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命人把這些錢財都搬進府中,這時趙睿領著一個騎士快步走過來抱拳稟報道:“主公,韓浩派人來稟報匪軍軍情!”
劉成看了一眼趙睿身邊的騎士,招了招手:“去府里說!”
“諾!”
三人來到府衙大堂,劉成坐在主位上,此時賈詡和徐庶正跪坐在下首左右兩側協助劉成處理軍務。
劉成看向那騎士問道:“韓浩現在在何處,派來送來什么消息?”
“回將軍,韓大人和五百兄弟在淇水南岸的凌風渡口!”那騎士說完從懷中拿出一個一個疊起來的白布,雙手呈上說道:“這時韓大人派小人送過來的!”
一個站崗的親衛走過來拿走白布遞給了劉成,劉成把方塊狀的白布放在案幾上打開,只見上面畫著一個簡易的地圖,上面標注了匪首楊奉和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兵力駐扎情況。
劉成看了一遍問那騎士:“韓浩派人渡河過去探查敵情,然后繪制了這張地圖?”
“是的!”
這份簡易的地圖上顯示,楊奉的三萬人馬駐扎在林慮縣城內,而於夫羅的一萬匈奴騎兵駐扎在林慮縣以南的淇水北岸,這讓劉成很疑惑,問道:“現在這種天氣可冷得要命,匈奴人怎么會駐扎野外,而且還是河邊?”
那報信的騎士回答說道:“當時弟兄們也很納悶,韓大人說匈奴人駐扎在淇水北岸很正常,只因林慮縣自古以來就缺水,冬季也不例外,匈奴人耐寒,馬匹也不怕人冷,城里駐扎了匪軍三萬余人已經很擁擠了,匈奴人只能駐扎在河邊就近取水,而且還可以防備北上的郡兵和朝廷大軍,與城內的匪軍互為犄角!另外,那里是通往壺關的要道之一!”
劉成點點頭,又問道:“匈奴人和匪軍是否派兵巡邏河岸?”
“有,但也就左右共二十里!”
劉成想了想,取過一張白紙鋪在桌面上,拿來毛筆在上面寫下一份書信,并畫下簡易的平面圖,畫完之后,劉成把信折起來用信封裝好上漆密封,交給報信的騎士吩咐道:“拿著這份書信貼身藏好。你且在這里吃早飯,休息一個時辰,然后啟程返回告訴韓浩,讓他按照書信上的去做,三日之后必須做完成!”
“是,將軍!”
隨著一份份與匪軍和匈奴人有關的情報送過來,他們的情況也逐漸清晰明朗的擺在劉成和賈詡等人的面前,這對解決這支匪軍和匈奴人有了底氣。
過一日,劉成留下三千兵馬給石韜駐扎在懷縣,自帶剩下兵馬兩萬五千人從懷縣出發向北挺進,一路上加快行軍速度,趁著天還沒有下雪,每日行軍百里,只三天就抵達了淇水南岸并從韓浩組織人手搭建的浮橋上過了河,在浮橋北橋頭附近扎營休整。
“每日行軍百里,連續三日,嘖嘖嘖······我賈文和也不是無知之人,更在軍旅中廝混過好幾年,可從未聽說過哪一支步騎混合的兵馬可以日行百里!”賈詡看著正在扎營的北軍兵士們忍不住驚訝和贊嘆。
“這不算什么,只要平日里嚴格操練、軍紀嚴明,每日行軍百里不算難事,軍中采用新式操練法的時日尚短,若對將士們按照現在的強度和訓練量操練半年以上,日行軍達百五十里都很容易,不過將士們從未有過這么大強度的連續幾天急行軍,只怕很多將士的腳上都磨起水泡了!”
劉成說到這里,喊道:“來人,吩咐軍中醫匠,讓他們把將士們腳上磨出來的水泡用針挑破,把水泡擠干凈,再用藥水涂抹消毒,用紗布包裹!再吩咐伙夫們,晚飯時多燒一些熱湯,放進姜蒜給將士們驅寒!”
“諾!”一個親衛答應后轉身離去。
要知道如今這個時代的軍隊,不管是地方郡兵還是朝廷禁軍,出征時每日行軍基本上都在40里——60里之間,一天能走六十里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提高一倍的速度,也難怪賈詡說簡直聞所未聞。
不過賈詡也知道,一個人一天疾走一百里咬咬牙堅持一下也未必走不完,但是這可是兩萬五千多人的軍隊,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行軍一天要走一百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并不是每一個士兵都能夠自覺保持行軍速度,行軍途中肯定有人偷懶、掉隊,偷懶掉退的人就會延緩和拖慢其他人的行軍速度,所以要讓一支兩萬五千人的軍隊日行軍一百里以上,這對統兵大將的統帥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賈詡每日都跟在劉成身邊,幾乎是看著他如何安排行軍示意,又如何安排軍中將校不斷督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