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漢,大丈夫,何故吞吞吐吐?”
潘鳳見士兵這幅表情,開口斥責道。
“袁紹告訴吾等,將軍的神勇,他一直欽佩,他希望將軍投拜到他的帳下!只有這樣,袁紹才會放吾等親屬入河內。”
那名司馬被潘鳳一呵斥,張口結舌的說道。
“什么!”
潘鳳聽后,更加驚怒。
少頃之后,望著無數士兵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潘鳳臉色緩和過來,對士兵們承諾道:“諸位休息去吧!你們的親人,一定會回來與你們團聚。”
“將軍大恩,沒齒難忘!”
兩千名士兵皆向潘鳳跪拜道。
士兵從軍,多為了家人。這個時代,許多人都非常講孝義。
父母妻兒,是他們的命脈。
潘鳳請士兵起身,然后一語不發,回到營寨之中。
“以將軍的性格,一入袁營,十成無命。還望深思熟慮!”
韓馥得知消息之后,來到營寨中,向潘鳳勸說道。
“諸事因吾而起,吾怎能坐視不管?”
潘鳳搖頭說道。
“大丈夫能屈能伸,將軍可忍一時之辱,以圖謀后事!”
韓馥知道自己再勸也是無果,遂向潘鳳提醒道。
“吾知道了。”
潘鳳點頭,然后向韓馥囑托道:“吾與丞相約好事,今吾食言了。還望先生能主持大局,等軍士家屬歸來之時,帶領士兵去河內拜見丞相。”
“吾當年若用將軍點兵十萬,縱然袁紹再有雄心,也只能屈居一隅。”
韓馥悲傷的說道。
只是事已至此,多說已無用。
下午,黃昏時刻。
潘鳳脫掉一身盔甲,服便裝,背上一個行囊,拿著大斧。
他告別將士之后,牽馬趁著西映的落日,一步一步向東走去。
落日的余暉灑下,一萬士兵戰在洹水旁,望著潘鳳遠去的背影,那寬闊的身影,只帶著一匹瘦馬。
他們歸心于潘鳳,皆痛恨袁紹。
潘鳳的大義,使軍士齊聲和唱起民歌。呼喚出他們心中的悲痛和不甘。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向東看,淚落沾我衣。
歌聲悲壯激昂,士皆垂淚涕泣,與潘鳳揮淚訣別。他們多想變徵之聲,但是沒有機會了。
漢代的兵役制度,隨時都可能讓人家破人亡。
一個芳年稚齒、未諳世事、生氣勃勃的少年,轉瞬成了一個龍鐘老態的皤然衰翁。
少小離家,垂老而歸,這深重的苦難,有多少血淚的控訴,多少人生的辛酸?
天地君親師,他們不知道該去效忠誰?
今將軍的離去,今后該怎樣?
難道百姓從軍,都是為了建功立業?
太平時期的自愿兵制,可以認為是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亂世之中太多人因為黑暗,不得不做出無奈的選擇。
潘鳳走了一段,然后騎上戰馬,奔向遠方……
新安縣。
潘鳳的兵馬,已經處于劉凡的掌控之中,潘鳳的離去,自然也瞞不住劉凡。
一天后,就有輕騎將消息送到丞相府。
都督從事趙浮,武猛從事程渙率領五千兵馬,數百艘船來投靠劉凡時,劉凡皆封他們為校尉,主軍司隸。
劉凡最高興的是潘鳳和潘鳳麾下的一萬能開硬弓的勇士。
現今潘鳳被迫投靠袁紹,一定會對潘鳳麾下的將士產生影響。
荀彧外出河南,荀攸已經前往趙云軍營,準備策劃拿下關隴。
劉凡麾下頂級謀臣只剩下尚書令賈詡,遂找來商談計策。
“那袁紹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振振公子。天下大亂后,其品德也敗壞起來了,這種卑劣計策,竟也使用,真是不將吾放在眼中。”
賈詡來府后,劉凡請賈詡入座。
劉凡的性格本是卒然不驚,無故不怒。
最近就要做大事,劉凡本來不想理會袁紹,現袁紹公然挑釁他,令劉凡非常氣憤。
“王上認為,袁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賈詡很沉靜,他已經知道劉凡請他來的緣由,向劉凡反問。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多謀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劉凡毫不猶豫的向賈詡回道。
劉凡認為,干大事業時,應全力以赴,舍身忘死,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成功。
那些干大事時畏首畏尾,瞻前顧后,見到小利小惠卻斤斤計較,錙銖必較,甚至舍命不舍財的人,實為市井庸人。
“既然王上知袁紹鼠目寸光,見識短淺,那王上就許以小利,將潘鳳贖回來。”
賈詡撫須,微微笑道。
“請軍師獻計于吾。”
劉凡見賈詡有計策,連忙說道。
“吾雖然沒有王上了解袁紹清楚,少許接觸,吾發展袁紹此人,太看重面子。言語之時,還會文過飾非。在王上主導十八路大軍,成為盟主之時,袁紹口中不說,但心中不忿,時時想與王上一爭長短。現在王上大軍就駐扎在蕩陰縣,與冀州州治鄴縣,只有一步之遙。袁紹為了維持自己的面子,沒有遷移治所,怕天下嘲笑他怕了王上。主公派使者,用林慮、蕩陰兩城換下潘鳳,袁紹就算知道潘鳳有樊噲之勇,也一定會同意與王上交換。林慮縣、蕩陰縣都在鄴縣西面。袁紹只要得到這兩縣,他的治所面對河內,就有足夠的緩沖之地,這是袁紹最希望的。”
賈詡向劉凡獻出計策。
“依靠蕩陰,吾有洹水阻擋袁紹。失去蕩陰、林慮,吾有何險可守?”
劉凡一時沒有理清,就要起身去看地圖。
“當然是朝歌了,朝歌在太行東麓,淇水之濱。淇水加上黃河,將袁紹西南的路阻斷,只要重兵把守,比守蕩陰好的多。”
賈詡還不待劉凡去看地圖,就對劉凡說道,劉凡的動作也止住。
接下來賈詡又說道:“潘鳳回歸,不僅得一猛將,而且盡得一萬精兵之心。用兩城換一將,也能告訴天下之人王上的愛才之心,不啻于千金買馬骨。此事傳開,必有壯士、豪杰不遠千里來投拜王上。”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