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碼出來一章,急死寶寶了-----
“這還遺禍無窮了!你不是危言聳聽吧!”蕭鈞臉色依舊不好,猶自不是十分相信。
薛笙突然弱弱地說道:“我們府里有個管事,家里四個孩子,長子很聰明,但身高......”她伸手比比,想了想指指窗臺道:“比窗臺高不了多少,次子和幼子一個腿腳不利索,一個腦筋不清楚,還有一個女兒,平素看人都是這樣的......”
她做了一個斜眼歪嘴的動作,接著道:“據說為了親上加親,管事的妻子就是他姨母之女。”
薛錚點頭道:“妹妹這么一說,我倒想起來了,府里有下人嚼舌根,說張管事祖上不積德,才一連生了四個不健全的子女。”
有了薛錚兄妹的補刀,蕭鈞一張臉就更難看了,嘴硬道:“指不定就是那什么張管事尖酸刻薄不厚道,老天降下的報應!”
近親結婚就是放到現代也是有爭議的,歐洲一些國家還是提倡近親結婚的,獨孤維唯也不能完全說死,提議讓蕭鈞在京城及周邊做一個調查,找出一些近親成親的夫婦,然后看他們的子女是否健康。
這時代找近親成親的很容易,以蕭鈞的能力,做這樣的事情不難。只有有事實依據,蕭鈞才能信服。
蕭鈞的好心情被獨孤維唯破壞殆盡,眾人也都極驚訝這樣的事情,接下來也沒什么胃口。
傅良辰心不在蔫挑起一筷子菜吃了,看看獨孤維唯,猶豫道:“二小姐說的我們雖沒聽說過,但似乎很有道理,不知二小姐從哪里得知這樣的事情?”說完又怕獨孤維唯誤會她質疑她的說法,忙補救道:“二小姐讀的書多,或許是我們孤陋寡聞了。”
讀的書再多,還能多過先賢大儒?世間既沒流傳這種說法,定然不是書中記載。
所以蕭鈞像是突然找到了回擊獨孤維唯的證據,她可不像傅良辰那樣謹慎,瞪眼問道:“對呀,為什么那些名醫呀,大儒呀,都沒聽說過,而你會知道這些?”
獨孤維唯一時語塞,總不能告訴他們自己是從后世得知的,索性跟蕭鈞大小眼:“本姑娘生而知之,不行啊!”
說完又覺得沒有說服力,補道:“同姓不婚古而有之,你們知道吧?為什么不讓同姓成婚?那是因為同姓血緣關系近,容易生下畸形兒,和表兄妹成婚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句話說服力強,眾人都有些無從反駁,內心從將信將疑到信了五六成。
散了宴席,獨孤維唯送走小伙伴們,招來陳霖問問千金樓的近況,又見了趙仲勇一家子。
趙仲勇之子趙樹的身體在太醫的調養下已經好了許多,能幫著做些事情了,趙仲勇的妻子見了獨孤維唯就磕頭道謝。
趙杏和王氏平日幫著酒樓做些粗活,千金樓這種地方沒有不開眼的過來搗亂,趙仲勇每日無所事事,一個功夫好手淪為劈柴工。
安排好酒樓的一些事務,獨孤維唯就吩咐阿敏帶趙仲勇回府。今日獨孤維澤回府試禮服,回營的時候順便帶上趙仲勇去龍虎衛報到。
獨孤維唯先前已經給蕭恪說過此事,蕭恪自然相信她的眼光,所以考核都免了。
辦好趙仲勇的事情,蕭鈞也讓韋鳳麟先回去了,然后兩個人一起去東宮見太子。
三皇子蕭錟也在。蕭鐸和蕭鈞疑心先皇后死因,自然不會瞞著同為先皇后之子的蕭錟。
蕭錟是個看起來身體健壯,陽光燦爛的少年。他跟獨孤維唯不熟,見了面很是客套地拱手為禮。
獨孤維唯問起魏天喜的事情,蕭鐸很是無奈的說魏天喜堅稱不知皇后娘娘難產的事是否是有人暗害。
魏天喜年齡大了,動大刑怕受不住死了,輕了這老家伙倒是很能忍受。這老家伙年老成精,威逼利誘都沒用,蕭鐸對上魏天喜頗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
“蘇嬤嬤怎么樣?”獨孤維唯沉吟片刻問道。
“蘇嬤嬤神智倒是有些恢復了,可她只是覺得母后難產不應該,也沒發現什么可疑之處。”蕭鈞接道。
蕭錟思索著摸摸下巴道:“會不會是咱們想多了,其實母后的身故就是意外?”
這種可能蕭鐸和蕭鈞其實也有想過,他們有這個想法源于蕭統對待后宅的態度。
大戶人家妻妾相爭屢見不鮮,蕭統和韋后感情融洽,所以當時挑選妾室時,為避免不老實的作妖,人選要不家世不顯人老實,要不就是不怎么精明的。他又對妾室不假辭色,從來沒有偏愛哪一個,反倒對妻子疼愛敬重,不允許任何妾室對妻子有絲毫不敬。
在這種情況下,在他登基之初,若說某位嬪妃為謀鳳位而設法害死了韋后,這種可能性極小。
但韋后出身武將世家,自幼習武,身體歷來康健。而且當初孕相很好,胎位也正,太醫都說生產上不會有問題。
各方面都沒問題,但韋后恰恰難產死了!
這就是蕭鐸和蕭鈞有疑慮的原因。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出于直覺,一種莫名其妙沒根沒據的直覺。
“從魏天喜書房中搜出的書信文書類等東西可能查出什么?”
這種沒頭沒尾,都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事的案子,獨孤維唯也有些頭疼,只能先從一些不起眼小事中尋找線索。
“有和京城某人往來的書信,但信中皆沒有抬頭和結尾,不知道這人是誰。信里記載的都是一些私下見不得人的勾當,例如關于底層官員職司的插手等,卻沒從中發現和宮里有關的只言片語。”蕭鐸頗有些挫敗道。
獨孤維唯一只手無意識地在桌上扣著,思索一會兒,思忖著說道:“其實要證明先皇后的死因到底是天意還是人為,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蕭鐸、蕭鈞和蕭錟都是雙眼一亮,齊齊問道:“什么辦法?”
獨孤維唯直直看著兄妹三人,一字一頓道:“開棺驗尸!”
“這不可能!”三人幾乎同時反對,蕭鈞更是忽的一下站起身子。
這時代的人講究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人們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底線。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逝去的父母親長的尸體是極其看重的,律法也對毀壞別人尸體做了極嚴重量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