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陸軍很菜雞,根本打不過后金。
自從薩爾滸之戰后,大明軍隊的魂就被打斷了。
所以孟南貞很清楚,指望著陸軍,特別是現在的大明陸軍,根本就消滅不了后金。
能夠守住現在的地盤別丟了,他們已經算是做到極致了。
可另一方面,面對后金,大明的水上力量卻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偏偏大明的高層卻沒有看到這一點,并且善加利用起來。
或許這就是農耕民族的悲哀吧。
總是把土地看的過重,總是把目光局限于土地上。而對于身邊那浩瀚無垠的大海,卻總是疏忽冷落。
孟南貞不需要說的太多。
他只是給信王畫出了遼東的地圖,把遼東、山海關、朝鮮、庫頁島、黑龍江等位置都標注出來后,信王的頭腦便不好了。
“我們的水師不是建奴能夠抗衡的,只要利用的好,建奴的沿海一線就根本沒法守住,自然也就沒有力量去做別的。而且我們的水師可以繞到背后,給野人女真源源不斷地提供補給,還不用擔心被建奴截斷,讓他們拖住建奴擴張的步伐。等我大明緩過氣來,建奴的下場也就確定了。”
信王差點撲在這張地圖上,貪婪地看著每一個角落,瞬間天下大勢就全都印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據孤所知,水師靡費更甚,我們的國庫根本就支撐不起啊。”
孟南貞也不拐彎抹角了。
“既然給了東南出海的便利,你便要收稅。每年起碼數百萬兩銀子的稅款,足以支付水師的耗費。除此之外,皇家也可以自己參與到海外貿易當中去,所得的財富,比那些皇莊、田地不知道要多出多少。登州水師不能用,早已腐爛不朽,給遼東做做后勤還行。要想對付建奴,就必須在東南建立新式水師。全新的船,全新的人,全新的武器,有財力支撐,我們可以做到!
信王深吸一口氣,閉目思考,卻已經認可了孟南貞的想法。
不過這些,還要等到他上位之后才能做。
也不知道那一天,還有多遠?
孟南貞素來不是保守的性格,又道:“蒙古那邊也不能放棄,還要加強合作。對的,就是合作,不是利用。林丹汗此人志大才疏,光靠他自己,是打不過建奴的。用不了多久,蒙古就會分裂,科爾沁、喀爾喀、朵顏等部已經基本上倒向了建奴。我們不出手相助的話,林丹汗連現在的地盤都守不住,黃臺吉一定會對他動手的。放開邊貿,全力增援林丹汗,他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以往的厚遺金帛之策,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更加全面的貿易,讓林丹汗從西面牽制住建奴。除此之外,我們要從林丹汗那邊買馬,大量的買馬。要對付建奴,沒有騎兵是不行的。”
孟南貞最遺憾的,就是明朝對付后金的策略,全都非常的粗糙。
知道要用朝鮮、林丹汗來夾擊后金,偏偏又疏于管理,任憑這兩者自生自滅,最終卻把自己變成了孤軍奮戰。
他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愚蠢的策略,充分發動反清聯盟,對后金進行全方位的絞殺。
此時的林丹汗實力還非常強勁,在對付蒙古諸部上也占據著上風。
雖然此人沒什么才能,不是皇太極的對手。但如果加強了他的實力,給后金制造麻煩和損害,還是能夠做到的。
以往明朝都是給錢,誘使蒙古諸部圍攻后金。
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如今的大明和蒙古乃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從這方面來講,明朝的這些人和兩宋的那些蠢貨們也沒有什么區別。
聯金滅遼,聯元滅金,然后把自己也送進虎口。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根本就不是成熟的政治家。
在孟南貞的設計中,林丹汗的作用只有兩個。
盡可能地拖延后金擴張的腳步,當這些蒙古部落擋不住的時候,大明也籌集到了足夠的戰馬,可以擁有足夠的騎兵部隊,正面相抗后金。
廢物,好好利用,還是有些用處的。
信王聽懂了他的潛臺詞,不由得感覺到一絲顫栗。但隨即又發覺,這么冷酷無情的策略,明顯對大明更加有利。
“遼東的官場要動,還要大動。如今這些家伙們,私心太重,內耗不休,多好的局面都被他們玩完了。袁崇煥、王化貞之流,根本就不懂打仗,用他們是在犯罪!
“袁崇煥剛剛取得了寧遠大捷,還炸傷了奴酋努爾哈赤,先生此言,未免太過于偏頗了吧?”
孟南貞冷面如霜,絲毫不帶客氣的。
“別聽他吹噓,他就是一個能忽悠的。寧遠大捷,區區一個守城戰,誰來守還能出錯嗎?倒是此人,拉幫結派,排除異己,還和王化貞等人爭斗不休,渾然不顧大敵當前的危機。殿下,請您記住,戰爭是一門十分嚴肅的學科。不是誰都能打好仗,成為名將的。紙上談兵之輩,不單單只有一個趙括。想要挽救遼東的局面,就必須要用熟悉戰場的人才行!
孟南貞對袁崇煥是完全看不上眼的。
一個什么都沒有調查,張嘴就喊出五年平遼的家伙,不是大忽悠是什么?
也就是崇禎年輕,熱血容易沸騰,才被他騙了。
而且這個家伙還自作聰明,自以為得計,結果把自己也給害了。
他在遼東的所作所為,總結起來是什么情況呢?
那就是演戲。
不但自己演,還邀請皇太極一起演。
皇太極啊,你要來打我,但是呢,你又打不下來。
這樣,我的功勞就有了,皇上就必須要倚重我,我就是大明的遼東柱石。
你配合我演戲,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你征服朝鮮、征服野人女真、征服蒙古,我都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絕對不搗亂。
怎么樣?
咱倆和平共處吧?
我拿我的功勞,你搶你想要的,是不是很美滋滋?
皇太極一聽,心里頓時冒出來兩個大字:傻逼。
于是欣然接受,美滋滋地把朝鮮、野人女真、蒙古諸部都收入囊中,讓后金的實力膨脹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后……
然后你袁崇煥就沒用了啊。
不對,還有最后一點用處,那就是惡心崇禎。
于是皇太極就利用征伐蒙古為借口,成功地欺騙了還活在夢里的袁崇煥,破關而入,把華北大地攪合的天翻地覆。
于是崇禎怒了,袁崇煥的忽悠大計破滅,本人也被凌遲處死。
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官的德行。
讀了幾本破書,就自以為智珠在握、高人一等,可以把別人算計的死死的。
劃出一個道道來,大家就在這個道道上比劃,然后瀟灑地勝出,功成名就。
他們在內斗的時候,這么干便無往不利。
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的對手也是這么想的啊。
大家師出同門,功夫相近,自然爭斗起來酣暢淋漓,英雄相惜啊。
可等他們到了戰場上還這么干的時候,立馬就在對手的眼中變成了天下第一等的大傻帽。
所以明末的文官們對著戰爭指指點點,每指點一場,便輸掉一場,最終把整個大明都賠進去了。
別的孟南貞不知道,他只知道,指望袁崇煥之流,是不可能挽救遼東局勢的。
信王這人的性子很固執,一旦信任某一個人,那便信任到底。
可假如后來他對某人失望了,那么也會恨之入骨。
一如歷史上他對待袁崇煥一般,此時的他,對孟南貞則是無條件的信任。
而且他此時還不認識袁崇煥,只知道對方被滿朝文武吹噓的厲害而已。
既然孟先生說他不行,而且遼東的局勢也確實沒有什么好轉,那他估計是真的不行。
“先生以為遼東何人可以代替?”
撤掉袁崇煥的話,遼東局勢誰能代替呢?
孟南貞言簡意賅。
“洪承疇,全權!撤換建軍,壓制文臣,調派武將。如此,遼東才能萬眾一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