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沉聲道,“老臣得報,揚州瘟疫蔓延,雖然運去了二十萬緡的賑災財物,但還是杯水車薪,情況已十分緊急。老臣敢問,國丈何時前去揚州赴任?”
韋玄貞雖被調任揚州司馬,但因封后大典在即,韋玄貞便回了洛陽,準備等著封后大典之后,再趕去揚州赴任。
楊耀微笑道,“估計要等封后大典之后吧!賑災的財物不是運去揚州了么?”
裴炎冷聲道,“圣上,救災如救火,焉能拖到封后大典之后?臣建議,揚州刺史陳敬之賑災不力,應當貶去揚州刺史一職,由英國公李敬業擔任揚州刺史,立刻前往揚州上任!”
原來裴炎東拉西扯了一大堆,就是想任命李敬業當揚州刺史!
楊耀也在暗自思量,史書記載,揚州叛亂,在史書上是李敬業,薛仲璋這幫人搞出來的。似乎裴炎干凈得像朵白蓮花,還有無數人在替他喊冤。
如今看來,裴炎在揚州叛亂中間絕脫不了干系。
若沒有裴炎的默許,還有里應外合的計劃。薛仲璋又不是腦殘,放著好好的金飯碗,錦繡前程不要,去和李敬業這些不成器的將門犬子謀反?!
而且揚州叛亂發生的整個過程,也是相當的詭異。區區一個監察御史薛仲璋,竟然能扣押揚州刺史陳敬之,而且揚州的官吏還大部分認可了這個做法,甚至還支持李敬業拉起反旗造反!
這就和穿越前,一個中央巡視組去扣押了一個高官,然后號召當地的高官、市長、軍區司令一起造反。這幫實權派非但沒有質疑中央巡視組的權力是否過界,還真的一起造反,立刻拉出了一支幾十萬人的造反軍隊,抓壯丁也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效率啊!
這個匪夷所思的劇情,除了狗血電視劇的橋段,在現實是不可能出現的。
若真的發生了,只能說明整個揚州地區其實早已成了裴炎這伙人的自留地,那些長史、知府、折沖府的折沖都尉們早就做好竄聯造反的策劃。只需扣押了朝廷委派的刺史,便可以順利的拉起反旗。
楊耀幾乎可以斷定,裴炎這伙人早就在揚州布局了。
裴炎和虎媽相爭,最大的劣勢,就是在洛陽境內的折沖府軍士。
大唐實行的府兵制,根據各個州不同的重要性,在當地設置了數量不等的折沖府。
之前大唐的軍政重心在長安,自然是關中地區設立了數量最龐大的折沖府。但自從數年前,軍政中心遷到洛陽之后,隨著軍政中心的轉移,關中的折沖府漸漸的廢黜,而洛陽的折沖府不斷的增加。
經過數年的此消彼長,如今的洛陽地區已擁有全天下數量最龐大的折沖府,所有折沖府軍士聚集在一起至少在三十萬以上。
這支潛在的龐大軍隊,就是虎媽最大的基本盤!
無論是對楊耀翻盤,還是對裴炎奪權,都是最大的威脅所在。所以裴炎和楊耀之前的謀劃基本如出一轍,就是要借著聲勢浩大的揚州叛亂,將洛陽地區的兵馬調去江淮平叛,裴炎再向虎媽逼宮奪權!
楊耀已是心中有數,既然裴炎想在江淮地區搞事,楊耀就沒必要再去和他搶江淮、揚州,甚至連國丈韋玄貞,也無須再去揚州赴任,只能將目光鎖定在之前設想好的關中地區。
他和裴炎,一個在關中搞事,一個在江淮搞事,保管令洛陽的虎媽是顧此失彼,左右難以兼顧。
既然裴炎有求于楊耀,想楊耀提出改任李敬業當揚州刺史,楊耀便可以趁機開價,要裴炎去提出調任薛顗擔任陜州刺史之事。
當然,要虎媽點頭同意這兩個刺史的任命,也可以將武承嗣、武三思調任尚書一事拉進來一起談嘛!
這就是一筆政治交易,三贏而已!
政治斗爭,不就是鬧鬧談談,然后再互相妥協嘛!最關鍵的是,楊耀這個沒什么資本的光屁股皇帝,竟然也能在其中渾水摸魚,撈取政治利益。
朕的這一招空手套白狼,簡直可以載入史冊哇!
楊耀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爽快的道,“原來裴中書舉薦的是英國公啊!老國公對先皇、太后有擁戴之功,若無老國公,便無先皇、朕的今日。英國公乃將門虎子,由英國公擔任揚州刺史,前去賑災,再合適不過。”
皇帝這么爽快,來得太容易,裴炎、李敬業互望了一眼,也不知皇帝是不是在試探。
楊耀嘿嘿一笑,打消他們的顧慮,“裴中書,英國公,朕的皇妹想替薛顗謀一個陜州刺史,朕思來想去認為可行,還望裴中書在政事堂替朕周旋一二。”
他打著太平公主的幌子在提拔薛家兄弟,就是為了事后規避虎媽的追究。
裴炎面現難色的道,“圣上,陜州乃戰略要地,天險潼關也在轄內,臣擔心薛顗能不能勝任這一要職啊!”
楊耀一愣,看來玩政治的,誰也不是傻子,裴炎也看穿了他的心思。這個老裴占便宜的時候,跑得比誰都快讓他擔點風險,就開始官話、套話,還直接甩朕的腦門上?想得美!
楊耀微笑道,“裴中書,太后任命武氏子弟的詔書還扣在中書省,是吧!太后想要提拔武氏子弟,裴中書想要提拔英國公,皇妹想替薛顗謀個差事,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嘛!眾人都是忠心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何分彼此?”
他的建議簡單明了,裴炎想在淮南搞事,李敬業就去當揚州刺史虎媽想在洛陽,朝堂搞事,獨攬大權,就冊封武氏子弟當禮部尚書、兵部尚書至于楊耀想去關中搞事,那就冊封薛顗當陜州刺史。
三方是公平的政治交易,其他的廢話就不要再逼逼。
裴炎、李敬業再次互望了一眼,皇帝的這個建議倒是合了他們的口味。至于楊耀想渾水摸魚,提拔薛顗當陜州刺史,目的再明確不過,就是想在關中搞事。反正關中乃是李唐的大本營,劉仁軌是絕不可能支持裴炎、李敬業的,皇帝想在關中折騰,就由他去了唄!
天下越亂,對野心勃勃的裴炎,政治投機客李敬業更有利。
裴炎點頭道,“老臣,遵圣上圣諭,立刻令中書省著手調任詔書。”
李敬業的目的也達到了,臉上是按捺不住的欣喜,恭敬的拱手,向楊耀表起了忠心,“臣去了揚州,自當唯圣上馬首是瞻。若洛陽稍有異動,臣必定興兵勤王!”
楊耀聽了是暗暗好笑,李敬業想興兵是真的,勤王就算了。朕要是真的落在你和老裴的手里,比漢獻帝更加的生不如死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