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史上最強崇禎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

作者/崛起的石頭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近期各處學(xué)子皆已到京,過幾日便要會試,禮部準備的如何了?”早朝上,崇禎皇帝向禮部尚書李文選問道。

    聞言,李文選立即出列稟奏道:“啟奏陛下,禮部近日就此商議頗多,決議會試仍定于貢院,設(shè)翰林十九人為同考官,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

    “會試第一場定于三月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后一日出場。三場所試項目,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jīng)文以及策問,與鄉(xiāng)試同。”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又問道:“主考可有人選?”

    “回陛下,經(jīng)禮部議,擬設(shè)四人為主考官,請陛下裁定。”李文選說這話的時候,趕緊把上朝就拿著的奏疏交到王德化手中,再由王德化轉(zhuǎn)呈御前。

    “戶部尚書倪元璐、庶吉士方逢年、東閣大學(xué)士曹溶、建極殿大學(xué)士張瑞圖。”

    崇禎皇帝一一將這些名字念出來,卻是凝眸看了一眼李文選,李文選心下似乎有些緊張,膽虛不敢對視,只是低頭等待。

    其余三人沒甚么毛病,都是帝黨,可這個曹溶就有些門道了,此人不僅在歷史上是個投清貳臣,而且也根本沒太大能力,想必又是一些東林余孽安排進去的。

    想到這里,崇禎皇帝冷哼一聲,直接將禮部選出來的名單放到一邊,說道:“這個曹溶,朕看不行,就換城馮銓吧,眾卿可有異議?”

    言罷,崇禎皇帝目光掃視階下群臣,被看到的人無不是心驚膽顫,哪敢有什么不同意見,幾乎都是唯唯諾諾,連說圣上圣明云云。

    按理來說,歷次主考、同考名單皆由禮部擬定,基本也不會出現(xiàn)什么駁回的事兒,更別提如今崇禎皇帝是直接說不行要換人了,簡直太過任性。

    馮銓臉皮極厚,見眾人沒有反對,當即站出來叩拜說道:“臣感激陛下信任,定恪盡職守,奉己為公,為國朝考量有用材!”

    “朕還是相信馮愛卿的。”崇禎皇帝笑了笑,又故意看了一眼禮部尚書李文選,才是自顧自說道:“除卻文科的事兒,朕還要與眾卿聊聊武科。”

    “武科?”

    “武科今年也要舉行?”

    “沒聽說,按我說,武科早就該廢除掉才是!”

    其實大明建立至今就有建立武科,可從洪武年開始就時辦時廢,沒有起到應(yīng)有的效用不說,更是成了天下人的笑談,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制度傳承下來。

    還是成化年太監(jiān)王植提出仿照文舉,這才有了如今這形同虛設(shè)的武科。

    聽到這話,群臣們一下子炸開了鍋,有人說壓根不知道本朝還有武科這檔子事兒,也有人說武科屁用沒有,那些武夫都是腦有反骨之人,早該廢了所謂武科。

    崇禎皇帝越聽越是緊皺眉頭,心中冷笑連連,要是真的徹底取消了這子虛烏有的武科,你們怕是要高興的做夢都要笑醒。

    讓他們難受的事兒,崇禎皇帝辦起來自然更來勁,擺手示意他們靜一靜,才是說道:“朕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可能不看好武科,但是朕告訴你,大明不能沒有武選,武科更要提上日程!”

    “王德化,念!”

    在群臣震驚的目光中,王德化得意洋洋的清了清嗓子,上前幾步,將早準備在袖子里的圣旨取出鋪展在半空中,高聲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太祖立國始運至今,武科時辦時廢,典章不統(tǒng),法理不一,深為固弊!

    茲令:自崇禎十九年丙戍起,定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每三年一次,令設(shè)院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建州府武學(xué)院,皆與文舉同。

    本次武舉,設(shè)同考十九人,主考四人,皆與文科同。

    另設(shè),武科先場試馬射、步射、平射、馬槍、刀劍、負重、摔跤、跑步、拳腳等一十二科;后場試營陣、地雷、火器、戰(zhàn)車、守御等七科;末場試兵法、天文、地理、練兵等八科,取武科考生綜合成績。

    令定武科三甲,殿試一甲前三名賜‘武進士及第’,二甲十二名賜‘武進士出身’,二甲以下皆屬三甲,賜‘同武進士出身’。

    殿試三甲之內(nèi),均可入順天武學(xué)院就學(xué),少則兩年,多則四載。

    武生學(xué)習(xí)《武經(jīng)》《孫子兵法》《紀效新書》等,熟知兵法要略及各地兵爭大小事,學(xué)院畢業(yè)后,按成績加從六品“武騎尉”、正六品“云騎尉”、從五品“飛騎尉”武勛,各授將職,為國效力。欽此!”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圣旨自然是用內(nèi)閣名義發(fā)出,在加上如今崇禎皇帝的威權(quán)勢大,群臣們無論愿不愿意,所能做的,不過也是趕緊跪在地上山呼萬歲接旨罷了。

    ......

    武舉是武周首創(chuàng),宋代延續(xù),有明一朝重文抑武,卻并不受到重視。

    除成化年仿文舉定制以外,萬歷年曾有朝臣提出改革武舉,神宗皇帝有意,下發(fā)討論,可惜并未得到群臣和內(nèi)閣議定通過。

    即便成化年定制,也還是規(guī)定“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于軍事技術(shù)之上,個人武藝則成了最次等。

    武舉起先舉辦的時候,各處還是有不少民間武者參加,可笑的是,武者在進行武舉之前要先參加一次筆試,若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甚至連武試都不能參加。

    這些所謂“武策”的筆試看似是在考量兵法韜略,實際上卻是在為難前來趕考的武者。

    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居然連四書五經(jīng)都要考,可以想象,當時很多興致勃勃前來應(yīng)試的武者基本都是一臉懵逼,就連第一次筆試過去的都寥寥無幾。

    相比之下,反倒那些勛同樣和自己一樣大字不識一個戚世家子弟,可以用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久而久之,武舉也就根本沒什么人來參加了。

    在此之前,武舉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形式,都是勛戚世家子弟占據(jù)名額,而且從來都沒有什么武三元和武三甲之事,天下武人多是報國無路,忠君無門。

    說起來,真正以圣旨的名義將武舉完完整整的定下來,到崇禎十九年才是第一次,并且這次崇禎皇帝在圣旨中根本沒有提及所謂筆試的事情。

    改革之后的武舉,就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武舉”,先后末三廠考試,全都是陣戰(zhàn)、統(tǒng)兵和拳腳的比拼,真正獲勝的人就是毫無疑問的最強。

    實際上,崇禎皇帝將陣戰(zhàn)廝殺和兵法韜略分得很清楚,武舉之后,到了學(xué)院里,才是他們學(xué)習(xí)兵法韜略的時候。

    崇禎皇帝先是以朝軍中發(fā)罪己詔的方式,讓每一個小兵都聽到皇帝內(nèi)心真實的話,表達自己重武之心,又兩次親征,籌建忠烈祠,補發(fā)軍餉。

    再加上如今改革武舉,崇禎皇帝用實際行動,讓天下人明白如今朝廷已經(jīng)在逐漸向重武抑文的方向在走。

    在圣旨發(fā)下之后,迅速被皇家報社和廠衛(wèi)傳播至各地,并且崇禎皇帝和內(nèi)閣議定,很快出臺了一整套有關(guān)武舉的考試制度。

    “先之以武藝,次之以謀略。”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通海县| 南皮县| 蓝田县| 九寨沟县| 城口县| 瑞金市| 太湖县| 泰宁县| 吕梁市| 台湾省| 河南省| 新和县| 墨竹工卡县| 英德市| 右玉县| 怀来县| 宁海县| 驻马店市| 岗巴县| 波密县| 海伦市| 新民市| 北京市| 桃源县| 金溪县| 准格尔旗| 财经| 城口县| 永胜县| 铁岭县| 交口县| 宣化县| 芜湖市| 安顺市| 丰县| 桂阳县| 绩溪县| 德清县| 津市市|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