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薛繼鋼首先是陪著媽媽到過兩次縣城醫院去治病和全面地檢察了身體。
人們都稱薛繼鋼的母親是“老人家”,其實也就有五十四歲年紀。一是,人們對她比較尊敬。二是,她的確已經兒、孫具全了。三是,由于他媽媽常年從事各種體力勞動,風吹雨淋太陽曬的,不但臉色顯得蒼老,站起身來也顯得有些駝背的樣子了。所以人們在稱呼她時,都要加上個“老”字了,什么“老大媽”,什么“老太太”,什么“老人家”了。但是,也因為她經常從事體力勞動,又都是粗茶淡飯的,所以身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
大兒媳婦的離婚,和大兒子又勞累過度離開了人世,給了她太大的打擊,便一病不起了……小兒子回來了,這個家又有了頂梁柱,再經過打針吃藥,病很快就治好了。兒子的歸來,使老人的精神好多了,更因為兒子和吳桂花已經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老人總算是了卻了一件心頭大事,身體就很快地恢復了健康,不但能下床走動了,還能擔負起做飯、喂雞喂鴨的一些家庭雜務了。
在母親急切的催促下,薛繼鋼和吳桂花也比較簡單地辦理了婚禮。
吳桂花父親去世比較早,她也是在縣里念的高中,畢業后沒有考大學。因為當時薛家坳村已經有七、八十戶人家了,而且還有六、七十名學齡兒童。雙峰鎮雖然已經有一所小學,因為人口迅速增加,已經容納不了那么多的學生了,所以村子里決定建立自己村兒的小學。吳桂花就在村子里剛辦起的小學校當了教師,并且也從山邊的老房子里搬了出來,住到了學校的宿舍里。
薛繼鋼和吳桂花結婚時,他們的雖然親戚不多,除了五戶是薛繼鋼家的直系親戚之外,就是小學校的校長和四名教師了,還有很多街坊鄰居也來捧場。因為吳桂花沒有什么家人了,所以小學校的校長和學校老師們就成了吳桂花的娘家人兒。由于那些老師都比較熱情的幫忙,婚禮雖然簡樸,但是還算比較熱鬧。薛繼鋼是從小學校的宿舍里把吳桂花接出來的,沒有什么花轎,而是倆人手拉手地走回到薛繼鋼家的。
沒有吹吹打打,卻用錄音機不斷地播送著喜慶的曲子。老師們早就為他們到縣城買了彩色紙和鞭炮……在鞭炮爆鳴和彩色紙片如同雪花紛紛飄落中,薛繼鋼和吳桂花按老規矩,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夫妻對拜后進入了洞房。而后,薛繼鋼走出洞房,開始在自己家的大院兒里,為參加婚禮的客人們敬酒、點煙、剝糖果……同時,眾人們又不斷地在給老夫人道喜,薛繼鋼的老母親歡樂得她都合上嘴了……
婚后的每天早晨,小兩口兒還是天不亮就起來,薛繼鋼總是堅持著晨練的習慣,而且每天都帶著女兒鳳英(為了侄女不再有孤兒的感覺和心理障礙,薛繼鋼在他們結婚登記時起,就把鳳英認領為自己的女兒了)到西山去練功呢。吳桂花則開始了家務的操勞,除了做全家人的早飯,還得喂雞、喂鴨的,直到給女兒鳳英洗完臉、梳了頭,而后就到學校去上班了。雖然村子里的小學校也給了吳桂花兩個星期的結婚休假,可是吳桂花只是休息了兩天就繼續給學生上課去了。
在家休息的薛繼鋼也不閑著,整天不是幫助媽媽進行腰、背、腿腳的理療的按摩外,就是做些家務勞動。整理著院落里的雞窩、鴨舍,修理著院墻和門窗,還得管理著在山邊上的自留地什么的。雖然鳳英還很小,不但不能干活,還礙手礙腳的。但是帶著鳳英一起做些家務勞動,一來可以加深“父、女”倆之間的感情,二來卻能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并且鍛煉了她的身體。除此之外,還經常接待著親戚和鄰居們的來訪。
這一天上午,薛繼鋼正在修理院子的大門時,已經很不常見到的,有兩個騎馬的人向他們這里奔來。薛家坳雖然是大山里的村莊,改革開放后,這里已經修建了通往雙峰鎮的沙石公路,汽車、拖拉機和自行車都已經成了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早已經不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