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就是太少見了。我還是兩年前采過一次靈芝。”陳柱子說道。
“嗯,我也是碰巧了,也就只碰上那么一回。”劉愛華也有同感。
“要是咱們村有人會種靈芝就好了。”陳柱子說。
劉愛華心中一動。
種靈芝。
在這個年代也許很困難,可是對劉愛華來說,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拿著手機搜索一下,方法就出來了。
可是,轉念一想,劉愛華又否定了這一想法。
在這個年代,可以賣玉米棒子,賣杏兒,賣肉夾饃,賣野山菇,賣少量的靈芝,賣竹編制品。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這個年代的人們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這些東西的來處都是可以解釋得清楚的。
然而,如果培養靈芝,如果大量地養出來靈芝拿去賣,怎么解釋這個技術呢?
如果解釋不清楚,自己就可能引起人們的猜測議論。
還是算了。
劉愛華下了結論。
她還是要按之前想好的文案做,所有可能引來麻煩的事情,全都要避開。
回到大隊部,把帳交接完畢,才聽到郭隊長說,拖拉機已經比他們先回來了。
兩個車一共拉出去近兩千斤杏兒,共賣了近一千塊錢。
郭隊長這次笑意盈盈地對劉愛華說:
“年輕人就是有想法,有干勁。這樣吧,明天早上只讓民兵上山摘杏兒,愛華你在家里好好睡一覺,到出發的時候你再過來就行了。”
“你就好好休息吧。開車可不能疲倦駕駛,人家那個耿司機可是這么教咱們的。”陳柱子也對劉愛華說。
劉愛華點頭答應了。
陳柱子還要跟郭隊長談明天的工作安排,劉愛華就先回家了。
她是騎二八自行車回家的。
這么大的自行車,兩世里她還是頭一回騎。
村里的道路還不平,小石頭疙疙瘩瘩的,搞得劉愛華很是緊張。
再加上她現在個子也不高,騎這個自行車就更加費力。
可是,有總比沒有強啊。
這以后她要是因為私事出去干點啥事,有個自行車到底是方便多了。
一路上,村里人見到她都驚奇地問:
“愛華,你買了個自行車?你哪來的錢?哪來的自行車票?”
一開始,劉愛華還耐心回答:
“嬸兒,我是采了靈芝帶去市里賣了錢,自行車票我是跟人家當兵的要的,人家有富余的,給了我一張。”
后來,實在是問的人太多了。
村里就這點實在,說話很直,有了疑問馬上就會直接問出來。
劉愛華實在不愿意一遍遍回答同樣的問題,就加快蹬自行車,含糊地回答著:
“對,剛買的,剛買的。”
一路騎到奶奶的小院里,劉愛華把自行車放在院子里,這才松了口氣。
好家伙,住在村子里原來是這種感受,買個自行車要被全村人關注,要接受全村人的盤問。
奶奶聞聲從火房出來,見到自行車,稀罕得不得了,嘖嘖著走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