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太尉端坐座位上接言,“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老朽認同關魯公觀點!”
他一番話需要旁人翻譯,蓋因年歲己高,底氣不足,又未刻意提升腔調,也僅臺上之人聽得清楚。
淞王乃太常寺卿,主掌禮樂等繁典,對于文字上必有極深造詣,也高聲回應:“我也認同此理!其因有三: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于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之水,實際上就是深溝大澗;那么,他怎么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樹林里欣然發現樵夫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李桐撫掌大笑,“之前淞王不曾表明態度,原來有更深理解!主觀‘我’之見地,與樵夫必砍樵,砍樵即有居處,實在是闡釋得更為精妙。因而,在我處評鑒此詩為機熟脈清,手眼俱妙,四十字中無一字可易,無所不包,壯闊之中而寫景復極細膩,當為驚世奇作!”
隨滿臺眾人齊齊站立起身,附近幾里之內也是緊跟掌聲,漸如雷動,其間夾雜著無數高聲吶喊:“作者現身!作者現身!”
龐御史與人攙扶著關魯公、李桐回往眾人處,低聲與諸人交談,片刻后轉身回至,雙手壓下臺低紛雜:“既然民眾響應強烈,我等也理當遵循與順應民意。在請出這位作者之前,容許老朽先行泄露一個小秘密,經由一眾評鑒通過字跡共同認定,此人與首輪第一名,也就是著作《早朝大明宮》之人實乃一人!”
“轟!”臺下驚嘆聲音驟然響徹而起,便是原本就座參賽文人也是爆發出轟鳴掌聲,繼而尋盼四顧,更有年輕者如張旭那般,已蹦到桌面上,向一眾文人里各處觀瞧,意圖通過面上表情,找出是何許人也。
原本還在心內深深微忿不屑某些人,此時也是明白過來,前一篇應景之作,絕非單純意義上阿諛作態,而是真的具有真才實學,那等應景詩作僅不過隨手造就罷了。
而從《終南山》那等絕世神作水平觀之,能令諸如俞太尉、關魯公、李桐一代大家喟嘆不如,可知這般深辟詩文其中深意,早已具有其超絕眾方之處。
在眾目睽睽之下,李之含笑閃身而出,步向人叢外拾級而上,在無數驚異眼神里,依次與眾位大佬深深施禮。
不知是誰高聲嚷出來:“正清文綺堂東家,李之李正文!”
許多眼神不濟之人忙顧盼左右,期待證實,臺上的李之,也在龐御史手牽之下,面向臺下走上幾步,高聲道:“《早朝大明宮》與《終南山》,皆為小生所做,難得未曾在廣眾之下貽笑大方,心內也是竊喜之極!”
哄然大笑,便隨著無數叫好聲音回蕩四起,李之繼言:“僥幸在一眾更加絕妙詩文里被另眼相待,絕非我這個年輕小子實際文學造詣,而是相對別致精簡敘景方式而已。尤其后者,更多出自小積淀對于終南山深刻記憶,幾乎每一年我都要朝圣與終南山,次次心內感知不同!接到命題之前,實話講,我心中暗有喜意生出,那等熟悉山水景物,一如近在眼前!卻不想,真正提筆之時,忽感胸中詞意乏匱,如此熟諳終南盛景,居然不知由何處提起。細細思量之下,也就是將腦中記憶,與心內二十年真實感觸幾筆勾勒,略作籠統概括,其中尚有甚多精煉不達之處,還請智者日后逐一指點不足!”
言罷,高高拱手相謝,隨即后退幾步,側立于一旁望向龐御史。
龐御史哈哈大笑著走上前,“或許民眾中殊有眾多不知,李正文除對大唐杰出貢獻,與今日駭人聽聞文學功底之外,還是位古中醫大家,在他手中已治愈不少疑難絕癥!因而,與他熟知之人,不論男女老少,均稱呼與他李先生!”
臺下再一次轟然掀起驚異訝聲一片,無數人在相互間竊竊私語,均道大唐又出現一位百年不遇奇才般人物。
“所以,以他僅僅二十歲年紀,便擁有如此為人叫絕神奇技藝,稱其為不世出曠世大才也不為過!當然,詩文大會還未就此結束,由我主圣上親自命題的第三輪,或許會有人更杰出文采展現。不得不說,圣上大人此次力主召開此次大會,果然涌現出多位驚才艷艷之人,便是第二輪前三名,哪一篇也可稱作可傳世巨作,作為參與其中一份子,老朽深感榮幸與欣慰!由于第三輪需要三十位入選者移駕他處,恭迎當今圣上之妙筆命題,因此此間會試暫告一段落,東市正常交易秩序立即恢復!關于第三輪以及最終名次排位,將在經由圣上一一審鑒之后,擇日張榜于大明宮之外,有興趣者可前往關注!”
<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