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帝國爭霸 正文 第74章 全面退守

作者/閃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只是一個晚上,阿斯特拉罕的外圍防線就被敵人攻破了,超出所有人預料。

    所幸的是,局面沒有表現的那么糟糕。

    為了突破這條防線,西陸集團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天亮之后,空軍出動偵察機,對伏爾加河東岸戰線進行了一次全范圍偵查。

    西陸集團不但動用了3個裝甲旅,還出動了1個軍屬炮兵旅、1個火箭炮營與至少3支營級低空突擊部隊。

    參戰總兵力超過了18000人,動用的各類主戰武器更是不計其數。

    其中,只是主戰坦克就超過了500輛。

    僅僅在防線東端主陣地附近,就有接近100輛t系列主戰坦克的殘骸,而在西端主陣地附近,坦克戰車的殘骸更多。

    西陸集團投入的3個裝甲旅,基本都已喪失了作戰能力。

    到此為止,僅僅是在伏爾加格勒到阿斯特拉罕的這條進攻路線上,西陸集團就損失了差不多1000輛主戰坦克。

    關鍵就在這里。

    該方向上,西陸集團總共才3個師級裝甲部隊,就算把其他部隊的也算上,能夠動用的主戰坦克也就在1500輛到1800輛之間。關鍵是,在此之前的戰斗當中已經損失了數百輛坦克。

    也就是說,西陸集團在該方向上,損失了約三分之二的主戰坦克。

    這意味著,西陸集團的地面部隊基本上喪失了突擊能力,就算還能夠發動進攻,那也是強弩之末。

    現在,擺在西陸集團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

    一是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攻打阿斯特拉罕,在這座已變成堡壘的城市,跟絕不投降的東方集團的守軍死戰到底。

    或許能拿下阿斯特拉罕,也有可能在此遭遇戰略性失敗。

    二是暫時停止進攻,等預備隊跟上來,再去攻打阿斯特拉罕。

    顯然,稍微有一點腦子的指揮官都會選擇后者。

    可問題是,預備隊在什么時候才能跟上來?

    雖然在所有方向上,西陸集團的大軍都已取得突破,但是損失都不小,而且都提前動用了預備隊。

    比如在新羅西斯克那邊,預備隊已經替代主力。

    如果只是一個方向出了問題,那還沒什么好擔心的。

    預備隊有梯次之分,在進攻初期,跟隨突擊部隊前進的,其實是戰役級預備隊,也就是集團軍級的預備隊,主要任務是在戰役級別的戰斗當中,為主力部隊提供支持,以確保達成戰役目的。

    往上,還有戰略預備隊。

    在西駱沙陸軍,戰略預備隊是第9集團軍。

    該集團軍部署在伏爾加格勒西邊,和平時期的在編率為60%,而且能夠在72小時之內完成動員,并達到滿編狀態。

    關鍵就是,該集團軍有全套主戰裝備,在完成動員之后就能開赴戰場。

    在大戰爆發前,該集團軍已完成動員,總兵力達到了15萬,其主力是1個裝甲師與3個機步師。

    這里,3個機步師是輕裝甲部隊。

    其實,這也是預備隊的特點,擁有較強的戰略機動能力,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關鍵地點。

    可問題是,只有這么1個集團軍。

    在西駱沙陸軍的作戰計劃中,第9集團軍所肩負的頭號任務,就是協助頂在前面的第1集團軍攻打阿斯特拉罕,或者是在第1集團軍拿下了阿斯特拉罕之后,趕在東方集團完成部署調整前繼續向東突擊。

    當所有方向都出了問題,只靠1個集團軍,肯定是杯水車薪。

    再說,第9集團軍本身不算強大。

    在西駱沙的五個主力集團軍當中,最強的肯定是第1集團軍,不但滿編總兵力達到驚人的35萬,而且和平時期的在編率都高達95%,幾乎能夠在任何時候投入戰斗,不存在需要花時間進行動員的問題。

    另外的3個主力集團軍,總兵力都在25萬到30萬之間,在編率不低于90%。

    可見,第9集團軍最弱。

    現在,要靠第9集團軍去堵住所有的漏洞,顯然是勉為其難。

    更加要命的是,在第一階段戰略進攻當中,西駱沙陸軍的頭號任務并不是拿下闊海北面的阿斯特拉罕,而是進軍新羅西斯克,奪取這座位于墨海東北的港口,切斷梁夏帝國與東駱沙的海運航線。

    最終目的,仍然是掃蕩枷鎖路橋,攻打與占領跋窟油田。

    為了達到目的,西陸集團不但在枷鎖陸橋方向投入了2個主力集團軍,也就是第3與第7集團軍,還投入了接近一半的物資,就連第9集團軍都派了一個機步師過去,專門守衛后勤補給線。

    此外,枷鎖陸橋那邊的進攻行動,占用了太多運輸力量。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進軍阿斯特拉罕的行動遇到麻煩的時候,西陸集團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運力把預備隊送上來。

    當然,也沒有足夠的預備隊可用。

    要說的話,這是帝國空軍的功勞。

    在之前幾天里,帝國空軍的戰術航空兵以遮斷轟炸為主。

    雖然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只是多用途戰斗機就被擊落數百架,還因為遭到偷襲而損失了1架前出的大型預警指揮機,陣亡與失蹤的飛行員接近1000名,但是取得的戰果也很突出,摧毀了1500千米范圍內大約三分之二的火車頭,摧毀的列車車廂更是不計其數,并且通過轟炸橋梁與隧道,使得從西駱沙腹地到前線的鐵路運輸量,直接減少了6成,而且難以在段時間內恢復。

    依靠公路運輸,也只是聊勝于無。

    雖然裝甲部隊主要依托公路推進,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主要還是得依靠鐵路,公路為輔助性質。

    這也是大陸戰場的基本情況。

    在伏爾加河的東西兩岸,交通都以鐵路為軸線,依靠沿途車站與公路連接,再通過公路連接各地。

    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御方,都高度依賴鐵路。

    原因也很簡單,在海運與內河航運都靠不住的大陸腹地,只有鐵路能夠承擔海量的運輸任務。

    當然,還有兵力的問題。

    以當前的局面,西駱沙最多能把第9集團軍的2個師送上來,至少都需要3天,還無法保證這2個師能獲得足夠的給養。根據前面幾天的表現,比如作戰損失率,2個師肯定于事無補。

    要想維持進攻勢頭,必須依靠西陸集團的其他國家,特別是迢曼帝國。

    按照軍情局掌握的情報,迢曼帝國等西陸集團成員國對西駱沙做出了承諾,保證會在開戰之后派地面部隊參戰。

    關鍵是派多少部隊參戰。

    按較為可靠的說法,迢曼帝國至少會投入1個軍的兵力,而其他的主要成員國,即羅利王國、洛克國、斯班王國與布蘭王國,投入的兵力都不會少于1個師,眾多的二流盟國,投入的兵力也在旅級以上。

    要這么算的話,盟國提供的兵力大約有2個軍。

    其實,這些部隊大多是部署在西駱沙的占領軍,只有洛克國與布蘭王國的軍隊沒有部署在西駱沙境內。

    2個軍不算少,更何況都是長期部署在前線的精銳部隊。

    可問題是,這些盟友的作戰部隊,其實都是戰略預備隊,在計劃當中,并不會參與首輪突擊任務。

    原因就是,盟友的軍隊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戰前動員。

    即便是日常戰備水準較高的迢曼駐軍,也需要一周時間才能完成動員工作,然后還要花幾天時間開赴前線。

    為此,西陸集團盟軍大舉參戰的時間,其實是在開戰之后半個月。

    要說的話,西駱沙陸軍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做的戰備,即首輪突擊時間為15天,最低目標攻占阿斯特拉罕。

    在拿下了這座城市之后,才能停下來,等待盟友的援軍到達。

    現在的問題是,西駱沙軍隊無論如何都無法在15天之內打下阿斯特拉罕,也就不可能按照計劃完成作戰任務。

    等盟友的援軍趕到,再發起進攻?

    顯然,這很不現實。

    關鍵也就一個,東方集團絕不會坐以待斃,除了會利用這些時間加強防御部署,還可能發起反擊。

    真讓東方集團順利發起反擊,后果將不堪設想。

    到時,就算是頂住了東方集團的反擊,也只能放棄進攻行動,并提前轉為戰略防御。

    可惜的是,這也是西駱沙當局最不愿意接受的結果。

    也許,迢曼帝國是想借這場戰爭,消除西陸集團的內部矛盾,并鞏固自身地位,從而維護其霸權。

    可是,西駱沙當局想獲得的,必然是重新實現統一。

    不但要打下阿斯特拉罕,還要占領整個東駱沙。

    提前轉為防御,那么西駱沙什么都得不到。

    在繼續進攻與停止前進之間,西駱沙當局必然選擇前者,哪怕明知道會因此喪失取得更大勝利的機會。

    再結合空軍獲取的戰場信息,不難判斷出,敵人最多會停留一天,也許在半天之后就會重新發動進攻。

    只是,投入的兵力不會太多。

    東方集團也沒法投入足夠的兵力來頂住敵人的進攻。

    正是如此,在13日的上午,回到阿特勞之后,廉明陽從鄭直爽那里收到消息,他們有半天時間調整狀態。

    損失的武裝直升機,暫時是不要想了。

    別說是“直-10a”,現在連“直-7w”都沒有,最快要等到月底,才有望獲得補充的武裝直升機。

    不過,運輸直升機足夠的多,而且缺乏飛行員。

    這些直升機全是通過鐵路運送過來的,而且主要是“直-4”,其中一些甚至處于半封存狀態。

    其實,這些直升機原本就存放在東駱沙東部的沙漠里面。

    除了早期型號,在波伊戰爭后期生產與裝備的“直-4”都在退役之后封存,而且存放地點就是東駱沙的克孜勒庫姆沙漠

    原因也很簡單,這里是全球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不足40毫米。

    所謂“封存”,其實是拆掉易損部件,做了防銹處理后,再用帆布裹起來,而不是真的密封。

    因為非常干燥,所以就算是露天擺放,問題也不大。

    在啟封后,只需要做必要的檢查,更換容易老化的耗材,進行必要的測試,就能交付給部隊使用。

    有十多架“直-4d”已經組裝起來,并且完成了檢修。

    廉明陽沒跟其他飛行員爭功,不是他大度,而是他駕駛的那架“直-10a”在返航途中爆了一臺發動機,一時半會根本修不好,除非是征用其他機組的武裝直升機,不然就得去飛運輸直升機。

    對廉明陽來說,飛“直-4d”沒有任何挑戰性。

    “直-4d”是帝國陸軍飛行學院的教練直升機,所有的飛行員在畢業之前,都要駕駛這種直升機飛行50小時,才能夠參加結業考核,而且在幾十個飛行考核項目中,用的也是這種直升機。

    原因無二,“直-4d”不但便宜,而且非常的皮實耐用。

    其實,武器操作員也要掌握飛行技巧,因為遇到特殊情況時,需要由武器操作員駕駛直升機。

    因為只是在緊急時刻控制直升機,所以姜尚貴這樣的武器操作員,也是在“直-4d”上接受飛行訓練。在和平時期,武器操作員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集訓,主要項目就是單獨駕駛直升機飛行。

    在此,廉明陽領到了新任務。

    盡最大的努力,向阿斯特拉罕運送兵力與物資,并且在返航時接走重傷員,送往后方的戰地醫院。

    別看“直-4d”一次只能運載1噸多貨物,但是往返飛行一趟也就只需要2個小時。

    關鍵還有,“直-4d”以皮實著稱。

    波伊戰爭期間,“直-4d”就以極高的出動強度,證明是一種極為可靠的運輸直升機。在帝國陸航的作戰記錄中,有1架“直-4d”創造了在3天的戰斗中,出動42了架次,總共飛行56小時的紀錄。

    至今,該紀錄都沒有被打破!

    用陸航飛行員的話來說,只要飛行員沒有累垮,那么“直-4d”就能一直飛行!

    如果沒有這種極為可靠的直升機,波伊戰爭也不會打十幾年,最多只需要幾年時間,就能夠逼迫帝國撤軍。

    其實,也正是因為非常可靠,帝國陸軍才將大部分“直-4d”封存了起來。

    現在,這些封存的直升機開始發揮余熱了。

    領了任務,廉明陽與姜尚貴就去“領”了一架“直-4d”,隨后在地勤部隊招募了2名機槍手。

    隨后,在讓后勤保障部隊裝載貨物的時候,兩人才趕去吃了早飯。

    至于安裝艙門機槍,機槍手負責,不用飛行員親自過問,等到出發的時候,再做檢查也不遲。

    此時,已經是上午10點過。

    其實,在停下來的時候,廉明陽與姜尚貴才感到了饑餓,仿佛整個人都被掏空,渾身上下沒半點力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玉树县| 荆门市| 如皋市| 昔阳县| 岳普湖县| 迁西县| 江口县| 油尖旺区| 永吉县| 长阳| 榆林市| 荥阳市| 搜索| 建湖县| 宣武区| 平阴县| 隆昌县| 威海市| 三江| 巴彦淖尔市| 漾濞| 大港区| 清原| 喀什市| 寿宁县| 井研县| 英吉沙县| 迁西县| 察雅县| 石城县| 奎屯市|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乐至县| 麻城市| 同仁县| 闸北区| 南宫市| 临猗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