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像阿卡季維奇上校和政委這樣的爭論不僅僅只限于他們兩人或是第六總局......如果蘇聯國家安全總局都存在這樣的主官和政委之間的沖突,可想而知其它單位就更多這種情況了。
這也使蘇聯高層認識到了一點,他們的政委制度雖然在戰爭時期從某方面來說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比如號召、宣傳、制止逃兵等,但更多的卻是起到負面作用,嚴重的可以稱得上拖后腿甚至說成了德軍的幫兇都不為過。
于是,幾個月后蘇軍取消了政委制度,也就是將戰場的指揮權和決定權完全交給主官。
事實證明這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說有什么缺憾的話,那就是政策是將權力交給主官手里了,問題是政委這個職位還在,也依舊在主官身邊,同時主官還知道這些政委的身份非同**是擁有實權的人,所以相當一部份主官其實不敢放手指揮而是凡事必經政工人員同意。
當然,從大方向上看這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進步。
因為戰場指揮就應該交給專業人員,同時政工人員應該是官兵的凝聚力而不是敵人。
第六總局方面暫時告一段落。
舒爾卡及第82步兵團指揮部依舊在忙著斯大林格勒的補給。
舒爾卡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多頭并進:主河道運輸、兩棲登陸船,再加上浮橋。
這三方面的運輸都是大批量的......主河道是大、中型運輸船,一不小心讓它溜過去幾艘就是一大批補給;兩棲登陸船則以每天數十艘的量在增長;浮橋就更不用說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搭起幾條,缺點是運輸量小,需要像螞蟻搬家似的人工搬運。
這三種運輸方式同時進行,就使德軍戰機窮于應付,即便德軍擁有一個強大的夜間航空團。
這有點像蘇聯常用的人海戰術......以多打少使敵人窮于應對,即便德軍單支部隊占據絕對的上風也無濟于事。
不過這種運輸僅限于夜晚。
因為無論是主河道還是兩棲登陸船或者浮橋,天色一亮就會完全暴露在敵人的戰機火力之下。
這其中尤其是浮橋......它在夜里可以說是怎么也炸不爛,簡單的說就是修復速度比轟炸速度快得多。
但天色一亮就并非如此了:
雖然浮橋依舊狹窄目標很小,問題是它很長,從河西岸連接到沙洲,再從沙洲連接到東岸。
德軍飛行員在白天很容易找到浮橋的走勢,然后駕駛著戰機沿著浮橋方向飛,然后往**往下方一拋......命中率都是**不離十。
因此斯大林格勒的補給還依舊沒有充裕到能揮霍或者徹底改變戰局的地步,只不過德軍想要通過封鎖補給線取勝是幾乎不可能實現了。
“在想什么?”安德里安卡見舒爾卡對著地圖皺眉不語,就問了聲。
“我在想德國人會用什么方式面對眼前這局面!”舒爾卡回答:“如果在補給封鎖上行不通,他們下一步會怎么做?”
安德里安卡笑了笑,說:“這或許就是你比別人優秀的地方,舒爾卡同志,你總是想在別人前面。我是說,在別人慶祝勝利或是嘲笑敵人的失敗的時候,你卻在思考著敵人的下一步!知道嗎?你就像是自己與自己作戰!”
“難道不應該這樣嗎?”舒爾卡說:“這是戰爭!”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尤其是戰場,身為一名指揮官想敵所想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只不過蘇聯人似乎并非如此,他們總是走一步算一步。
其實舒爾卡考慮的不只是這些。
在此之前,斯大林格勒戰役大體上按照歷史的走向發展。
但是,在舒爾卡使用了一系列的補給策略后歷史就發生了改變......
崔可夫指揮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可沒有這么樂觀的補給線,那時的蘇聯沒有兩棲登陸船,同時崔可夫也不知道用油桶在伏爾加河上搭建浮橋。
因此,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打得異常慘烈,這“慘烈”指的不僅是戰場上,還有伏爾加河上的運輸通道......為了能讓斯大林格勒守軍堅持下去,蘇軍幾乎是晝夜不停的在狹窄的運輸通道上搶渡、搶運物資。
即便是這樣,斯大林格勒的補給還是嚴重缺乏。
最終,像莫斯科保衛戰一樣,在斯大林格勒就要失守的時候冬季來臨了,德軍再一次被嚴寒的氣候擊敗。
現在這一切當然不會再發生。
斯大林格勒沒有出現史上嚴重缺乏補給的情況,同時現在是五月,正進入夏初,距離冬季還遠。
從這方面考慮,舒爾卡有時不知道自己提出的這些補給策略是好事還是壞事。
說它是壞事吧,它的確是改善了斯大林格勒的補給狀況,這對整個戰局顯然是正面的。
說它是好事吧,從此斯大林格勒戰役就偏離了它原有的方向。
于是舒爾卡就失去了“未卜先知”的能力,甚至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誰手也就成了未知之數。
想到這舒爾卡就有些后悔了,他應該什么盡量保持原有的戰役走向,這樣就能按步就班的等到最終的勝利。
可現在......
想了想,舒爾卡就說道:“還記得那個在馬馬耶夫崗上碰到的瓦西里嗎?”
“是的!”安德里安卡點了點頭:“他的表現很優秀,聽說到現在已經擊斃了七十幾名敵人,戰果已遠超科羅捷耶夫!”
科羅捷耶夫是第82步兵團狙擊連連長。
舒爾卡對此并不意外,要知道瓦西里這家伙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數據統計是一個月零七天的時間里擊斃了225名德國人,也就是平均每天7到8人。
這可不是一個狙擊連連長能比得上的。
“我在想!”舒爾卡說:“我們是時候組織一支非正規部隊了!”
“非正規部隊?”安德里安卡有些不解。
在他的想法里,斯大林格勒的駐軍到處都是“非正規部隊”,因為沒幾支部隊會像第82步兵團這樣進退有度的。
所以,為什么還要組織“非正規部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