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職場 正文 213.云南之戰(zhàn)(十)

作者/禾風細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貼身伺候的老親兵叫傅魚沉,跟隨傅友德多年,如今已經(jīng)是國公府的管家,傅友德出兵放馬,他跟出來是老親兵,應該說,滿天下沒人傅魚沉更了解傅友德的習性了,見傅友德發(fā)了話,傅魚沉也不應承,只默默的轉(zhuǎn)身出了大帳,低頭跟門外的護衛(wèi)交代了兩句,便又進入了大帳。

    不多時,姚光啟和張玉二人進入了大帳,他二人還沒等見禮,見老親兵傅魚沉坐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他倆到邊一處桌案那里。

    傅友德正據(jù)案大嚼,見二人進來,也指了指那桌子,淡淡的說了一句:“坐那吃吧,別客氣。”便接著低頭吃飯。

    姚光啟一看,傅友德的飯很有意思,四個大號的碗,每個碗都一模一樣的大第一個碗里是壓的實實成成的糙米飯,第二碗也裝的滿滿尖,只不過這是一碗燉干肉,第三碗是一碗清水煮青菜,第四碗是一碗湯,一碗清的幾戶見底的湯,如果不是面漂著幾片菜葉,誰也不相信這是湯,分明更像是水。姚光啟看了看一旁的張玉桌,還有面傅友德的桌,也都是一樣的四個大碗,也都是一樣的飯菜。姚光啟看完了感慨不已,拍手笑道:“大將軍真妙人,您如今爵至國公,家財萬貫,竟還吃這等簡單的軍飯,末將佩服。”

    傅友德已經(jīng)吃完了飯,舉起湯碗喝了一大口,慢慢的放下碗,隨手一抹嘴,滿意的拍了拍肚子:“什么國公不國公的,錢多也沒用!皇是賞了不少田,俸祿銀子也不少,但我原本是個貧苦人,當了這大官也不會享受。再說了,有家財萬貫,不也睡一張床,吃飯不也能吃的下一碗肉嗎?真要吃完了一桌子肉,多大肚量的王蛋也撐死了。”

    姚光啟暗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多少王侯將相一旦富貴忘了當年的貧賤和初心,可這傅友德權重能聽諫,富貴而知儉,這樣的德行,實在難得。他心不免對傅友德肅然起敬,看來以前是自己誤會他了,此刻姚光啟打心里跟傅友德親近了,轉(zhuǎn)頭一看,一旁的張玉已經(jīng)端起碗來大口吃了起來,張玉邊吃邊夸著:“嗯,真香,沒想到軍飯也這么香啊。”

    姚光啟笑看著張玉,卻打趣傅友德道:“將軍如此年紀,還有這等飯量,這么一大碗飯和肉都能吃掉,真是廉頗未老尚能飯。”

    傅友德站起身,來到張玉跟前,拍了拍張玉的肩膀,故作神秘的說道:“知道為啥香嗎?我有個秘方,同樣的肉,用了我的調(diào)料,是香,不過不能告訴你,哈哈!”轉(zhuǎn)頭又對姚光啟說道:“我這飯量也不如當年了,再說算在當年,我的飯量也不算最大的,想那常遇春,那才真是大肚漢,那飯量我大多了,不過那小子也不白吃,打仗也真是不含糊,當年鄱陽湖大戰(zhàn)陳友諒的時候,那小子真?zhèn)勇猛。”說完嘆了口氣仰頭感慨起來,“剛才我還說呢。真是老啦,不用啦,以前別說行軍幾百里了,當年老子跟蒙古韃子打,還有在鄱陽湖跟陳友諒那賊打,哪次不是大戰(zhàn)了幾天幾夜,哪次不是手不離槍夜不卸甲,現(xiàn)在,你看看,這才走到這,仗也才打了一場,累成這樣了,哎,老了,不用嘍。”

    一時姚光啟二人吃完了飯,傅友德笑著問道:“怎么打,想好了嗎?”

    張玉點了點頭,“剛才我倆研究了下,不太成熟,也沒把握。”

    傅友德心情很好,拍了拍張玉的肩膀:“放膽說吧,打仗嘛,誰他娘的有把握?老百姓把劉伯溫傳的跟神仙一樣,那都是他娘的瞎扯!他有把握了?都說他運籌帷幄,是什么當世諸葛,全都是吹出來的,當年在采石,在鄱陽湖,仗打到關鍵時刻,那老小子也慌的要命,他也沒把握。所以說著打仗不過是盡力謀劃,七分靠人算,三分靠天命。”

    張玉聽著這話覺得新鮮,笑著說出了自己的戰(zhàn)法:“還是要引出來,但引出來后,包而不打,圍而不殲,讓對岸的守軍看到他們北岸的友軍被圍,也看到咱們的包圍有漏洞,重要的是,面對南邊沿江一線的包圍兵力一定要是最弱的,要讓敵軍產(chǎn)生錯覺,讓他們認為只要增援過來后一定能突破我軍包圍圈,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渡江救援。”

    傅友德點了點頭:“現(xiàn)在看來,也沒別的法子了,摟草打兔子,打到算賺了,打不到也不算虧。”

    “還有一點!”張玉強調(diào)道:“如果要做到真實,讓對方覺得我們真的是在猛打,開始時一定要真打,不能讓他們感覺出我們在放水,否則他們會猜出我們的意圖。”

    傅友德狡黠的一笑:“這一點咱倆也想到一塊去了,所以我要按照真打來排兵布陣,今晚動手怎么樣?”

    “今晚?”姚光啟眼前一亮,他看了看帳外:“現(xiàn)在嗎?”

    傅友德挑簾走出大帳,朝著石堡的方向望去:“天黑了,正是偷襲的好時候啊。”

    回身看著姚光啟:“你不是一直想陣前殺敵立功嗎?今晚有個機會,你要不要去?”

    姚光啟往前邁了一大步,挺胸道:“隨時聽候大將軍將令。”

    不到二更時分,三千精銳輕兵,從明軍大營悄悄的開了出來,這三千人一水的輕甲輕騎,全部都是傅友德軍的精銳騎兵,其還包括傅友德寄予厚望的飛羽營,統(tǒng)帥這三千輕騎的是一位年輕的將軍,也是一身軟甲,只見此將馬后不僅掛著北平弩,北平弩的旁邊還掛著一張?zhí)卮筇柕狞S楊大弓,大弓旁整整齊齊的擺了三壺箭。此人旁邊還有一位身不著甲的年輕人,此人馬無弓,卻掛著一桿長槍,手握著一支像燒火棍一樣的黑色棍子。兩人很有默契的對視一眼,年輕將領手一揮,三千輕騎向著白沿江游方向飛奔而去。

    這領兵的將領正是張玉,他率領的三千輕兵全部口銜枚馬裹蹄,目標是白沿江北岸的一處渡口。根據(jù)斥候的探報和白天的親自考察,已經(jīng)可以判定,元軍的十幾個石堡,所有的后援補給都要經(jīng)過背后這一處無名渡口,渡口很只能容納十幾條船,但如今卻是北岸守軍最致命的要害。

    三千輕騎繞過石堡,很快來到渡口附近,渡口雖但守備卻不弱,足足有兩千人馬把守,而且布置了很嚴密的防備措施。

    為了保持絕對的隱蔽,在距離渡口五里之外,張玉便命所有人下馬休整,他和姚光啟帶著三個熟悉情況的斥候,五個人步行前往渡口附近觀察。

    得知明軍大軍已至,渡口明顯加強了防備,渡口的營壘箭樓點了很多燈,將四周照的很亮,巡夜的士兵也分為好幾隊,來回不停的巡邏警戒,張玉等人剛剛隱藏好行蹤,恰好趕箭樓放哨的士兵換防,張玉指著箭樓:“看出問題了嗎?”

    姚光啟對此并不精通,搖了搖頭,張玉指了指箭樓,又指了指營壘和轅門,低聲說道:“箭樓如此低矮,箭垛太窄太簡易,視野不夠高遠,箭垛后也只能藏一名nn手,營壘也沒有拒馬,我相信也不會有壕溝,這分明是臨時搭建的營壘。”

    姚光啟點頭,他料定張玉已經(jīng)胸有成竹了:“想好怎么打了?”

    張玉點頭:“走,回去。”

    負責守備渡口的將領叫劉陳魚,是個漢人,四十二歲了,從至正二十年便從軍當兵,那是他才二十歲,至今在軍也待了二十多年了。

    這劉陳魚雖然打仗一般,卻有兩樣旁人不及的本事,一是能忍,二是能拍,忍常人所不能忍,忍他人所不愿忍,面不管派下來多么辛苦的差事,不管級和同僚怎么整他,劉陳魚都能忍下來,不管差事辦的咋樣,不管面怎么責難,劉陳魚都忍的下來。能拍是拍馬屁,要說這拍馬屁,劉陳魚堪稱大師,與一般人刻意的逢迎拍馬不同,劉陳魚的馬屁總是無形之間,能讓被拍者無的舒服。在潛移默化,讓人如沐春風,完全感覺不到他在拍馬屁。如達里麻打算派兵到北岸布防,但達里麻自己不習水性又不敢坐船過江,到了江邊后看見船便發(fā)怵,達里麻極好面子,害怕旁人取笑,不肯說自己畏懼坐船,只一味在江邊猶豫徘徊。當時劉陳魚很快看透了達里麻的心思,來到達里麻面前,一臉正色的說道:“末將有句諫言,請大將軍斟酌。大將軍心系戰(zhàn)場,要過江實地勘察固然是好,但過了江后,視野遠不如在這邊開闊,大將軍如今這位置,正是一覽對岸戰(zhàn)局的最佳位置,在這里,對岸所有情況盡收眼底,可是到了對岸,哪有這里看的全面。所以末將建議將軍不必過江,在這里統(tǒng)領全局,我等心里才有主心骨。”

    雖然明面是在提出異議,但實際是在給達里麻臺階下,又將達里麻的膽小強行解釋成了把握整體戰(zhàn)局,達里麻聽了大喜,立即將劉陳魚官升一級,又將負責北岸大軍糧草補給督運的美差交給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酉阳| 阿克陶县| 黄大仙区| 甘泉县| 射洪县| 社旗县| 淮北市| 长寿区| 江油市| 思茅市| 文昌市| 兰西县| 东平县| 句容市| 娄烦县| 阿拉善左旗| 永新县| 区。| 资中县| 兴安县| 游戏| 赤城县| 永州市| 洮南市| 石河子市| 惠水县| 中西区| 平原县| 荥阳市| 吉安县| 双城市| 普洱| 陵水| 台山市| 竹溪县| 石屏县| 麻江县| 斗六市| 宣汉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