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了李懌返回路上,李之依舊想著此事,但不及抵近明王府一里內,就被連綿不斷涌來的賓客人叢給驚住了。
探出感識,竟是連老明王也給驚動了,這還沒到正日子,怎地來到了這許多人?
此刻天已大亮,明王府門外,內侍省、殿內省中人一直駐守在那里,此刻正組織足夠人手趕來,因為前來明王府的人士越來越多。
他們是由明王親自出來接洽,才容許賓客們有秩序進入,但府門前排列著兩排禁衛軍,拉起了橫木障礙,儼然一副宮禁架勢。
有官員站在馬車上高聲解釋著什么,之所以門前未出行騷動情形,是因為突然出現的客人流群并不曾擁擠,而且個個臉上洋溢著笑意,顯然被攔在門外是他們意料中的事情,因而更多人依舊談笑風生的原地等待。
禁衛軍攔下他們,只不過在做身份驗證,一經條件符合就會允許入內,來人中不乏五品以上官員,甚至有身著皇族身份標志的鑲銀邊黛青色官袍,更近乎于淡紫。
此等官袍不同于三品以上官員的紫袍,其上繡花也不同于尋常品官的鳥獸圖案,乃是某種演化后的飛鳥圖形,既似仙鶴又如錦雞,形似而神非。
但此類袍制并不具有真正官袍所擁有的朝服性質,更多意義在于出入各種門禁的身份標識,但也是一種可參與儀式、宴會的通用禮服。
再通俗一點說,它雖無實際官服作用,卻是一種皇族身份標志,用以與其他族類區別開來,原則上并無職權效用,但又有誰愿招惹這等存在,說不得其家人就會是三品以上大員,或是某一序列的公侯、駙馬。
遠處的李之轉眼也就明白過來,應該是自己的一等公名目已確定下來,如今十王僅余八王,足十之數乃是十王宅固有體系構架,他的忠義王名號顯然就是湊足十王的最先顯示。
但凡爵至十王者,重則位臨九卿之列的核心重臣,輕者至少宰相、大都督或統帥大將軍,其二代也不乏尚書仆射一類朝廷要職,可見一等公的權勢之大。
更重要的是,李之這位新被賜封者還擁有尚方劍與三道免死金牌,雖不見得在朝政中具有多少參知政事、參謀政事權限,但他身上另一皇室上卿尊號,配合有尚方劍在手,就等同于圣上御駕親臨,雖不具上斬昏君,下斬讒臣之功用,但獨對皇室成員有監管、責罰權利。
或許之前李之即使擁有三品侯爵品階,但真正皇族中人并未將其看在眼里,那等級別僅介乎于民間人士與皇封爵位之間,不到賜封里所言某種特定時刻,他對于皇室成員實際并無多少威脅。
現在一等公加封其身就大大不同了,試想他不需任何名目、特權加持,就擁有等同如九卿官位威懾力,就是一些駙馬、郡主一類的皇族人士,也不敢去招惹他,否則尚方劍一出,力斬當場,均為他職權所在。
故而,一向尊貴無比的核心層次皇族子弟,才會如此熱心地跑來恭賀大婚。
既然他們那一層次之人,都意識到未來一等公的可怕之處,尋常官員自然更加趨之若鶩,生怕一旦忠義王名號真正落實,自己就落后于人了。
心里想著,李之也不曾停下前進之勢,這些事情始終是要面對的,他再躲也沒有意義。
好在等眾人看到李之,自動閃開一道人流間通路,任由他駕馬而過,各種嘈雜之聲立時就少了許多。
在一陣恭賀聲音里,李之緩緩于馬上通過,很是矜持地向四處微微含笑點頭,他知道一位一等公的尊嚴,不是這些人可以讓他下馬恭迎的。
禁衛們及時給李之人馬打開隔欄,明王第一個迎上來。
慌忙跳下馬,李之不及張口,明王已是含笑輕聲道:“什么事入得門去再說,這些人也是嗅覺靈敏,均知今日里要有皇賜駕臨!”
二人進了府門,明王才展顏大笑:“這下知道了權勢的影響力?此事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