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還有此類道術一說?”
李之本身因體內特殊真元原因,對于識人辨物之術也是小有成就,但不知道門里還有專門的此類道法,因而很是驚異。
“嚴格意義上講,道門中有大造化者,隨著個人修為修行到一定層面,六識八觀識人辨物乃是可正常修煉而得的。但此種情形僅存在于修真界,另據相關古秘典冊記載,這種情形只會在簡事期神識凝成后初顯、真觀期元神可離肉身外出游走天地之間真正成型。故而,像我們身處此方世界內,連可修至宗師境界或者說斷緣期的功法都缺失殆盡,何來那等層面識人辨物境界?”
明信并沒有馬上回答李之,而是事先有所鋪墊,他并不知對方是個異類,體內真氣等同于與生俱來,且由此而早早轉化為真元后的存在性質,足足超出修為真實境界的整整一個大境界。
即使這樣,在他體內真元可勉強稱之為收心期真元時期,卻已擁有神識初凝的簡事期神識感知,盡管這種感知微乎其微,幾近不可覺。
李之目前實際修為實力不亞于二級宗師,但他的修行方式與傳統意義上的道門功法迥然相異,體內又有不知具體何如的氣團能量,使得他進階沒有瓶頸阻礙。
隨著實力提升,他自感氣團能量性質也在悄然變化,偶爾想起此事,被他認為那等能量有主動適應自己修行境界的妙用,超脫于常人的感知,也許就出于這個原因。
見李之表現出一臉地凝重,明信多少感覺到一些心理安慰,不然事事總覺自己被這位年輕人壓過一頭,來自于修煉者的驕傲會讓他很不舒服。
于是他這才繼續道:“但傳說中的識人辨物之術,雖說不可得,卻不代表有所知會。尤其是世俗界的當權者,就于高位長轡遠馭,越是遇到頗折越體會到得君子者昌、得小人者亡的重要性。因而使得這些歷代君王、豪杰深感霸業成敗興衰,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是否善用人才,用人必先能識才,如何以小觀大、如何從言談舉止去解讀對方的個性與為人,就成了他們苦思竭慮都要搞明白的問題。”
“因而,這等人物身邊的那些修行人,就替他考慮到識人辨物之術?”
插話的是江漢,只因他曾未接觸過此類隱秘性質信息,心底內那份震撼,令他不知不覺就陷入其中。
好在明信并未責怪他,“具體說來識人辨物之術里少了辨物二字,畢竟辨物之能首先要建立在透視能力之上!可明察秋毫的識人術,除了同樣需要這種堪透能力外,觀言行看穿對方真性情,察枝節識破其真實意圖,從細微處了解人之本性,舉一反三、將上述靈活運用來拓展性格分析,于是就出現了心理術中更深層面的一種識人之法,僅可算是種識人技巧罷了。 ”
“這已經很了不得了,有了它加持,借重人才能力去經營和發展,犯錯的幾率會很小!”江漢感嘆道。
“哪里有那么容易!即便是屬于心理術范疇,因其脫胎于道教修為能力,這等識人之法還是需要比常人更敏銳的感知能力,并不是任何一位君王、豪杰都體有修為,因而由此衍生出一門識人術,專修者需自小培養,這樣才能保證其人將來心性不至于導入歧途。還是同樣功法缺失原因,像是現如今能有幾人修煉至大師境界?此類識人術再是改良,也是建立在異乎尋常感知能力之上,不出所料成材率那是極低的,遠比出一名大師境界者還要艱難。”
“但也因此而導致相關道門里,出現了識人術這一門新的修行門類?”李之這時候才道出心中所想。
明信點點頭,“除絕大部分自小資歷優良者,被早早接入宮內接受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