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信王府,孟南貞擊節贊嘆。
天啟皇帝,手段還是高啊。
別人只看到了天啟對魏忠賢的寵信,卻沒有發現本質。
在天啟的眼中,最重要的還是朱家的江山。
魏忠賢再好,也只是家奴。能夠維護朱家江山的人,只有朱家的人。
所以在張鍇、馬賽等人伏法之后,天啟愣是沒有讓魏忠賢得逞,相反還給出了明確的信號。
原來的歷史上,曹化淳的回歸,還是在崇禎干掉閹黨之后。
可這一世,因為孟南貞的摻合,導致御馬監的頭頭們完蛋,閹黨隱然有一家獨大之勢。
雖然因此而折損了李永貞,但閹黨只要魏忠賢在,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天啟雖然在病中,但還是明確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干脆利落地啟用了曹化淳。
這一招可不僅僅是平衡內廷的局勢,更像是一種造勢。
“殿下,陛下對您可真是恩情深重,完全的信賴啊。”
召回曹化淳,這會給外界一個很不好的信號。
那就是天啟對于閹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信重。這會嚴重影響魏忠賢的威望,導致外界的心思變得復雜起來。
天啟看不到這一點嗎?
他當然看的到,但還是這么做了。
對于天啟的心思,孟南貞也是琢磨了好久,才想通其中的緣由。
天啟對魏忠賢很信重是沒錯,但這個信重的前提是不能影響到皇權。
現在天啟的身體到了無藥可治的程度,隨時都可能駕崩,他便要好好想想身后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在他之后,繼承皇位的人肯定是信王。
而信王和魏忠賢的關系惡劣,天啟也是門清。
加上信王藩王出身,沒有多少人脈親信。如果繼位的話,究竟能不能掌控局勢,天啟的信心也不是很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自然也要未雨綢繆,給信王打下一定的基礎。
因此也打擊了魏忠賢的威望,他也是在所不惜的。
畢竟只是一個家奴,重要性哪里能跟皇權相比?
從這方面來講,天啟在國政上雖然很昏庸,但是在弄權方面,絕對是一個高手。
如今信王正在監國,在閹黨折損了李永貞的情況下又啟用了曹化淳,頃刻之間信王的權威就等于穩住了。
從這一次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天啟其實對于魏忠賢,也并沒有多么的信賴。
能用就用,用完就扔。
這才符合帝王的心性。
至于野史傳言,天啟在傳位之際,對崇禎說的遺言,所謂的魏忠賢是個可用之才,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話也許是真的,但意思嘛,就看怎么理解了。
現在看來,這句話更像是為了麻痹魏忠賢,給崇禎的動手提供幫助罷了。
反正如今這個局面,讓孟南貞更加高興。
“殿下,有陛下作為靠山,咱們的動作可以更大一些了。一些必要準備,也要做在頭里。朝政方面,殿下也不妨發出自己的聲音。”
之前指點信王韜光隱晦,在朝政方面對魏忠賢避讓,是因為實力不足。另外也不明確天啟的心思,自然要小心為上。
可如今天啟的態度已經明確了,信王的膽子和步子,完全可以更大一些。
很快地,一件需要信王決定的大事發生了。
寧遠大捷之后,遼東文武之間的矛盾已經徹底表面化了。
特別是在滿桂、趙率教獲得豐厚賞賜而袁崇煥沒有之后,遼東文武之間的最后一絲和諧蕩然無存。
很快地,袁崇煥的上書就到了京師。
在奏章中,袁崇煥對滿桂大加指責,說他躊躇滿志,謾罵同僚,恐怕他會耽誤邊疆的大事。
請把滿桂調到別的兵鎮,把關外的事權交給趙率教。
這樣的大事,當然拿到了朝堂上來討論。
然后充滿諷刺的事情發生了。
滿朝文武都清楚滿桂的能力,可就是擔心他和袁崇煥、趙率教不和會壞事,竟然紛紛建議把滿桂調走。
唯有遼東經略王之臣反對,并且上書激烈抗爭。
可王之臣在此時的影響力完全不能跟袁崇煥相比,這個反對意見很難掀起什么浪花來。
信王本能地感覺到事情不對,便擱置了下來,沒有當場作出決議。
等他回到王府之后,便把這件事拿出來,讓孟南貞、孫承宗幫助參謀。
幾人當中,對遼東最有發言權的,自然是孫承宗了。
“滿桂為人粗鄙,言行不當是事實,但他的能力也十分出眾,是一個難得的將才。如今遼東局勢緊張,這些官員們不想著人盡其用,竟然只因為性情原因而掀起爭斗,簡直是胡鬧。”
當初他在遼東的時候,任用下屬便只看重能力,對于那些人的性格什么的,并不是很看重。
雖然這樣做也不是很好,但起碼比隨意爭權奪勢的文官們要好的多。
信王見孟南貞沉默不語,便詢問道:“先生,您看,如今滿桂之事鬧的這么大,是不是先想辦法息事寧人呢?”
孟南貞回過神來,眼睛里滿是神采。
“為何要息事寧人?”
信王解釋道:“因為滿桂,鬧的遼東文武不和,矛盾重重。這樣下去,恐怕會影響到大局。”
孟南貞彈著奏章,冷笑道:“為了爭權奪利弄的物議沸騰,人心惶惶,這些人的眼中可有大局?指望這樣的人,遼東的局勢便好不了。”
信王嘴角抽搐,心想這位年輕的先生還真是辛辣,說什么都一針見血。
他便問道:“那先生的意見是……”
孟南貞腦中早有方略。
“換人,改制。”
孫承宗也忍不住好奇。
“換誰?”
孟南貞沉聲道:“袁崇煥,王之臣,統統滾蛋。這種沒什么本事的家伙,只會壞事,遼東的局勢不能再交給他們了。”
孟南貞對袁崇煥是一百個看不上,對于他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也是一清二楚。
指望這么一個大忽悠、大傻瓜來掌控遼東,那結局不會比前世原來的歷史好多少。
孫承宗著實嚇的夠嗆,沒想到孟南貞如此激進。
“不可,袁崇煥打贏了寧遠大捷,如今威望正隆,被滿朝賦予了厚望。要是貿然動他的話,恐怕會引起不便。”
他只說了袁崇煥,至于王之臣嘛,份量并沒有那么重要。
而且他也沒有強調袁崇煥的才能。
孫承宗在遼東的時候和袁崇煥共事過,對于他的根底多多少少還是知曉的。
他只擔心袁崇煥如今威望太高,不好輕動,否則會導致人心不穩。
可孟南貞自有應對之策。
“這還不好?袁大巡撫勞苦功高,之前還沒有厚賞,這是朝廷的不妥。不如趁著這一次,給他加官進爵,也慰人心嘛。正好王紹徽致仕,遭遇不測,吏部天官之位如今空懸。不如交給袁崇煥如何?從巡撫到一部尚書,他的功勞足夠了啊。”
孟南貞邊說邊笑,卻讓信王和孫承宗遍體生寒。
這位小公公玩弄起權術來,那也是頂級高手啊。
只一招簡簡單單的明升暗降,就把袁崇煥從遼東土皇帝的位置上挪走,還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吏部尚書,那可是管著滿朝文武人事的位子,真正的位高權重,足以和內閣分庭抗禮的存在。
把袁崇煥從一個區區巡撫提拔到吏部尚書的高位,算作是他打贏寧遠大捷的獎賞,這絕對的名正言順。
更妙的是,袁崇煥此人長于爭斗,進了中樞更能夠發揮他的作用,遠比讓他在遼東禍害戰局為妙。
最妙的是,袁崇煥還不是閹黨中人。
有這樣的人來坐吏部尚書的位子,今后閹黨就很難在朝廷的人事大權方面上下其手了。
簡簡單單的一個人事調動,就能夠一石三鳥。
孟南貞這份舉重若輕的本事,讓孫承宗刮目相看。
當初他要是有這份功力,說不定現在魏忠賢早就黃土加身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