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王離京之后,并沒有讓七阿哥生而有疾的事情就此平靜下來,大臣里獨有那么一群名為御史的官員總愛在這種時候上躥下跳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御史這一官職剛開始是文職秘書類的,后來變成了監察御史,相當于各級檢察機關的老大。原本這些人應該隸屬于康熙本人管轄,但是因著局勢不穩的關系,官員的派系和黨爭導致這些人的職權安排不詳,慢慢地這些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和職能,開始將目光投向后宮以及大臣的后宅,慢慢地引變成了以勸諫為主。
當然,這所謂的勸諫只是他們博出位的一種方式,就比如有忠臣就有奸臣,有直臣就有佞臣,萬事都有兩面性,自然他們勸諫的內容有好有話,有用的也有沒用的。像是現在,他們的本意并不是想跟康熙作對,但是有的時候為了突顯自己,他們明知會觸怒康熙卻依然故我地拿七阿哥的事情博一個出頭的機會。
不管他們到底是什么用意,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早在了頭,也順便坑了一把已經回到軍中的安親王。畢竟皇家的事情,總得有個由頭,找不到事情發生的原因,那就只能扯天扯地,甚至是在康熙傷口上撒鹽。
有道是財帛動人心,這利益也一樣動人心,畢竟少有人能拒絕送到面前的利益。
一開始,這些人的言語還算婉轉,東扯西拉,無非就是想要一個原因,一個能讓他們冒頭的原因,只要這個原因能逼得康熙退上一步,那便順了他們的心意,無奈他們打算的再好,康熙本人卻不愿意配合,雙方之間便產生了沖突。
有沖突就必然會有矛盾,這些人既然敢冒大不韙沖著康熙開火,那便是下定決心要撈點好處的。
康熙對這些人目的心知肚明,別說他心中惱怒,就是他心情甚好,也不一定會如他們的愿。他暫時拿安親王沒法,還拿幾個御史沒法么?凡事只要不太過,他一向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由他們去了,但是這些人居然敢大聲嚷嚷地讓他下罪己詔,那他定然也不會對這些人太客氣!
罪己詔是什么?那是帝王無德的表現,可他憑什么要承受這一切,若是他的問題他承擔,可若是別人的問題,他絕不像傻子一樣往自己身上攬擔子。
若是以往,依著康熙一心想要成為一代仁君的想法,他肯定不會大肆處理這些御史,可惜康熙心里憋著一口氣,這口氣從安親王離京到現在就一直憋著,原本康熙都以為自己會忍到處置了安親王之后,卻不想幾個御史為了一點名頭,竟忘了自己的身份,上躥下跳不說,還妄圖讓他下罪己詔,簡直就是狗膽包天。
康熙冷眼看著這些人,心中冷笑,可發起火來卻是迅雷不及掩耳,完全不給這些人機會,一出手就直接要了對方的命!
“既然朕在你們眼里是那無德之君,那朕便讓瞧瞧什么叫真正的無德!”康熙冰冷的嗓音響徹整個乾清宮,那些心里還打著主意想借此撈好處的大臣,見康熙如此強硬,再不敢造次。
康熙發怒處置御史的事情并不讓云汐覺得訝意,依她對康熙的了解,坐以待斃不是康熙的本色,即便他想做明君,但并不表示他就會任由其他人爬到他頭上來。再者想要震懾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血腥手段是不能避免的。只是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多人不怕死,明知康熙因七阿哥的事情惱怒于心,卻還敢在這個時候為了利益扯虎須,這倒是應了那句人為財死鳥為死亡的話。
這樣的結果對于云汐而言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倒是那些處置的官員,若是無女眷在后宮還好,若是有,依著康熙的尿性,怕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誰說皇帝心胸寬廣不記仇,康熙這個皇帝偏偏就是個很記仇的人,不然你以為衛常在為何這般受寵還沒有晉升的機會,還不是因為她不知進退算計康熙,以至于讓他記了仇。
說穿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即便為了大局壓抑自己內心的怒氣,但不代表他會一直隱忍,委屈自己。
這次的事情完全是因為這些御史急功近利,事情都沒弄清楚就上躥下跳,甚至觸及康熙底線,康熙怎么可能忍氣吞聲順了他們的意。不過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少數,畢竟康熙只是要震住這些人,將七阿哥生而有疾的事情就此揭過。
好在宗室皇親心里也有譜,旁人不知原由,他們心里卻清楚七阿哥有疾并非康熙無德,而是安親王暗里算計造成的。若他們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康熙被這些不明情況的御史逼著下了罪己詔,那將來要倒霉的可就不只是安親王一個了。
至于七阿哥,倒是沒人將臟水潑到他一個小小孩童身上,再加上康熙重子嗣,倒也無人敢因為他生而有疾便苛待于他,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當然康熙既然心里對七阿哥有愧,認為是自己太過松懈才導致他被牽連,那就必會給他一定的眷顧,可以說只要七阿哥不作死,摻和那些不該摻和的事,他這一生不就其他,一個王爺的身份是穩穩的。而上一世七阿哥的確不錯,康熙后期對他也很是重用,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康熙對于兒子們的要求有多高。
云汐心中暗自思量著是不是要趁早幫著自家兒砸拉拉關系,不過想想年紀最大的大阿哥現在也不過就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娃兒,自家兒砸還只是一個小奶娃,就覺得這事其實還可以再放放。畢竟小阿哥的身份雖然沒有全部產生變化,但是依著康熙對衛常在的態度,她怕這位八阿哥另投明主,不,應該是托生他人吶!
如今后宮得寵的嬪妃不算太多,卻也不少,衛常在一直領先,招了不少人的眼,私下里可沒少被刁難,可惜現在的康熙再不像從前那般憐香惜玉,侍寢歸侍寢,優待卻取消的干干凈凈的;再說宜嬪,別看她生了五阿哥,又失去了五阿哥,可滿月宴上的事情和七阿哥的事情都促使康熙對她的不滿越來越深,以至于宜嬪在掛上綠頭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沒有她妹妹郭貴人來的得寵;剩下的像烏雅貴人、袁貴人等人,侍寢次數不說平分秋色,卻也勉強可以持平,誰也不比誰強。
雖然基本是這樣,但是也有不少嬪妃在夾縫中搶得一次兩次侍寢的機會,不管運氣好壞,總有人能得逞,否則這后宮低位份的嬪妃怎么會越來越多。說穿了,能看得開的可不只有惠嬪一人,其他人也懂得依著康熙的喜好扶持新人,只是康熙再不像從前,一時間倒是斷了不少宮女的上位之路。
云汐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炕桌的桌面,腦中的思緒不斷地翻滾,各式各樣的想法在她腦海里盤旋。這段時間真的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每件事情似乎都有反轉,再加上安親王走得突然,她總覺得這事肯定不會就這樣結束。
當然,她并非不相信康熙的能力,而是擔心安親王還有別的動作,畢竟這宮里想要上位的嬪妃太多太多,宜嬪占著親戚關系搶了先機,可這并不表示安親王就沒有同其他嬪妃接觸過,甚至是暗地里安排了別的計劃。從得到惠嬪和戴佳庶妃的事情出自于安親王府的手筆之后,她就感覺有些不安心,覺得這事肯定不會這么簡單就結束。
一如她記恨安親王府的人害她一般,她想安親王府的人一定也會將臟水潑到她身上,認為是她從中做梗才使得他們落得這般境地,可他們卻忘了害人者必自害的道理。
也罷,這件事情已然到了這個地步,云汐也不想爭什么對錯或者輸贏,畢竟比起安親王府的算計,太皇太后這位老太太更麻煩,心思深沉,疑心又重,還一顆紅心向著科爾沁。雖然現在有衛常在擋在前面,但這并非穩妥之法,她得另一個法子轉移這個老太太的疑心,畢竟依著太皇太后的勢力,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云汐是真不想跟她有正面沖突。只是云汐心里所思所想似乎都跟太皇太后背道而馳,可以說只要她還想要往上爬,還想要康熙的寵愛和孩子,那就是跟太皇太后對著干。
別看現在有康熙大發雷霆震懾眾臣,后宮又有被安親王牽連的宜嬪等人吸引目光,可只要云汐在現在的基礎上再踏出一步,就會打破后宮現有的平衡,到時就算有康熙護著,云汐依舊會成為后宮最大的靶子。
備受寵愛的確讓人嫉妒,可對于后宮的女人而言,寵愛并不是唯一,可以說比起寵愛,后宮的嬪妃更希望擁有子嗣。這倒不是說康熙沒有魅力,實際上康熙除去帝王的身份,依舊是個有魅力的男人,這一點從云汐屢屢對他動心便能看出。而后宮的嬪妃,不管因何而入宮,說到底對于康熙這個帝王,不,應該說這個男人都是抱有幾分想法的,只是這幾分想法也許還沒來得及實現便現實打擊得遍體鱗傷了。
比之渴望而不可及的寵愛,明顯子嗣更能給她們安穩的生活,至少康熙大封后宮時,有子嗣和沒有子嗣的嬪妃想要晉升的機會是完全不同的。回想上一世的后宮嬪妃,就云汐所知,能為妃為嬪的大多都是有阿哥傍身的,再不濟也是生養了格格的,至于無生養的嬪妃和生養了卻沒有保住孩子的嬪妃想要走到那一步,要么家世夠大,要么夠得康熙喜愛,否則這一生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有了這樣想法,家世背景都只能算一般的云汐只能將對康熙的心思埋在內心深處,畢竟比起情投意合,她更需要站穩腳跟,不然命都沒有了,那一腔情誼還能錯付給誰。
正想著,許嬤嬤從外面走了進來,行禮之后湊到云汐耳邊,輕聲稟報幾句,隨后站到一旁,輕聲道:“娘娘,有件事老奴拿不得準主意,還請娘娘做個決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