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卿要晉封國公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孟南貞帶回來的消息,驚得信王和李東來兩人躍起。
特別是信王,氣的渾身顫抖。
“胡鬧,國公之位,豈能輕封?朝綱紊亂,這是滅國之象啊。”
別說信王了,乍聽到這個情報,孟南貞也是吃驚不已。
國公誒,那可是異性爵位中的最頂尖的存在了。
終大明一朝,臣子們能夠得到的最高的爵位,就是國公了。
封王,活著的時候是不可能的了。
而但凡能夠晉封國公的人,無一不是對國朝有著經天緯地的大功之輩。
與國同休,萬世永昌,豈是說笑的?
可魏良卿有什么功績嗎?
答案是沒有。
別說功績了,他連官都不是,而且不學無術,除了奢華享受之外,一事無成。
就因為他叔叔是魏忠賢,竟然就能被晉封為國公。
不得不說,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不行,我要進宮,好好勸勸皇兄!
信王說做就做,立刻就要動身。
幸好孟南貞和李東來眼疾手快,連忙攔住了。
“殿下不可。”
李東來強忍著怒氣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此時還不是咱們同閹黨開戰的最好時機!
孟南貞也道:“殿下就算勸諫也沒用,陛下心意已決。”
“誒,何以至此啊。從今以后,上下臣僚該如何看待我大明爵祿啊?”
信王一聲悲嘆,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不得不說,天啟這事的影響太大了。
官位爵祿,歷來都是皇帝獎勵臣屬、邀買人心的無上法寶。
你干事了,還干好了,便能得到好處,這樣下面的人才有干勁不是嘛。
可如今魏良卿無尺寸之功卻獲封國公,會讓很多人陡然覺得,自己拼死拼死的有什么用?
還不如托生一個好爹,功名利祿會來的更加容易一些。
一旦文臣武將們對于官位爵祿失去了向往和敬畏之心,那么皇帝再想要驅使他們,也就無法順心如意了。
可以說,這件事的弊端實在是太大了。
既然這件事影響如此惡劣,天啟為什么要做呢?
這讓孟南貞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是從前只靠史書來了解的話,他一定認為,天啟這個人愚不可及。
但到了這個時代,實地感受過之后,孟南貞很清楚,天啟絕對不是一個蠢人,相反還精明的很。
作為一個帝王,你可以說他昏庸,但絕對不能用愚蠢來定義。
數千年的歷史上,大概也只有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是真傻。除此之外,做帝王的就沒有真正的蠢貨。
就連樂不思蜀的劉禪,也只是在裝蠢而已。
天啟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嗎?
答案是肯定的。
信重閹宦,荒廢政務,喪師失地,民不聊生,種種在他做皇帝期間發生的鐵一般的事實,都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昏庸的皇帝。
可他昏庸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愚蠢。
他自幼長于婦人之手,而且環境惡劣,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見識和能力自然不足。
當他感受到自己的權柄受到挑戰和危害的時候,他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依靠最信任的太監來對抗。
可從他長時間不上朝又能牢牢把控朝政這方面來看,此人的心智是絕對很厲害的。
昏庸是能力問題,而愚蠢則是智商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孟南貞不相信,天啟不知道晉封魏良卿為國公,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那樣的話,會讓大明的官位爵祿變得不值錢,沒有人會再為了這個而拼命了。
“或許,這是陛下的驕兵之計……”
把所有的方面都細想了一遍,孟南貞陡然察覺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
天啟,或許正在給魏忠賢下套。
縱觀天啟六年所發生的一切,都可以看出,天啟對待魏忠賢沒做別的,就是賞賜,不停的賞賜。
這一方面固然彰顯了魏忠賢深得皇帝的寵信,無人得以撼動?闪硪环矫,也會造成一個后果。
那就是讓魏忠賢烈火烹油,卻沒有看到背后的危機。
什么危機呢?
天啟命不久矣。
這件事,天啟自己一定很清楚,魏忠賢也清楚。
而魏忠賢得到的這一切,都是天啟給的。
一旦天啟沒了,下一個皇帝還會不會對魏忠賢這么好,這誰也說不準。
這一點,連魏忠賢也很明白,所以最近才頻頻針對信王。
天啟的身體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對于朝政的掌控已經到了力不從心的程度。那么一旦發生變故,繼位的信王能不能控制的住魏忠賢?
天啟沒有把握。
甚至于現在的他,都有點對魏忠賢忌憚了吧?
畢竟遍觀后宮,到處都是魏忠賢和客氏的人。他們就算是要毒害皇帝,恐怕也沒有多難。
天啟是寵信魏忠賢沒錯,但是別忘了更加關鍵的一點,他姓朱。
在他的心目中,魏忠賢和朱家江山比起來,顯然后者更加重要。
天啟絕對不想朱家的江山改姓魏。
所以為了自己的繼任者能夠控制住局面,天啟必然是要做點什么的。
這么一想,天啟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昭然若揭了。
那就是拼命地給魏忠賢和他的親人各種賞賜,加官進爵,賞金賜銀,好一通紅紅火火。
這就應了那句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魏忠賢和閹黨都不是什么見識高明之輩,根本沒有意識到天啟這么做的背后包藏著怎樣的禍心。
相反他們都被這些給迷住了雙眼,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后來崇禎能夠干脆利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閹黨,便能看出,魏忠賢的準備和應對是十分不足的。
這其中要說沒有天啟的功勞,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至于都在瘋傳的,天啟臨終對崇禎說不可殺魏忠賢的話,此時想來,也只不過是天啟放的最后一顆煙霧彈罷了。
把這些想通了,孟南貞的眼前便一片晴朗。
同時他也不禁唏噓,這天啟皇帝也挺不容易的。
只可惜,他的想法是好的,做法也算是高明,就是沒有長遠的見識,意識不到這樣的做法有著怎樣致命的后患罷了。
而正是這份見識,才決定了一個帝王到底是英明還是昏庸。
“殿下稍安勿躁,這件事,咱們千萬不能出頭!
把天啟的心思分析給了信王,孟南貞很好地勸住了信王。
信王則一愣愣的,沒想到一個封爵的背后,竟然有這么多的玄機。
一想到自己的哥哥尚在重病之中,都還在為自己著想,信王的眼圈便不免紅了。
“皇兄這是把所有的罵名都自己背了,他……他何其苦也!
孟南貞啞然失笑,心說這樣的苦也是天啟自找的啊。
不過無論如何,魏良卿晉封國公這件事都必須阻止。
此時不但會擾亂大明朝綱,更關鍵的還在于那豐厚的賞賜上。
今年到現在,天啟前前后后已經賞賜給了魏家叔侄大量的金銀財寶和土地宅院,價值不知凡幾。
而此時的大明國庫,早已空空如也。
如今遼東那邊惡戰不斷,陜北又災害連連。
六月山西靈丘、渾源州等地發生地震七月常州、蘇州等地又風災、水災不斷,導致民不聊生。
這些地方都需要用錢,需要及時撫恤。
如果再讓天啟把錢都用在魏家叔侄身上,那大明滅亡的導火索也就快要出現了。
孟南貞記得,就在歷史上這個月,陜西的流民發動了起義。
雖然一開始的規模很小,沒有引起朝廷重視。但毫無疑問,明末農民起義的大浪潮已經要來了。
這個時候,必須要做點什么。
孟公公上次買的燒餅吃著很不錯,便又光顧了一次。
因為是熟客了,和小販之間也能閑談幾句。
“老家的叔叔年紀大了,腿腳不大靈便,真是擔心他出點什么意外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