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波攻城馬上就要開始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最后一波了。
劉協仰天悲愴:“天不佑我大漢。”又說:“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我大漢巍哉壯哉,可亡,不可褻。爾等可愿隨朕出城決戰,直面逆賊,血染疆場,揚我大漢國威。”
趙謙神情震動的看向劉協,這一刻,他終于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帝王。趙謙此生經歷過四任帝王,桓帝,靈帝,少帝,和劉協,他對前三任是失望的,他覺得前三人不配為帝王,對劉協,他慢慢的開始認可,可還是總覺得劉協有些稚嫩,直至這一刻,他終于發自內心的認可了劉協,雖然此刻已經山窮水盡了,可還是擋不住的新潮澎湃。
于是,趙謙振奮的跪地拜曰:“臣愿隨陛下赴湯蹈火,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如趙謙這般的人顯然不少,轉瞬間,眾將士具皆跪倒,異口同聲的喝曰:“愿往。”
姬月也跪下了,這是她對劉協第一次下跪。
劉協大笑:“好,開城門,隨朕出征殺敵。”
城門開,劉協當先而出,姬月趙謙等人亦步亦趨,身后僅剩的數千將士魚貫而出,在城門前列陣,蓄勢待發,他們的身上,具皆透著深深的疲憊,他們的面色肅穆,卻沒有恐懼。
城門開了,便沒有關上,因為不斷的有人出來。蔡邕、黃琬、華歆、淳于嘉、趙岐、楊修、大量的士子、無盡的百姓。他們在軍隊面前猶如豬羊,然而他們視死如歸的膽氣卻無限的強大,他們匯聚起來的力量,使得所有人望而生畏。
此時,呂布卻和陳宮起了爭執。
陳宮說:“奉先,如此圣主,可速降之。”
聞言,呂布只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壞掉了,又見陳宮神色認真,才開口問道:“這是何道理,焉有占據絕對的上風,勝利就在眼前之時投降的?”
陳宮知道呂布一時間繞不過這個彎,便耐心的解釋說:“奉先,我等雖投劉備,但仍為漢臣。我等以清君側為名攻城,而眼下陛下卻已經親自出城,我等再行進攻,便將替劉備攬下大逆不道的罪名。此為不智也。而若我軍投降,則可趁姬溪還未回來之際經營長安,將長安掌握在我等手中,然后即刻請天子下令召劉備入京勤王,彼時,將軍你雖然兵將少于劉備,可在實權上卻猶有過之,更可令劉備迎擊歸來的姬溪,使其兩虎相傷,如此豈不大妙。”
這番話,乃是陳宮見到劉協出城乃至見到了劉協竟然如此得民心之后才想出來的,百聞不如一見,之前只聽說劉協受姬溪脅迫,沒有任何自主的權利,然而眼下所見卻截然相反,劉協的所作所為,絕不是一個傀儡所該做的,所能做到的,如此一來便只有一個解釋,姬溪是誠心輔佐劉協的,且甘愿冒著天下之大不韙來輔佐劉協,而劉協的所作所為,也無不證明著劉協乃是大漢數代以來唯一的一代明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