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唱名之人是一位三旬壯年人,底氣顯然比龐御史足太多,大嗓門即使紛亂環(huán)境下也能聽得明白。
一千三百多名取其中六百進階,不可謂不高產(chǎn),只要文理通順,寓意適合均可通過。
所以,此人語速也是極為迅速,不然六百篇詩目念下來會耗去很長時候。
而且以長安城命題實在過于尋常,導致《長安頌》、《賦長安》、《盛世豪景》之類名目相同者很是普遍,遇到此類情形,就需要口頌出詩文前兩句,更使得名單宣告過程無限拉長。
僅從念出詩句里,李之就可聽出來,像是如他那等心思者大有人在,雖說并非句句不離阿諛奉承,唱頌宣揚,但也都是些正面詞匯。
這時他才完全放下心來,之前心內(nèi)小小余忌感才消失不見,但久久不曾出現(xiàn)《早朝大明宮》公宣出來,也讓他心下有些忐忑。
畢竟是重生來到此間,日夜熏染厚重年代思想集蘊,李之自是無法與此個朝代人相提并論,他所剽竊詩文雖均是大家之作,但總擔心他所讀到后世典藏,對于詩文原有出處有所訛誤,導致原文作者正活在當今,對李之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禍災。
對于詩文本身通過他并沒有擔心,且不論文人性情秉執(zhí)何如,詩意與文字構架都擺在那里,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也不會被后世歷朝歷代品鑒為傳世之作。
如此過得幾炷香時候,那人話鋒才忽而一轉,“上述詩作均為順利進入第二輪作品,但一千三百多幅作品里,我們同樣評出來前十名!接下來就由御史龐大人親自宣布十人名單!”
李之很清晰感知到身旁左右兩側,有人在輕吁一口氣,他心中何嘗不是如此。
龐御史令取一份名單在手,走上前高聲宣道:“在宣布之前,我謹代表所有參與作品評鑒人員說一句。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詩文大會名次排行也僅做一個參考,每一首詩文實際內(nèi)在幾無正確評定。除當今圣上之外,現(xiàn)世任何人也無權真正評鑒準確無誤,或許留給后人論斷評說才更為合理!因而,此類排名更多也就是個形式,諸位在座文壇新秀、大家們可莫要過于執(zhí)拗其中!”
他這話可謂是滴水不漏,也是言之有理,于文字上找出具體高下,實無具體事例、嚴格標準作為評定依據(jù),盡管此理人人知曉,但未有此篇開章,殊難平抑某些人胸中不忿。
如此一來就屬于有言在先的光明正大了,日后再是心胸狹異之人,也難說出半點不是來。
“按照之前慣例,我這里宣讀詩文名目,由柳翰林來朗誦詩文全部,也好盡量做到公明公開!接下來,我宣布第十名,詩文名目為《長安夜寄情》。”
那名柳翰林就完整將全詩內(nèi)容,不急不緩念誦出來,這一篇《長安夜寄情》已相當形象描繪出長安城夜色景貌,詩意盡管含蓄溫和。也能體察出來,通過借景抒情,側面頌歌了一下當世朝政清明,長安城百姓富足安康。
自單純詩句上來看,寫景如畫,動靜結合,意境深遠,無疑也是首可傳誦久遠名句了。
一陣掌聲后,龐御史才接著宣讀,直到第二名出現(xiàn),那首《早朝大明宮》才被宣布為第一名,李之心中擔憂消失不見,但另番忐忑也隨之而來。
前面九首詩文,至少有三兩首比《早朝大明宮》更寓意深遠,而將這篇詩作評為第一,顯然更因其政治色彩濃厚原因。
果然,等完整內(nèi)容誦念出來,人群里就隱隱傳來一陣原來如此的感嘆聲音,不過倒也無質(zhì)疑與貶低聲音響起,畢竟這首詩里,已經(jīng)將皇宮豪華氣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時嚴肅隆重場面,活靈活現(xiàn)展現(xiàn)出來。
純粹詩文意境與作者風骨雖無甚關聯(lián),但用詞色彩鮮亮,章韻高亢,辭藻華麗鋪展貼切有致,主觀時間感更無懈可擊,足可稱得上傳世佳文。
果然,龐御史緊接著解釋道:“我等幾十人,之所以將此文立為第一名,就因它典雅華瞻的風格特點,足可稱之為直敘時事,煌煌大文。其高華工整,得意歌頌風格如其文,如高冠華簪,曳裾鳴玉,立于廊廟,非法不言,可以望為羽儀,資以道義。”
觀察了下臺下眾文人神情,他笑著接言,“以我微末詩文理解能力,將之略作我之理解:銀燭閃閃照亮皇宮漫長紫陌,禁宮中春色蒼蒼。上千棵柳樹在道旁亭亭而立,宮門外弱柳垂下枝條,拂動著門上浮雕,黃鶯隨意盤旋,婉轉叫聲回旋在建章宮上。文武官員身上佩劍和佩玉發(fā)出輕響,臣子們魚貫著走上大殿去,衣冠上沾染御香爐里散發(fā)出香氣。早朝開始那一刻,受到皇帝恩寵,而站在鳳凰池上的臣子們,就要按部就班得協(xié)助君王治理國家了。”
闡釋完畢,他回身請出一人,“此乃我朝三公俞太尉,道德功勛崇高,雖不居其位,不實際行使權力,不屬僚屬之列,卻得先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