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對陳玉另眼相看,但冷靜的人還是有的。
英王在琢磨了陳玉的戰略之后,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你這個方略,乍看起來似乎不錯,可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說,遼東和洛陽相隔千里,通訊斷絕,互相之間怎么配合?”
這是古代,沒有電話、沒有絡,想要兩個相隔千里的戰場配合無間,實在是強人所難,根本就無法做到。
可英王的質疑根本就難不倒陳玉,他早就想的清楚了。
“又何必互相配合的?遼東和洛陽,各打各的就行。洛陽這邊的最重要的宗旨,就是拖住叛軍主力,不給他們回援。如果能夠抓到戰機,一舉擊潰叛軍,也可是直接動手。遼東方面的目標則是攻破榆關,橫掃河北,摧毀梁氏的根基。雙方的作戰目標并不相同。”
這個回答很好,得到了英王的承認。不過他的問題,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那好,我再問你,遼東遠在千里之外,大軍的補給怎么辦?沒有糧草,數萬大軍要餓死嗎?”
陳玉的辦法滴水不漏。
“遼東本地應當有一定的儲備,足以支應一段時間。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高麗征糧。”
這個時候的朝鮮半島,和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都一樣,一直奉中原為宗主國,而且始終忠心不二。
別說是從高麗征糧了,就是讓高麗出兵助戰,高麗也會答應。
后勤的問題也被陳玉想到了,英王對他的面面俱到更加欣賞了。
“你的諸般設想可謂很全面,可是你卻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動用了數萬的大軍,萬一沒有攻破榆關怎么辦?”
在座的都清楚榆關的雄偉險峻,一關足擋百萬兵。假如被這座雄關擋住了腳步,那么整體的策略就失敗了。
到時候朝廷耗費無數,沒有取得效果,局面很可能直接崩壞。
聽到英王的設想,很多人都不禁流出了冷汗,不敢去想這種狀況的發生。
唯獨陳玉的自信始終不改。
“學生有萬全的把握,一定能夠攻破榆關。而且我們攻榆關,又不是強攻,而是突襲,相信叛軍的準備不一定充足。再一個,就算攻不下榆關,我們換條路線就是了。”
隨后,他又指向了喜峰口、臨榆今秦皇島、唐山、武清今天津、滄州、山東等地,說出了讓這個時代的人更加驚奇的辦法來。
“如果無法越過長城一線,我大軍可以在高麗水軍和江南水師的接應下,從這些地點任意登陸。叛軍軍力有限,能把這些地方全都守住嗎?只要我們登陸了,就等于是插入敵人背后的一把利刃。屆時叛軍自顧不暇,失敗已經必不可免。”
這個時代的人哪懂得海軍登陸作戰啊?
看著陳玉畫出來的一條條的行動路線,腦子里全都亂哄哄的。
大家都不禁把自己當做了叛軍一方,想象著如果是自己面對陳玉的策略該如何應對。
可不管怎么想,看著那一大片平坦的海岸線,卻全都沉默了。
守不住,不可能守得住的。
只要有水師的支援,西涼騎兵和遼東騎兵就可以為所欲為。
屆時本方的防御將處處是漏洞,而且華北大地一片坦途,根本就無法阻止騎兵的穿插包抄,會被各個擊破的。
最要命的是,洛陽方向的朝廷大軍已經提供了足夠大的壓力,叛軍能不能頂住都尚未可知呢。
英王、秦王和羅秀峰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均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喜和認可。
英王還有最后一個問題。
“陳玉,你的策略可以說非常的巧妙,讓本王大開眼界。只是西涼騎兵和遼東軍隊互不統屬,該怎么配合作戰,你想過沒有?”
陳玉沉思一番,迅速想到了辦法。
“如果想要西涼軍隊和遼東軍隊緊密配合,那么就需要有足夠份量的人坐鎮指揮才行。學生以為,可讓秦王殿下奔赴遼東,來統一指揮作戰。”
他這個提議一出來,所有人就會心一笑。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次的平叛,最艱難的硬骨頭都在虎牢關和山東方面。河北等地,叛軍已經沒有多少力量了。
陳玉提議讓秦王北上去指揮作戰,屆時遼東方面突飛猛進,戰績彪炳,全都會化為秦王的聲望。
大家都知道這一次乾豐帝派秦王來參與平叛,就是給他增添人望的。所以盡管很眼饞莫大的戰功,但還是紛紛同意,讓秦王去遼東。
英王見大家都一致贊同,便下定了決心。
“那好,秦王,我任命你為遼東軍略指揮使,負責指揮遼東、西涼軍隊的作戰。虎符、帥旗立刻趕制,馬上就會送入到你的手中。我再給你三百騎兵,你即刻啟程,趕赴遼東。”
聽到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秦王也是振奮不已。
不過他還記得這是誰的功勞,趕緊道:“王叔,我去遼東沒有問題,不過陳玉要跟著我。諸般方略都是他的主意,有他在身邊,小侄就沒有任何顧慮了。”
英王看著陳玉,笑問道:“陳玉,此去遼東,千里奔波,風雪漫漫,你可敢否?”
陳玉肅然起身,拱手行禮。
“為赴國難,學生義不容辭。”
見陳玉答應了下來,秦王喜不自勝,忍不住當胸捶了他一拳。
看到皇儲和陳玉如此親近,大家都羨慕的不得了。
眾人早已得知,陳玉很受乾豐帝的賞識,可謂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紅人。如今連皇儲都對他親昵非常,那就等同于幾世的富貴了。
大戰當前,一切從簡。
既然制定好了方略,大家便悉心準備了起來。
英王把陳玉的戰略設想做了兩份報告,一份傳回了長安給乾豐帝過目,一份送去了虎牢關讓郭禮決定。
回信很快,前后只用了三天的時間。
乾豐帝的批注很簡單,只有寥寥數字。
“大膽施為,莫要束手束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作為一名英明的帝王,乾豐帝很懂得放權。
郭禮的決定也是一樣的。
“這無疑是非常大膽而精確的策略,各路軍將務須緊密配合。”
妥了,皇帝和統帥的意見一致,陳玉的策略迅速變成了此次平叛的方針。
英王迅速給還在路上的西涼騎兵傳信,讓他們改道榆林,沿長城而行,直接去遼東。
秦王和陳玉也輕車簡從,只帶了兩百護衛北上。
羅秀峰則南下,經南陽入漢水,然后順著長江回江南。
臨別在即,陳玉對羅秀峰嘻嘻地囑托著。
“大人,如今國朝生亂,相信海上的倭寇可能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江南水師務必要小心戒備。同時倭寇如果借機而行,說不定會成為江南水師的機會。如果舉措得當,說不得能夠給予倭寇重創。只有解除了倭寇的威脅之后,大人才可以帶領水師北上增援。否則的話,江南賦稅要地更加重要。”
羅秀峰拂須微笑。
“我理會的。不過年初的朝會上,朝廷已經更改了方針,放出了開海的風聲。據說江南一片歡騰,人心鼓舞。想來這一次將會得到江南上下的大力支持,而且朝廷和倭國的聯系也建立起來了。倭國那邊對于重開貿易也十分的重視,據說他們的代表團已經到了金陵。等我這次到了江南,見過了倭國的代表團。如果能夠談攏的話,倭寇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該說的都差不多了,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秦王抱拳向羅秀峰行禮。
“姑丈,此去千里,路途險惡,請多多珍重。”
羅秀峰仔細地看著眼前的兩個年輕人,似乎要把他們印刻在眼睛里。
“你們兩個也是,連番惡戰在前面,嚴酷的天氣也是考驗,無論如何都要保全自己。”
送別了羅秀峰,陳玉和秦王帶領精干人馬脫離大軍,開始北上。只用了一日的功夫,就過了風陵渡,進入了山西境內。
雖然是初春,可黃河南北,氣候的差異很大很大。
黃河以南已經明顯轉暖,冰雪消融,嫩芽萌發。可在黃河以北,依舊一片冰天雪地,萬里蒼寥。
看到這種情況,陳玉火速變更了策略。
他招來信使,迅速吩咐道:“你們快馬先行,先去雁門關,讓那邊準備木材食物。我們到了之后,會有大用。隨后你們不需要停留,直接去遼東,讓遼東軍都督府準備大量的硝石、硫磺和木炭。告訴他們,不得有絲毫的差池,否則軍法從事。”
聽著陳玉的吩咐,秦王有些莫名。
“準備硝石、硫磺干什么?你是要做炮竹嗎?我們是去打仗的,不是去慶祝的啊。”
陳玉滿頭黑線。
“什么慶祝?我是提前準備好破城用的物資。榆關艱險無比,想要破城,就必須要有利器才行。”
秦王目瞪口呆。
“放炮竹可以破城?”
跟這人就說不清楚,陳玉也懶得廢話。
他們是精干小隊,一人雙馬,所以移動速度很快。唯獨在酷寒的天氣里奔馳,可是遭了老罪了。
等奔赴到雁門關的時候,陳玉和秦王等人已經凍的皮膚開裂,關節刺痛了。
不用想,將來避免不了被風濕病困擾。
而最讓大家郁悶的是,在雁門關,他們得到了一個十分不高的消息。
三日前,草原上剛剛下了一場大暴雪。厚度已經到了人的腰部,綿延千里,根本無法縱馬前行。
站在雁門關的城頭,看著北方無邊無際的蒼白,秦王愁的頭發都白了。
“該死,難道我們要被老天爺打敗了嗎?”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