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邀請大理國從南部攻擊大周。大理群臣分成兩派,經(jīng)過激烈爭執(zhí)后還是決定出兵。
大周嶺南防御使劉光世和文官監(jiān)軍虞允文先是堅壁清野,待收到朝廷詔令后立即反擊。段麟烈被劉光世的滾筒戰(zhàn)術(shù)搞得疲累不堪,帶著只剩一半的殘兵敗將,灰溜溜逃回了大理。
南越國見大理國大半精銳陷在嶺南,覺得有機可乘,派出五萬精銳攻擊大理國東南三關(guān),一度要打入大理國腹心。
危急時刻,段麟杰在幾個老將的支持下嚴守門戶,絕不浪戰(zhàn),利用山嶺節(jié)節(jié)抵抗南越攻勢。南越國最終被逼退,但大理國同樣損失慘重。
大理國的百姓傷亡十數(shù)萬,國力銳減,民心浮動。土司豪紳趁機大肆架空中央權(quán)力,被掩蓋多年的部族矛盾、佛巫之爭重新浮現(xiàn)。
大理國兩個王子的矛盾非但沒有緩和,反而進一步公開化。與此同時,南越李朝、大理西邊的蒲甘國和南邊的小部落蠢蠢欲動,想要挑戰(zhàn)大理國的地位,成為新的中南半島霸主。中南半島,漸漸不平靜……
大周朝建立初期,正值軍士敢戰(zhàn),先后和大理國發(fā)生三次大戰(zhàn),想要一舉收復(fù)漢唐故地。
三次戰(zhàn)爭驚人地相似,大理國先是戰(zhàn)敗,繼而依靠云貴高原的密林、瘴氣和土司節(jié)節(jié)抵抗。在多次進攻大理無果之后,周朝的士大夫們終于忍受不了,認為這些打遍天下的禁軍將領(lǐng)“囂張跋扈”,“愚蠢至極”。
恰好大周又和西夏發(fā)生邊境沖突,西夏彼時也軍力強盛,居然和大周拉鋸不下。于是大周朝廷以大理國已經(jīng)臣服為由,結(jié)束了大周對云南貴州等“傳統(tǒng)”地區(qū)的征伐。
繼承南詔國道統(tǒng)的大理國奉天朝為主,大理國主受封大周親王,于是大理國得以繼續(xù)作為“小中華”存在。
云南大理,這是國名也是都城名,曾經(jīng)繁華富庶的城區(qū)一片大火。
段鱗杰和段麟烈雙方的爭斗愈演愈烈,終于在支持段鱗杰的世家大族和支持段麟烈的土司推動下,雙方在國都大打出手。
大理國王對基層軍隊失去控制,幾位老將也無力控制局勢,段祺瑞直接控制的禁衛(wèi)軍少得可憐。
段祺瑞老而彌堅,不愿淪為兩個兒子爭奪王位的棋子,也不忍看到骨肉相殘。趁著雙方大打出手無力顧及,段祺瑞在幾名老將軍的保護下,帶領(lǐng)忠于自己的軍隊和臣子逃出國都,直奔江對岸的騰越府。
丞相陸一鳴作為兩位王子都想爭取的人,大理朝政的定海神針,大理文脈之首,自愿冒險留在大理城。
太監(jiān)杜晨幺考慮過后,認為兩位王子都不待見自己,留下只怕沒有好下場,于是帶著一些內(nèi)侍跟上國王。
鎏金飾玉的奢華馬車里,小公主段麟恬怔怔望向火光沖天的國都,他的父王嘆口氣道:“恬兒,別看了,你阻止不了他們的!
段麟恬放下紗窗,眼角蓄滿淚水!盀槭裁窗,父王。攻打大周已經(jīng)損失慘重,和南越國的對峙更讓大理雪上加霜。大哥二哥他們還要打來打去,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只會便宜那些大族和土司嗎?”
“西邊的蒲甘,東邊的南越國,南邊的黑齒蠻族,北邊又有吐蕃侵擾。還有大周,盡管這些年災(zāi)禍不斷,用兵屢敗,但仍是上國大邦,也不知會不會報復(fù)…大理國本該休養(yǎng)生息,兩位哥哥怎么會不明白呢?”想到傷心處,這位小公主梨花帶雨,年邁的段祺瑞也是長吁短嘆。
擦掉小女兒的淚水,老國王段祺瑞咳嗽了一會兒,段麟恬急忙給父王撫背。段祺瑞緩了緩,語氣低沉,“你的兩位哥哥都很聰明,怎么會不明白?可他們也身不由己,身后有人推著,不爭不行,也算是王室的宿命吧!
“大理這座屋子已經(jīng)破爛不堪,你父王雖被稱為賢王,其實也就那樣罷了。登基之后大理看著是國力蒸蒸日上,其實只是外面光鮮,世家大族,鄉(xiāng)老士紳,土司蕃部,這些蛀蟲早把我大理國掏空了!
“北面的大周,哼哼,也許他們的皇帝還在想著天下太平呢…父王治國幾十年,覺得當個好王只需記住一條。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你父王我算活明白了,這些土司士紳,世家大族,終歸是一丘之貉。但問題就在這里,大理國還真離不了這些世家大族和土司,否則王命出不了大理,父王擺脫不了他們的掣肘啊。到底是哪里有問題……”
“如今他們羽翼漸豐,之所以支持杰兒和烈兒奪權(quán),只是想要更多罷了。”段祺瑞說出了心中的苦悶。這位梟雄身處這個時代,居然能察覺到現(xiàn)有制度的本質(zhì)缺陷,實在是異數(shù)。
多年后,李響拿到大理國的情報渾身一抖,還以為是自己那個時代的“前輩”到了這個時空,一度鬧得滿城風雨。打倒大理,除軍閥!
段麟恬用絲帕擦了擦淚水,聞言大驚!翱商斐皇桥c士大夫共天下嗎,既然掣肘多多,怎會繁華如此…既然大哥二哥都明白那些人的如意算盤,有沒有什么辦法停止這場內(nèi)亂呢?”
段祺瑞苦笑,自己這位女兒真是生性純良啊!暗怯修k法,也不用帶著你跑路了。凡事自有天數(shù),父王雖然受萬民朝拜,但也只是凡人而已。希望你的兩位哥哥能夠顧念手足之情,留點余地,也給大理國保存點元氣吧!
大周圣熙二年,大理國兩位王子內(nèi)訌,斗爭迅速從軍隊、城池向官場、府縣蔓延,形勢終于失控。
大理國王段祺瑞,帶領(lǐng)自己直接控制的軍隊,小公主以及剛剛?cè)耐鹾箅S行。數(shù)千人的隊伍一起渡過瀾滄江,國王移駕騰越府。
從此騰越府成為大理國陪都,陸續(xù)“逃難”過來的文武官員和世家大族一邊收攏難民、恢復(fù)生產(chǎn),一邊整肅軍隊彈壓地方,漸漸壓制住蠢蠢欲動的蒲甘和南部黑齒十姓。
后世的廣西桂林,劉光世正給復(fù)職的虞允文送行。“恭喜大人,此次趙相公還朝,虞大人也憑功勞重回中樞…想必虞大人拜相可期,末將提前恭賀了!
虞允文看著這位守規(guī)矩而又不失圓滑的大將,高興之余客氣了幾句。“還是要先恭喜劉將軍升任嶺南道安撫使,此次還朝,只一樞密院郎中而已,拜相的話再也休提。”
劉光世于是不再恭維,做出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大人即將還朝,關(guān)于大理和南越李朝,還有什么要交代末將的么?”
這也是虞允文憂慮所在,他沉思良久,囑咐道:“據(jù)國朝探子、軍中斥候和商賈的消息來看,大理這次的內(nèi)亂應(yīng)該很久,國力日疲之下,對我大周再無威脅!
“和大理的和談達成之前,將軍盡可做出隨時反擊之態(tài),揚我大周軍威。但切記,無旨意不可浪戰(zhàn)。”
“至于李朝,其攻擊大理國損失頗巨,故將軍謹守關(guān)門即可!庇菰饰恼f完,辭別了眾位將軍和文官,坐上馬車,在一個牌子的士兵護送下遠去。
虞允文從嶺南回開封,需要先乘馬車,然后坐官船。水陸交替之下,一個月便可到達開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