛招呼來站里賣糧食的農(nóng)民把糧食收了起來。農(nóng)民看到站長和林斌那樣親密,還以為是林斌他們的糧食才能被收購呢,都對他表示感謝,其中有幾個人,剛才林斌邀請他們一起去站長辦公室他們沒去,還在那里教訓(xùn)林斌,想到現(xiàn)在自己因為他還受益了,整個人都感覺不好意思。
林斌看到他們都感覺到羞愧,說道:“鄉(xiāng)親們,你們賣糧食真的不是我的功勞,只能說站長不希望有些人背著他做違規(guī)的事情。所以站長知道后,自然出來給鄉(xiāng)親們做主了。我也就是去和站長說一下我們家的糧食得問題。”
其實明眼人都看出來他太謙虛了。鄉(xiāng)親們看到林斌越是不居功,越是感到自己老臉通紅。
紛紛開口不讓林斌走,非要給他買西瓜。林斌發(fā)現(xiàn)鄉(xiāng)親們這么熱情。有些不好意思。揮了揮手和鄉(xiāng)親們道別,騎上車子就走。
林斌騎上電動車連大門都沒有出去,就有兩個老鄉(xiāng)把他攔住了。只看到兩個老鄉(xiāng)手提了兩個大西瓜,還有甜瓜。看到老鄉(xiāng)提著東西給自己,林斌和奶奶百般推脫之下,老鄉(xiāng)把西瓜和甜瓜直接放到車子上走了。
離開糧站以后,林斌和奶奶還有大山他媽就趕集去了。
說到趕集,它興起的具體時間林斌是說不上來。但是凡是去過農(nóng)村的人都知道什么是趕集。什么叫做集市。
在農(nóng)村里,有一種上街叫趕集。各個村的人會聚到集市,那叫一個熱鬧。趕集那一天,村上的人一定會起個大早,三三兩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從遠近不同的家中出發(fā),邊走邊聊。
農(nóng)村趕集時間并不是統(tǒng)一的,一般是一和三、二和四,每個集大約相隔一天!今天逢這個集,明天肯定是另外的集。農(nóng)村人要趕集,每天都行,個個鄉(xiāng)鎮(zhèn)的集市,逢集的時間絕不沖突。
林斌記得前世小時候在老家趕集的情形。小時候最愛熱鬧,沒有錢也可以在熱鬧的集市四處看看逛逛,有一兩塊“巨額”零花錢更是高興得飛起。每當想起這些都是滿滿的笑容。
很多村民一大早就會來趕集,有的會把當季自己家田里的農(nóng)物拿出來賣。不但新鮮而且價格不貴,還可以講價哦。這點和大城市超市里的定價物品,形成鮮明的對比。絕對綠色無污染,沒有所謂的食品安全問題。吃著放心。
說到趕集不得不提集市的景象。而說到集市的景象更不得不提集市上的服裝攤,賣的不是牌子,價格便宜。服裝攤,大都在路中央臨時搭建的攤點,服裝也可以講價。
來到攤點前買菜,賣菜的人雖然不用電子稱,用桿秤也不會缺斤少兩。公平交易。對商家絕對信任。
走著走著,林斌發(fā)現(xiàn),看到路邊一個大爺,攤點前賣的是,多年不見的東西。那就是那兒還有賣老一輩人愛抽的煙葉。城里和后世的農(nóng)村也非常少見。
繼續(xù)往集上里面走,可以看到賣肉的攤點上用鐵鉤掛的那一扇扇和一塊塊豬肉,這兒的肉,都是新鮮宰的豬。不用像城里人一樣擔心色澤明亮的豬肉,是浸泡過福爾馬林的。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商販雖然精明,但是這種事他們還是做不出來的。
再往前走,來到在牲畜交易區(qū)以后。這里會有賣雞的、賣鴨的、賣鵝的、賣小豬的等等,應(yīng)有盡有。都關(guān)在籠子里,沒在籠子里的也被綁住手腳。看好付錢就可以帶走,讓商家?guī)湍銡⒁残校约簬Щ丶彝涝滓嗫伞?br />
當林斌和奶奶他們來到賣魚的攤點面前的時候。可以看到集上賣魚都是把魚扔在地上,活魚在魚缸里。看好以后賣家?guī)湍惆阳~處理好,帶走。不用擔心魚鱗等問題。
看到集上賣的糖葫蘆,林斌想起當年。自己趕集看到賣糖葫蘆時候的情景。曾記得。那時的童年,看到集上賣的糖葫蘆,饞的了不得,能吃上,能高興一天。
當林斌繼續(xù)前進的時候。看到那總令我們垂涎的,也就是趕集時候的街上,擺在攤子上論個叫賣的包子、饅頭。看到攤點旁架在一旁的油鍋。在看到上面炸好的丸子,撒子等等。不自覺的肚子就會咕咕叫個不停。流著口水,要稱上點嘗嘗。好解決自己的口腹之欲。
沒有柜臺,正上面永遠都會擺放著裝滿糖果的罐子。水果糖、薄荷糖、芝麻桿、奶糖、餅干……有多少錢,才能買多少個糖。看到零食攤點前擺放的這些林斌深有感觸。
當林斌看到集市上攤點上擺放的還有些即將失傳的手藝,自己手工制的雞毛撣子,用過之后一塵不染。想起后世的農(nóng)村集市這些也遠不可見。
看到還有吹小人,和動物的手藝,和手工編制的筐和籃子的時候,林斌注意到做手工的老人很多,雖然上了年紀可是手腳依然麻利,但是手工的東西確實很經(jīng)久耐用。
再往前走,看到街邊的一個老師傅。鞋子壞了,可以找修鞋的老師傅。這個老師傅就是傳說中的鞋匠,不要小看鞋匠,說實話也是很有技術(shù)含量的。但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鞋子壞了往往直接換新的。所以在后世,鞋匠亦是不可尋找,幾近絕跡。
當看到裁縫時,想到小時候衣服上有個修修補補的交給他們就好了。在后世應(yīng)該是衣服質(zhì)量好了吧,集市上街邊裁縫也難以尋找。
這一場集趕完以后,林斌不禁就想起了一首民謠,它是這樣寫的:“從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雜花子糧食收拾二斗,一心要把旺集趕。旺集南街糧食賣,賣了糧食置買東西,買了江南的一把傘,又買了圓正正的一把笊籬。槐木扁擔買了一條,擔糞的荊筐買了兩只,零碎東西買完畢,饸饹鋪里拉驢轉(zhuǎn)回家里。”看這趕集的喜滋滋勁頭兒。
民謠,生動的寫出了人們趕集的場景。不僅如此,這次林斌這場集一趕,心中想到,下次趕集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雖然自己重生了,但是自己也有自己前生今世未盡的志向,農(nóng)村集市雖好,它最終難免從自己手中溜走。看到集市上的種種,感嘆人們失去很多曾經(jīng)的美好。但是光陰如梭,帶走一些,必將送來一些。
就讓它留在回憶中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