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五章 漂亮
唯一不同的就是《長河都市報》的記者來采訪的時候是沒有經過當地宣傳部門的,這在行業內部也算是一個特例。
原則上來講,但凡有個媒體來采訪,第一關要過的就是當地宣傳部門。
但現實中的情況嘛,有些記者就是不喜歡通過宣傳部門。
距武云給張文定打電話僅僅過去了三天,一份長河都市報擺在了張文定的面前。報紙占用了第二版的整整一個版面,圖文并茂地報道了武云來山區支教這件事情。
張文定在報道中不但看到了武云,還看到了徐瑩,而報道的介紹正是關于武云支教這件事的根源。
當然,跟吳忠誠炮制出來的支教根源一樣,這個根源同樣不是真正的根源,而是武云和徐瑩商量出來的一個最合適的根源。
看完這個專訪,就連張文定都不得不拍案叫絕!真是沒想到,武云居然還會想出這樣的應對妙招!
這一下,吳忠誠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以媒體對媒體。
這一招正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長河都市報》在報道中引用了武云的話,說她當初來燃翼之前,就跟團省委學校部咨詢過這個事情,并且還和團省委徐瑩單獨溝通過。當時,徐瑩表示,團省委學校部搞的這個支教活動,是和財政廳、教育廳等部門一起搞的,針對的是在校大學生,而武云不是學生,不能參加。
武云又表示自己雖然不是大學生,但也是愛國青年,如果自己下去,不走這個渠道,也不要公家的錢,自己出錢,志愿去支教,但對這方面又沒有太多的了解,希望團省委能夠提供一些支教經驗上的幫助。
徐瑩當時表示,這個事情可以嘗試一下,這也是對支教事業的一個有力補充,她對武總的義舉表示感謝和支持……
報道是采用記者和被采訪人一問一答的形勢來寫的。
這不但會給人真實的感覺,而且把武云的高尚情操表現的淋漓盡致,甚至還給了團省委一個成績——多渠道吸引有志青年到貧困山區支教,充實支教人員,解決了支教大學生人員數量少的一個難題。
這個專訪,跟一般的專訪有點區別。
因為記者的稿子寫出來,并非只寫了對武云一個人的采訪,在快要結尾的地方,也加入了一點其他人的話。這個其他人共有三個,有兩個是倉上村的村民,有一個則是團省委徐瑩了。
徐瑩對記者表示,當初武云確實向她咨詢過,她也確實表示過感謝和支持,并且還說了,如果武云的這個支教搞得有聲有色了,團省委還會找她取取經。
后來,徐瑩到燃翼考察這件事情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其實這個報道里面,也有不少漏洞,只要到新奉鎮問一問情況就明白了,當時明顯是新奉鎮的黨委一把手陳剛為了邀功,然后徐瑩才去的倉上村,甚至到了倉上村看到武云還略有吃驚。
這個情況,甚至都不需要問,吳忠誠自己就在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