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今日我與你比試算術,各出一題讓對方解,誰先解出誰勝,如果你贏了,我無須承擔任何后果,如果我贏了,你就必須無條件幫我做一件事,只要不違背道義,就必須無條件執行,對不對?”我與張良面對面坐于聞濤書院內,顏路為證,我一本正經的把比試內容和規則統統陳述了一遍。張良聽了我這番話,忍俊不禁,點頭道:“沒錯!”
“我說你認真點啊!沒錯的話,就一言為定,子路師兄為證!”
顏路見我如此認真,囅然而笑,點了點頭。
“那么云兒,是你先出題還是我先出題?”
我想了想答道:“還是你先出題吧!”
“好,我的題目就在這。”張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竹簡遞給我。
我接過竹簡打開一看,頓時懵了,這些短短長長的橫線是什么東西?圖案一共兩排,第一排三個圖形,第二排兩個圖形最后一個位置空缺,每個圖案都是由并排的兩短橫或者一長橫豎排而成,我絞盡腦汁思考了許久,才開口問道:“子房,你這個是讓我看圖形找規則嗎?”
張良沖我壞壞一笑說到:“云兒果然聰慧過人,看來這道題難不倒你啊~“
顏路點點頭,微笑著提醒道:“子雨姑娘,接下來該你出題了。”
雖然張良出的題目,我一下子還真沒看出什么門道,但我出的題他也絕對不會解對,我也就索性先把他的題目放在了一邊,心想先考倒他再說。
“子房,你知道什么是圓嗎?”
張良被我這么一問又是一陣輕笑,“云兒,你覺得我會不認識圓嗎?”
我不削的看他一眼,“我是說圓的定義!”
“哦?定義??怎么說?”
“圓,一中同長也”
“嗯~~”張良擺出一副很受教的樣子,聲音拖了老長,還不住的點頭,轉而卻又馬上接上了我的話說道:“圓,規寫交也。”
我汗顏,都說儒墨不相往來,張良竟然也讀過《墨經》。我心想算你張良厲害,飽讀詩書,但即使你知道圓的定義,即使你再智商高到天上去,也沒有可能會答對我這問。
“子房,我出的題就是算圓的周長。”
“圓,徑一而周三。云兒,你不會就是考我這個吧?”
“沒錯我就是考你這個,但是~”我笑笑,擺出一副老師認真教誨學生的姿態說到:“但是~這位弟子,你這個答案是錯的~!”
“哦?怎么說?云兒師傅請指教!”看我還有底牌的樣子,張良反而笑意更深,貌似非常期待我會有什么新奇的說法。
“嗯~~看你那么好學,我就給你好好說一說。我先出道題,我們各自算一算,你就能看出你的誤差有多少了。”我頭頭是道說著,給謀圣當老師還挺新鮮一件事情,我到也樂在其中,“我們先算徑為二十,子房你先說周長為多少?”
“嗯,徑二十就是周六十。”
“這不就錯了,徑十應該是周六十二點八更為精確。”
“六十二……點?……八?”張良滿臉的不解。很好!這就是我要的效果!
“就比如徑為一尺,那么周為三尺一寸四分;徑二十尺,周長就為六十二尺八寸。不信我們可以量一量。”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木尺和長繩,說到“我們找個空地畫畫看,量一量,看我說的對不對,怎么樣?”
張良和顏路看我這仗勢,相視而笑。張良站起身俯身說道:“云兒師傅,那請把~~”
我找了個空地,插了個樹枝固定了個圓心,拉著繩子繞圓心在地上劃出一個圓。然后我就把繩子遞給張良,說道:“這位弟子,你來量下這個圓的周長吧。”
張良看了看我,莞爾一笑,還給我恭敬的行了個禮,接過繩子,沿著我畫的圓繞了一圈,確認了個相接的端點。然后又接過我的木尺,量了起來。
我見謀圣大人如此乖乖聽話,心里十分滿意。在一邊的顏路也看的饒有興趣,對我投來贊許的一笑,說道:“子雨姑娘的算術的確技高一籌,顏路也自嘆不如。那日你還不恥下問虛心求教,可見姑娘的謙遜好學。”
顏路為人沉穩,就連表揚也是那么真心真意不帶一點虛浮,被他夸的我仿佛道德情操猛然就提升了一個檔次,被一位真君子贊賞還是讓我內心十分榮幸,便連忙謙虛道:“子路師兄,過獎了~!不敢當。”
這時張良已經有了結果,他把尺遞給我說道:“張良甘拜下風,請問云兒師傅是如何得出如此精確的周長的?”
“赫赫……不告訴你!”我故作玄虛的說到,“這個天機不可泄露~哦~那么子房,你認輸嗎?”
“云兒,我們說好是誰先解開題目誰勝,我雖然沒有解對你的題,可是你也還沒解開我的題,所以現在還沒有勝負!”張良沖我腹黑一笑。
“好吧,你等著,不就是找規則,給我點時間我一定解出來。”我賭氣說到,心里卻心虛的很,完全搞不明白這些圖案是什么意思。我試探性的看看顏路,而顏路只是望著我笑而不語。沒想我的這個小動作都被張良抓了個正著,他馬上提醒到:“云兒,公平起見,你可不能請別人幫你解題。我們就約定一天時間吧,明日此時你如果無解,那么我們就是平手咯。”
“好!一天就一天時間,我就不相信我解不出來!”
張良眉毛挑起,眼角笑意滿滿,神色似乎是欣賞似乎是好奇。
“云兒,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
墨子《墨經》中寫:“圜,一中同長也。”意思就是:圓這種圖形,有一個中心,從這個這個中心到圓上各點都一樣長墨子關于圓的定義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中圓的定義完全一致。
《墨經》中還寫:“圓,規寫交也。”進一步說明圓是用圓規畫出來的終點與始點相交的線。也可用圓規進行檢驗圓。
“徑一周三”:最初在《周髀算經》中就有“徑一周三”的記載,取π值為3。徑:圓的直徑。周:圓的周長。圓的直徑與圓的周長之比為1:3,這是古算學計算圓周率的近似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