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親王是除皇帝之外最高的爵位,一般異姓是不封王的,親王的兒子是世子郡王。
郡王不一定是親王的兒子,也可以是親王被貶成為郡王,或如臨淮郡王這般另有巨大功勛后的推恩進封,在爵位上比親王要低一檔次。
其實清綺郡主并不具備郡主爵位,她本該具有的是從三品的縣主爵位,也是因為高宗特恩封為郡主,也是受惠于臨淮郡王的破格晉升,得以享受從二品的縣主爵位。
唐高宗李治生性善良,心地柔軟,正是因此太宗李世民才將皇位交給了李治,希望他能夠善待李氏子孫,臨淮郡王得以從嗣王晉階郡王,便是李治識人善任能力的一個體現(xiàn)。
而澤王李上金為李治三子,早年間讓他遙領(lǐng)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封為壽州刺史,又歷任過漉州刺史。
但不幾年后,武則天登基,因武后厭惡他的母親,連帶討厭他。為迎合武后心意,相關(guān)人士找了一個謀反罪名削去上金的官位與封邑,將他安置在澧州。
這是后話,我們暫且不表。
如今的澤親王卻是正值強勢之時,其三世子德元郡王也是一時風(fēng)光無倆狀態(tài),他的兒子李赟李成化,正是二十不到年紀,澤王府近段時間頻頻接觸臨淮郡王府,正是為著李赟李成化的婚事而來。
臨淮郡王輕輕點頭,“我這里也得到了類似回報,與那位正六品昭武校尉祁治有些關(guān)聯(lián),雖還沒有你查探的深入些,但大體來路我也有了猜測!”
雖為同殿為臣,但郡王與親王之間還具有巨大不如,品階上還有一品半之差,更不要說臨淮郡王這樣的李氏外戚,遠不是正宗皇親國戚那樣的皇庭主流。
“如今看來,小侯爺怕是也還一無所知啊!”楊高澹言語里不失擔(dān)憂,“昨天看他的表現(xiàn),好像面對著張管家一直言談無忌的!”
“小女這時候還在他家?”
“說是午飯后就要回去,這不打發(fā)我來長安城給她尋摸些紡織工人。”
“說說,這又是哪一出?”
“好像小侯爺打算折騰的不止是宣紙作坊,羊絨服裝也是其一。而且我聽小郡主的意思,對于今后的發(fā)展,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套很完整規(guī)劃,就是沒有聽到醫(yī)術(shù)上有何借助打算!”
“正文這小子一去近兩年,這是都遇到了什么?滿腦子的奇思怪想!羊絨也是能做服裝的?”
“郡王,小孩子的事情我們最好不要直接干涉,能背地里給些支持就好。”
“這些我省得!對了,你轉(zhuǎn)交回來的那首詩可的確是他自己所做?我可是一頭午就流傳出去了,你猜怎么著?聞聽者無不驚為神作啊!所有見過之人看來,《庚辰西域清明》端得是篇前無古人之作,略略數(shù)語生動真實地借以西行喻作從軍,自從軍感懷里來抒發(fā)思鄉(xiāng)念友之情,發(fā)功業(yè)無成之嘆,細致地展現(xiàn)了西行路上的情感歷程。”
“這不會錯的,據(jù)小郡主說,因為思念她,小侯爺曾給她做了長相思三首,想是小女子羞怯,不好意思拿出來。但她說起了,全部是小侯爺離開長安后回憶往日情緒時所作,豪放飄逸中兼有含蓄,利用推想等手法,來表達人物的心情,三段不同風(fēng)格的敘情詩,無不充滿了含蓄美,纏綿悱惻,令她感動得一塌糊涂。”
“照理說后輩的事我們不能干預(yù)太多,但若每一首都如《庚辰西域清明》那樣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就必定是不朽的傳世之作。我們不能因為顧忌小女子的心情,而導(dǎo)致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驚世之作被蒙以歲月塵垢,令滄海遺珠可是大罪過!”
“小郡主已經(jīng)是長安城有名的才女,別看年紀小,卻是被七太子的老師,關(guān)韶關(guān)博遠點名贊揚的不世出才女。能被關(guān)少師交口稱頌,小郡主都深受感動的詩文,當然不能因為一些私情事而隱跡埋名!”
七太子即為唐高宗李治的七子李顯,也就是還有一年就要駕崩的高宗接下來的繼任者唐中宗。
要說這位唐中宗李顯可是歷史上最牛叉的皇帝,這是為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