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迷鎖資料,車晨也有很多想法,他在隊伍里可以說是對玄門修行理解最深的,就連金華派這個老牌道派弟子出身的李明光都沒有他這樣現代道派繼承人出身的見識,于是也說道:
“做到龍飛說的確實不難,只要整理這些不完整的資料綜合一下得出了系統(tǒng)的布置方法,再拿一件法寶充當核心,就跟仙門陣法的陣眼一般,雖然沒有神性力量或者神器的強大,但是布置一座簡化版迷鎖或者護山大陣是沒有問題的,F在的關鍵就是看精靈王庭那邊會不會拿迷鎖核心的制造技術跟我們交換了!
以他的見識想法,慢慢來也能布置這樣一座簡化版迷鎖,籠罩整片領地不行,但保護淡水城這一個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小城池范圍還是很容易的。
當然以車晨咸魚的性子,肯定不會那么廢寢忘食的去研究這個,這些都交給鄭銘他們負責就好了,能者多勞嘛!
他只要在旁邊看著,順便負責提一點意見就好了。
了解到迷鎖的秘密后,高朗鄭銘兩個對于精靈王庭會不會拿完整迷鎖資料來交易已經不抱太多希望了。
“迷鎖核心涉及到凡人對神性力量的運用,其價值根本不是幾件傳奇裝備可以相比的,如果是次神器或許精靈們還能動心。”
高朗擔憂的話完全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家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神性在中土玄門就類似于上古神文、大道種子、真仙符篆那種存在,一個后天修士得了,都有可能因此突破元神甚至真仙沒有瓶頸。對于金丹顯圣和元神人仙的高人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長生鑰匙,仙路之門,其珍貴可想而知。
這樣的力量原本就不是凡人可以運用的,除非達到元神境界才能真正參悟運用,而迷鎖核心竟然是讓凡人也能夠運用神性的秘密,盡管只是被動運用,只能化為不可移動的結界保護自身,卻也是萬分難得了。
這樣的秘密誰得到之后不是好好的守著,怎么可能還會擴散出去?
見到大家都皺眉為難,車晨不由笑了。
“你們是鉆入了死胡同,神性這東西我們也不是第一次收獲了,既然精靈們缺的是神性,那我就拿出一道神性吊一吊他們的胃口,成與不成且不去說,起碼這樣交易也算是公平了。”
大家聽了頓時都想明白了,經過幾個月的深入了解,大家也知道神性對這個世界的人來說也是萬分珍貴的力量,基本上沒有流傳于外的,一般傳奇強者得到都是想辦法自己煉化以求更進一步,因為神性是進入半神這種真神領域的鑰匙。
而非傳奇的得到神性,也無法運用,更不敢拿出去交易,所以都會想辦法藏起來期待有一天能夠用得上。
于是鄭銘直接去了閃耀女士之塔,兩人溫存之余,對艾拉斯卓說他們愿意拿出一道神性作為交換代價,問問精靈王庭那邊的意見。
費倫大陸的世界里,神性無疑是價值最高的一種存在,已經超越傳奇物品,僅次于神器,消息傳過去,果然原本無動于衷的精靈們聽到艾拉斯卓的轉述,也放下了高傲,親自派人傳送到銀月城來進行這場交易商談。
……
因為這次交易是需要嚴重保密的,精靈們也不希望他們得到神性可以建造新的迷鎖的消息泄露出去,那對他們的戰(zhàn)略目的能否達成有著很大影響。精靈雖然從大陸統(tǒng)治者退居到了海外,但是他們的敵人依舊強大,無論是死敵黑暗精靈還是一些邪惡生物以及人類中的邪惡組織,都不希望看到精靈的實力進一步壯大。
加上車晨他們也不想自找麻煩,然后因為消息泄露,迷鎖和神性的存在被北地各大組織和強者盯上。
雖然馬上他們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但是誰知道會不會有不要臉的強者無視銀月城的臉面潛入進來威脅到他們?
無論是神性還是迷鎖都足以讓高等傳奇的強者和散塔林會那樣的強大邪惡組織產生覬覦。
因此這次秘密交易的地點就放在了樹人圖蘭的領地里。
與世無爭一心維護至高森林的傳奇樹人是受到雙方信任的存在,因為樹人很少具有凡人那樣的貪婪之心。
圖蘭又是傳奇強者,其種族優(yōu)勢,在至高森林之中甚至可以與高等傳奇對抗,有什么外來者窺探都瞞不過這位至高森林的領主。
……
地獄門堡最后戰(zhàn)役后,圖蘭率領樹人族清理了森林中參與的惡魔,封鎖了通往北方心血河和迪林拜爾河交會處的通路。
樹人們并不在乎獵人和冒險者是不是可以在這塊地區(qū)順暢通行,要到桑達巴的商隊也都被攔了下來。圖蘭似乎不愿意就此事妥協(xié),他準備將森林向艾文倫德和桑達巴方向推進十里,以恢復被破壞的部分和被人類活動清空的部分,這引起了銀月城、艾文倫德和桑達巴內部一些相關商人和利益者的不滿。
但是作為抵抗惡魔的英雄,三個城市上層和普通民眾對于樹人們的印象都十分的好,而且道路被森林覆蓋總好過于再次被惡魔之類的邪惡存在占據,盡管野獸等襲擊會增加,但有樹人族存在,起碼大家都不用擔心惡魔那種強大邪惡力量的襲擊了,這讓圖蘭的計劃能夠得以實施。
至高森林的北部這一片,被人們成為圖蘭的林地,“樹木管理者”的領袖是傳奇的萬年古齡的“古樹智者”圖蘭。如今隨著圖蘭抵抗地獄門堡惡魔的消息廣為人知,這位強大樹人的名聲更加響亮了。
穿越者們跟隨艾拉斯卓的隊伍來到這里的時候,發(fā)現現在至高森林的邊緣已經在樹人們的力量下,向外擴展了一里,相信不久之后,從艾文倫德到桑達巴的道路兩旁就不再是荒灘和野地,而是茂密的樹林了。
作為現代人都能夠接受這種綠樹環(huán)繞的環(huán)保概念,但是方玉麟他們這些“古人”就難以理解了,在大明,刀耕火種、伐木造田才是主流,現代的退耕還林、圍湖造林在他們眼里反而是異端。
這是環(huán)境不同造成的差異,大明世界經歷幾千年時光,人類才開辟出現在的文明之地,但是中土還是有大片的荒野地區(qū)等待開發(fā),離城十里除了官道都是危險的野外,所以環(huán)保理念根本發(fā)展不起來。
“是不是覺得樹人們的做法影響了人們的利益?”
鄭銘笑著問方玉麟。
后者答道:“確實,我們大明地方如果哪任官員能夠開辟荒地野林為良田,那是造福一方的好官!
鄭銘一幅悲天憫人的樣子說道:“人與自然,文明與荒野,其實二者應該是和諧統(tǒng)一的,只要講究好平衡,自然可以和平共處,當人類發(fā)展壯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造成地少人多,侵占了大批森林,到時候不出幾十年,就會出現河流因泥沙淤積不得不改道,然后洪水干旱連年頻發(fā),曾經沃土變成荒漠的情況。到了那時,退耕還林,維持水土不流失,就必須要再造森林,上古到先秦為何黃河兩岸最為富饒,而到了現在,西北地區(qū)因為連年的砍伐,一尺粗的大樹幾乎少見,已經有了連片的隔壁荒漠,曾經的沃土變?yōu)樨汃S土?黃河因此連年淤積,常有洪災泛濫,你們想過根本原因在哪里嗎?”
“這!”
在現代大部分人都能說出個三五六的環(huán)保理念讓方玉麟在內的六個大明人士不知如何說了,這已經挑戰(zhàn)了他們從小以來的以人為本的觀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