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賈詡和姬溪對坐而談。
賈詡:“徐元直之才,遠不止軍陣廝殺,其遠見卓識,已達當世頂尖之列,劉備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也,主公又多一大敵。”
姬溪:“文和何出此言?”
賈詡:“主公可知劉備與劉表為何坐視南陽丟失?”
姬溪:“應該不是怕了我姬溪吧?”
賈詡:“此二人確實沒有把握從主公手中再將南陽奪回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有人比主公更不希望南陽重歸劉表之手。”
姬溪:“哦?此言何意?”
賈詡:“主公且細想,拋開其他各路諸侯不論,且說這荊州的三方勢力,在這場爭奪中,誰最得益呢?”
姬溪:“當然是我方。”
賈詡:“不,是劉備,表面上看,他只是暫時駐扎在樊城,但只要劉表在此戰中失利,實力大損,那么這暫時便變成了永久。徐元直深知,若劉備應劉表之情進攻南陽,則必敗于主公之手,反之,若以當下局勢對劉表婉言推脫,時事如此,劉表沒有強行要求的理由,如此一來,劉備便不費吹灰之力的的了樊城。”
姬溪:“這劉備的運氣,真是太好了。”
賈詡:“樊城只是小城,但卻是重鎮,西接漢中,糧草兵甲源源不斷,北視南陽,南俯南郡,進可攻,退可守,乃兵家之必爭之地,可卻這么輕易的被劉備得到,劉備的運氣是一方面,但徐元直一針見血的謀略卻是令人生畏。”
姬溪:“這么說,劉表若是在汝南失利,劉備便很有可能趁虛而入嘍?我們要不要做些防范?”
賈詡:“臣以為不然,劉表不會在汝南失利,先不說劉備以仁義為立身之本,若是見死不救,則劉備名聲盡毀,得不償失,且說徐元直也不會允許劉表大敗于汝南。”
姬溪:“何解?”
賈詡:“劉表若敗,袁術必危,其時,孫堅得揚州以南,曹操得其北,孫堅偏居一隅,急切難求,曹操若在用兵,必指荊州,到了那時,不論是劉表還是劉備,唯有退入漢中一途。所以,淮南雖是彈丸之地,但對這天下大勢來說實乃舉足輕重,對劉表和劉備二人來說更是唇亡齒寒,故而二人定當全力以赴,背水一戰,而這,也是此二人對南陽視而不見的原因。”
姬溪:“這么說,若是我大軍南下,使劉表劉備首尾不相顧,豈不是大有可為?”
賈詡:“非也,且不說樊城城堅,又有劉備的五萬大軍駐守,攻取不易,便是攻下了樊城,那么接下來主公將面對的,將是萬劫不復的結局。”
姬溪:“有這么嚴重嗎?”
賈詡:“是的,若主公取了荊州,那么袁術必亡,可接下來,主公將面對孫堅和曹操堅不可摧的結盟,其二人兵分兩路,一取漢中,一取荊州,到那時,首尾不能相顧的便是我方,若再加上西涼馬騰,漢中劉備,便真是四面楚歌,我等將死無喪身之地。”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