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玄妙的太玄神功,難怪要到俠客行位面去走上一趟,得到這門神功,簡直是有如天助。”從魔劍生死棋位面來到這個不知名位面的黃崇,“看完”俠客行位面的記憶之后,恍然大悟道。
來到這個位面之后,黃崇發現自己不僅僅是自己的實力達到了天人境界,還憑空多出了兩段記憶,黃崇自然要在第一時間仔細“翻閱”。
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在離開天下第一位面之后,手指出現“分化”,一分為三,一個去了魔劍生死棋位面,一個去了俠客行位面,至于最后一個
這就是為何手指中間的白線會出現分叉的原因。
俠客行位面最大的收獲就是太玄經,這門武功以“玄”字為核心,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天、地、人三位一體的武學體系,毫不夸張的說,太玄經已經超出了武學的范疇,稱得上是一門哲學。
在俠客行位面,黃崇的分身姑且這樣稱呼活了一百三十五歲,和阿繡一起,用一百多年的時間去參悟太玄經,雖然在俠客行位面,分身的記憶殘缺,對于武功的理解,也遠不如本尊,但并不妨礙參悟,尤其是百來年的實踐經驗,現在又與本尊記憶合一,黃崇對太玄經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如同前文所說,太玄經并不是一門內功心法,更像一種哲學體系,猶如易筋經一般,為何直到魔劍生死棋位面,黃崇還要持續參悟相對低武位面的易筋經,那是因為易筋經中蘊含著武學道理。
一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以不同的心境,去讀論語、道德經這些經典,都能有不同的人生感悟,誰也不敢說自己讀透,易筋經對黃崇來說,也是這個道理。
太玄經也是類似于這樣的存在,可以融匯天下武學,只是太玄經的檔次要比易筋經高出不少。
太玄經,“玄”,如字形,意為螺旋式的“輪回”,是規律形態的一般性構架,生生不息,無休無止,以其為根基,可以融匯天下諸多武學,比天山折梅手要高端許多。
其實在俠客行位面,真正讓黃崇從先天巔峰一躍成為宗師巔峰的原因,并非是太玄經本身,而是因為黃崇在領悟了太玄經之后,將一身武學融會貫通,這才成就了黃崇宗師巔峰的修為。
之后百年間,雖然在俠客行位面,黃崇的修為沒有再提升,但是將一身武學融匯貫通,對于太玄經也有了極為深刻的理解。
甚至黃崇可以這樣說,有了太玄經,自己的武學道路就有了“指導思想”,不需要在摸黑趕路了,可以摸著石頭過河,雖然都是“摸”,但是后者是知道目的地的。
“只是,我領悟的太玄經,真的是石壁上的太玄經嗎?”黃崇眉頭微微一皺想道。
黃崇之所以會有這個疑惑,是因為在領悟太玄經的過程中,手指也插了一腳。
手指顏色“自動”褪去,并非沒有緣由,而是黃崇主動去觸碰的,在魔劍生死棋位面,黃崇受到某種誘惑,主動去“觸碰”手指第三五三章,只是在魔劍生死棋位面,“觸碰”之后,什么也沒有得到,本來還以為是出現了什么意外。
現在看來,就是因為那個時候自己的“觸碰”,在俠客行位面的分身才能領悟太玄經。
如果沒有手指幫助的話,自己根本就不可能領悟太玄經,但是有了手指的摻和,太玄經還是原本的太玄神功嗎?
還是說,這只是手指借助俠客島石壁,傳授給自己的武功?
否則,怎么解釋在魔劍生死棋位面,黃崇竟然會不受控制地去“觸碰”手指,這根本就不像是黃崇的作風,完全就是手指“控制”。
另外就是這門太玄經太高深了,這樣說吧,黃崇現在可以依據太玄經的“指導”,重新將排云掌、風神腿、天霜拳這三門武功三分合一,創出比雄霸記憶中“三分歸元氣”更為高深三分神功。
這就意味著太玄經的等級,要遠在三絕武功和三分神功之上。
要知道,風云是當之無愧的高武位面,而三絕神功和三分歸元氣都屬于這個高武位面的高端武學而俠客行位面,充其量就是一個中武世界,甚至還不如天下第一位面,來自中武位面的太玄經,竟然比高武位面的高端武學還牛掰,這真的合理嗎?
就像一個人告訴你,只要你學好中學數學知識,就能去考大學數學專業的期末試卷,而且還能考滿分。
這不是開玩笑嗎?
另外,還是那個老問題,手指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到底是好心?還是歹意?
不過貌似對于這個問題,黃崇完全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只能順其自然,手指實在是太神秘了,別人家的金手指,還能交流一下,但是這截手指,不要說交流了,連見面都有嚴格的限制。
這次黃崇的意識被一分為三,他自己都不知道,由此可見,在手指面前,黃崇可能連螻蟻都不如,只能是任憑擺布,只有等黃崇自己強大起來,那時候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因為自己對手指一定是有用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手指肯定是要黃崇為它做什么,否則此前手指也不會拆分自己的意識,讓自己到不同的位面,有不同收獲,同時還主動讓自己得到太玄經。
另外,雖然剛剛肉身穿越了,而且自己的實力還達到了天人境界,但是手指的顏色并沒有變成最為原始的灰黑色,而是金黃色,還是通體金黃的那種,這是黃崇第一次見到,絕對是名副其實的“金手指”。
之所以會如此,自然就是此前一分為三的三份意識中,最后一份意識的杰作。
當然,這件事,是好是壞,很難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