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6日,長來村召開了兩村合并之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
說起來很尷尬,原來的兩個村都沒有村部,以前倒是有,但因為年久失修,現在都成了危房,倒致村上開會都沒有地方,柳志軍只得選擇在彭村長家里召開了這次長來村史上最重要的會議。
與會的代表有村委五名干部,包括柳志軍自己這個書記,還有一名副書記,原來是時來村的村長彭勉勵,一名村長,原來是長勝村的村長彭國才,一名會計兼出納王高才,一名婦女主任彭躍飛。
此外還有黨員代表十五人,村民小組長十六人,以及三十多位熱心群眾。
時值早春,外面風寒刺骨,冰雪覆地,會議只得在彭村長家寬大的堂屋里舉行。
建堂屋是當地的風俗,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有,除了辦酒席有點用途以外,就是拜祭一下祖宗先人所用。
堂屋一般都很大,很占地皮,這是當地一個不好的陋習,也是柳志軍想改革的重點。
像是圍爐夜話一樣,幾位村委干部坐在堂屋中間的火爐邊上,其他人圍著他們滿滿當當的坐了一屋子人。
柳志軍特意等了半個小時,看到沒有人再來了,他清了清嗓子就開始發言。
“長來村的各位鄉親們,大家好!我叫柳志軍,是新上任的村支書。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是外省人,老家是江浙溫州的。
我其實已經上任快二十天了,但是初來乍到,我是兩眼一抹黑,因此我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在全村走了一遍,經過與村民交談,搞了一次摸底調查。
偉人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經過這段時間的走訪了解,在我心里已經形成了全面的工作規劃,故召集大家來開了這個會。
大家看過新聞應該就知道,國家關于農村工作的若干最新政策,首先第一項,就是合村并集。
如今合村在名義上是合了,原來兩個村的領導班子,組成了以我為書記的五人領導集體。
但僅僅是名義上合了還不行,兩個村要合并到一起,組成一個現代農村居民小區。”
“嘩……!”
雖然國家已有明文規定,但柳志軍剛講到合村并集,所有村民就反對聲一片。
“柳書記,我家去年才修的新房子怎么辦?”
“柳書記,行政命令也不能搞一刀切,要看當地實際,搞合村并集,我們這里行不通。”
“哪個敢拆我家的新房子,我就跟他拼命!”
……
不怪村民們反對聲這么激烈,當地都是這兩三年建的新房子,一家人省吃儉用,才蓋好的房子,誰也不想被拆了。
“大家不要激動,先聽我說嘛!我也不是要強制拆你們的房子,等我說完,如果大家還是不贊同,就當我沒說,我收拾包袱就回溫州去。”柳志軍站起來雙手高舉,大聲地說道。
村民們看到書記都這么說了,就停止嚷嚷了。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這是全國一盤棋,各級政府都會堅定的執行,大家可以不聽我的,還有鎮上,不聽鎮上的,還有縣里,一直到省委都會堅定的執行國家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
你再有能力,也不能反抗國家的意志。
其次,鄉親們以為你們現在的房子就很好看嗎?說句不好聽的,你們現在的房子已經是嚴重落伍了,新是新,但很不適用。
國家既然要拆掉你們的房子,就肯定有補償,不會白白拆了你們的,這一點大家大可以放心。
而且村委決定,是建好新房子,才會拆除你們的舊房子,并且是讓家家戶戶住上漂亮的歐式別墅。”
說到這里,柳志軍從隨身帶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疊彩色圖紙,他隨手就一張一張發給了村民們,然后接著說道。
“這是我在網上搜索到了幾套別墅戶型,兩層半樓,每戶大概三百個平方左右,家家還有一個小院子,屋頂陽臺上,大家還可以種點蔬菜、大蒜、辣椒、蔥什么的,可以解決一家人的菜蔬問題。”
村民們拿到手里,展開一看,有人就禁不住感嘆。
“哇!這得要多少錢啊!這么豪華!”
“其實比你們家里建的房子,貴不了多少,除了國家幾萬塊錢的補助,如果鄉親們自己出人參與建設,基本上不要墊錢,等于是大家白得一棟漂亮的別墅。
但是如果大家不響應國家的號召,那幾萬塊錢,大家也得不到,這是錢啊!足足有幾萬,擺在那里都有厚厚一疊。”柳志軍笑著解釋。
“柳書記,你這些別墅漂是漂亮,就是沒有堂屋,那我們家里的祖宗牌位,擺在什地方呢?”
看到這些漂亮的別墅,大部分人都有點意動,但有人還是提出了異議。
“你沒看到每家都有一個車庫嗎?大家把車庫改一下,安個神龕不就成了,堂屋是安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平時沒什么實用,還不如這樣設計,住房是套間,跟城里一樣,住著就舒服。”柳志軍耐心的做了解答。
他等了幾秒,看到大家明顯意動了,就接著掏出一張大型圖紙,雙手高舉展開。
“大家請看,這是我設計的村民小區設計圖,地址就是我們村上的茶山、如家、瓦屋、上升這一帶,我就著地勢,修了一梯一梯的房子,水泥道路通到每一戶人家,這樣每家每戶都不遮擋視線,就是從風水上來講,也是極好的,大家看看還可以嗎?”
成功只給有準備的人,柳志軍白天在全村走訪,晚上利用空余的時間,就用他帶來的手提電腦,搜索別墅戶型,并動手繪制村民小區。
他拿出效果圖給大家一看,所有的村民代表,就沒有人再堅決反對了。
反正柳志軍自己說過,要先建好房子,讓村民滿意,才會拆除村民們原來的房子,這樣村民們就沒理由反對了。
當然,這種方法,別的村上行不通,因為國家是要建好房子,經過建委拍照核實,再向國家申報,再經過重重審核之后,建房補貼款才會批下來,這一來一回至少是半年時間,那建房的錢誰墊付?
柳志軍打算就是自己先墊付,先把工作干起來,用實際行動說話,別的村肯定沒有他這樣的大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做通了村民代表的工作,柳志軍就不急了,他坐下來喝了幾口熱茶,才接著開講。
“鄉親們知道國家為什么要合村并集嗎?”
這個大家其實都知道,電視上每天都在宣傳,就是七老八十的人也是一清二楚。
所以柳志軍沒有真等村民回答,他就自問自答。
“這第一當然是改善農村的住房條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改善農村的交通條件,這全村都住在一起,就只要修一條通往村民小區的主路,省事許多。
要是還像以前那樣,家家都住在馬路邊,大家覺得安全嗎?我們每家每戶幾乎都有小孩,小孩子喜歡到馬路上玩,就不怕發生交通意外嗎?
所以房子建在馬路邊上,其實是極為有害的。”
這一點,村民們不得不認同,因為這樣的交通意外事故實在太多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