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狩獵大會在驪山之下的皇家狩獵場開始。
按照楊耀之前的預料,劉仁軌會不會來還是未知之數,至于長安城的官吏會不會遠離他這個皇帝,更是殊無把握。
出乎他預料的是,劉仁軌竟然爽快的同意了楊耀的邀約,而且全長安城十之**的官員也同意一同出席。
既然劉仁軌、一眾官員全都應允參與,楊耀自是不能草率,支撥了八十萬緡的巨資,不僅重修了狩獵場的屋舍,還準備了兔、獐、鹿至少上萬只,甚至還備了兩頭吊睛白額的猛虎。
劉仁軌、薛訥都是生在軍營,長在軍營,送什么都不如送回軍營的感覺更能扣動這兩人的心弦。
因狩獵大會完完全全屬于的行為,楊耀的昏君值也順理成章300,達到了4290,繼續向5000點大關高歌猛進。
狩獵大會當日,劉仁軌帶著一行官吏出席了大會。
劉仁軌身形雄壯,充斥著軍人的干練眼神肅穆,令人不怒自威鬢發早已白如冬雪,卻彰顯著虎老余威在的威嚴。
對這個大唐宿將,雖然是左右逢源的騎墻派,楊耀還是十分的敬重,哈哈大笑著上前,沖劉仁軌道,“老仆射駕臨,朕甚是欣慰,還請上座。”
楊耀專門令人在御座的下方給劉仁軌專門準備了位子,令他當之無愧的成了在場的百官之首。
對皇帝的特意拉攏,劉仁軌仍是不見喜怒的坐上了這個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首的位子。
而藍田縣令薛訥,本就對楊耀這個皇帝甚有好感,更是帶著自家的五弟,薛楚玉一同到了狩獵大會。
薛訥、薛楚玉兩兄弟,都是李隆基一朝的軍方重臣,名將,薛楚玉更是安祿山前任的幽州節度使。因薛訥、薛楚玉兄弟倆位高權重,受到李隆基無端的猜忌,薛楚玉被罷免幽州節度使,任命安祿山繼任幽州節度使,這才導致其后安史之亂的爆發。
如今的薛楚玉,還只是個初出茅廬,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伙罷了。他和兄長薛訥一樣,受了父親薛仁貴青海湖戰敗的牽連,并未得到重用,還是一個小小的城門郎。所謂城門郎,就是守長安四個城門的校尉,從六品上的武官官職。
但一身戎裝的薛楚玉是英姿颯爽,頗有幾分白馬銀甲趙子龍的氣度,一見便知是一員軍中虎將。
楊耀見了朝氣勃勃的薛家兄弟,甚是喜歡,竟然親自離開了座位,前去迎上二人。
楊耀一手捉著薛訥,一手捉著薛楚玉,大笑道,“朕對令尊薛老將軍是仰慕已久,薛老將軍亡故之時,朕甚是哀痛。今日得見薛老將軍之后,朕甚是欣慰。”
薛訥,京縣縣令,正五品文官薛楚玉,城門郎,從六品文官。在長安城的官員里,也是排不上號的小字輩,皇帝竟親自離座迎接,令兄弟倆是受寵若驚啊!
他們的父親薛仁貴,因青海湖戰敗被貶為平民,后雖有啟用,擔任過象州刺史,也去北疆抵御過突厥,但始終沒有再委以重任。他們能得到皇帝如此看重,這還是父親戰敗之后,破天荒的頭一次。
以二人的官位,要排座位,至少在最末位了,甚至根本不可能看得清楊耀的面容。
但楊耀捉著他們兄弟就往御座上前走,也不知楊耀是什么安排,令二人是惴惴不安。
楊耀捉著二人到了御座前,大笑道,“久聞老將軍乃是我大唐第一神弓手,能開六石弓,天生神力。所謂虎父無犬子,二位該是得了老將軍的真傳。”
獵虎,是薛仁貴在世時的日常項目,對薛家兄弟來說事小菜一碟。
當年在象州時,跟隨薛仁貴一同去獵殺的老虎,沒有一百頭,也有五十頭了。
薛訥從事的文職縣令,舉止間要收斂一些,自知不能在皇帝面前將話兒說得太滿,忙道,“臣,盡力而為,不令圣上掃興便是。”
薛楚玉的性子遠較薛訥的耿直,而且也從沒和皇帝正面接觸過,對那些繁文縟節也不敏感,當即拍了拍胸口道,“圣上,獵虎太容易了,包在臣身上便是。莫說兩頭,就是二十頭,也不在話下。”
相比較老成一些的薛訥,楊耀更喜歡沖勁十足的薛楚玉,當下哈哈大笑道,“好,好,今日薛縣令,楚玉就勉為其難,充當一次朕的貼身護衛,不委屈吧!”
皇帝的性命全在貼身侍衛的干系上,能當皇帝的貼身侍衛,就是被劃到了皇帝的核心圈子內,楊耀就是要開門見山的將這一對戰場上的猛將拉上自己的戰船。
薛楚玉沒那么多的花花腸子,能和皇帝一同狩獵,事后對手下的兄弟們喝酒吃肉時,也有個吹噓的資本。老子們當年和皇帝一起打過獵,殺過老虎,何等的有面子啊!
薛楚玉想都不想,便爽快的應了,“蒙圣上看重,乃是臣的無上榮寵,遵命!”
薛訥的心思要多一些,若就這么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拉到了楊耀一方。對在場的老仆射劉仁軌怎么交代?傳了出去,他們兄弟就是和皇帝一伙了,洛陽那方又該怎么交代?
他偷偷瞥了劉仁軌一眼,劉仁軌的老臉上不見喜怒,但劉仁軌不表態,就是最明顯的表態。分明是在暗示二人,不要輕易站隊在皇帝那方,一旦站隊錯了,后果不堪設想。
正在薛訥猶豫不決,怎么不動聲色與皇帝拉開一些距離時,武三思突然大步而入,走到了御座之前,攤開一紙詔書道,“太后詔書到!”
太后詔書到了,在場的官員,包括劉仁軌在內,齊齊躬身領旨。武三思這個時候宣讀太后詔書,就是當眾來搶楊耀的風頭來著。
楊耀突然暗自恍然,劉仁軌和一眾長安城的官員之所以前來狩獵大會,似乎不是沖著楊耀這個皇帝的面子,而是太后的詔書。
原來是武三思在背后使手段!
武三思朗聲念道,“太后有詔,封左仆射劉仁軌為秦國公,世襲罔替。其他長安城官員,官升一級。”
眾官員一聽,大部分是面露喜色,齊齊行禮謝恩。
楊耀聽了是暗暗心驚,原來虎媽的第二板斧又到了,就是給包括劉仁軌在內的長安城官員大肆升官。目的當然是拉攏這些關中的地頭蛇們,不指望他們能站在虎媽這一方,至少也老老實實的呆在關中,榮華富貴自是少不了的,不要跟著皇帝一起胡搞瞎搞。
楊耀也知加官進爵乃是拉攏這些地頭蛇的好手段,但,他這個皇帝的詔書,比起太后的詔書,要差了不止一點半點。他縱然想冊封,也是有心無力啊!
虎媽啊!虎媽!真的是手段老辣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