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田豐就是這么一個敢在袁紹面前發(fā)脾氣的主,也就難怪,袁紹會在官渡之戰(zhàn)失敗后,反而殺了預言過他會戰(zhàn)敗的田豐了。
在同一年發(fā)生的事情,若是那個時候,袁紹肯聽從田豐的建議,選擇立即出兵,哪怕只是用圍魏救趙的方式,阻止曹操親自領兵進攻徐州,讓劉備緩過一口氣,能夠在徐州站穩(wěn)腳跟的話,等到官渡之戰(zhàn),袁紹軍渡過黃河,真正發(fā)動對曹軍總共進攻的時候,在徐州的劉備軍必然會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
那么,官渡之戰(zhàn)的結果,真的就有可能被劉備的這次起事而改變。
不僅如此,在官渡之戰(zhàn)后,汝南降賊劉辟等起兵發(fā)動叛亂,相應紹,居然出兵劫掠到了許縣周邊。袁紹聞訊后,立即派劉備到汝南輔助劉辟等人。
曹操又一次,先放著戰(zhàn)敗的袁紹不管,派曹仁領兵進入到汝南郡,這個時候,劉備已經看出袁紹大勢已去,故而,他立即率眾前往荊州,曹仁這才順利攻破劉辟等人防御的屯。
足可見,曹操對劉備的重視程度。
相似的情況其實也在荊州發(fā)生過,曹操帶兵到幽州征伐之前依附于袁紹,卻不肯投順于他的三郡烏丸,在那個時候,劉備建議劉表立即出兵,奇襲許縣,將漢獻帝接到荊州來。
結果,坐擁十余萬大軍的荊州牧劉表也同樣拒絕了。
……
再說沮授沮鵠父子,沮授綜合兒子提出的建議,修改了他之前所制定的屯田制度,承報給袁紹同時,也依從而兒子的建議,向袁紹請命,表態(tài)自己愿意去渤海郡,專注此郡境內的屯田事務,為袁紹盡快籌集到軍糧。
結果,不僅僅只是袁紹,以審配等為首,在袁紹麾下任職的冀州世家豪族文武官員們居然也都紛紛表態(tài)贊同沮授制定的這個屯田制度。
于是,在當天的會議上,袁紹雖然在先開始表面上還假惺惺地表態(tài)讓沮授到渤海郡擔任郡太守實在是也些屈才,他自己不是很愿意,但是,緊接著,他毫無阻隔地就很快批準了沮授在這一天內提出的所有提議,不但沮授父子得償所愿,分別擔任渤海郡太守和櫻桃縣縣令,而且,還多給了沮授一份賞賜。
袁紹任命沮授的二子沮鴻擔任巨鹿縣縣長。
袁紹也并非是傻子,同時,他也不是不通政務的人。
這一次,沮授非常突兀地提出舉薦他的兒子沮鵠為櫻桃縣縣令,對此,袁紹非但沒有因此而生氣,反而心中安穩(wěn)了不少,沒有自己私欲的大臣,很難在非明君的麾下盡其才,在袁紹麾下,田豐如是,沮授如是,崔琰也同樣如是,只不過,崔琰當時名聲不彰,在袁紹軍中官位不高,故而,他才能夠幸免于難。
到了曹操一統(tǒng)北方之后,性格強直、清廉自守、沒有任何私欲的崔琰不也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嗎?
沮授這么做雖然是出于公心,因為兒子沮鵠的突然轉變,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兒子能夠治理好家鄉(xiāng)的希望,他這才第一次主動向袁紹提出這種聽起來有些自私的建議的。
但是,聽在袁紹的耳中,卻起到了不同的效果,當然,不管從那方面將,都是好效果。
袁紹之所以又任命沮授的二兒子沮鴻擔任巨鹿縣縣長,一是為了酬功,實際上,自從袁紹從前任州牧韓馥那里騙來冀州刺史部之后,為他出謀劃策,出力最多的就是沮授,袁紹心中也有一桿秤。
而且,袁紹還很清楚,相比于櫻桃縣或者渤海郡,巨鹿縣是一個更適合屯田的地方。
一則,巨鹿縣因為是黃巾軍起家之地。
在當年,此縣境內不管是因為被牽連,還是參與到黃巾軍叛亂中的百姓是最多的,而第二次黑山軍之亂中,除了被魏明攻陷的涉國縣、武安縣和梁期縣之外,巨鹿縣境內損失的百姓數量是最多的,就連因為沮鵠一下子損失了一萬余守軍的邯鄲縣境內損失總人數,都遠不及之。
二則,巨鹿縣境內有大陸澤。
有水的地方,必然是糧食豐饒之地,只要不遇到自然災害,其境內很容易就會獲得豐收。
為了盡快獲得大量的糧食,袁紹還特批了,再從軍中抽調出一萬士兵,分給巨鹿縣和櫻桃縣,因為,不僅是巨鹿縣,就連櫻桃縣也沒有能夠逃過第二次黑山軍之亂的影響。
這個結果,不但大大出乎了沮授自己的預料,更加出乎了法正的預料。
不過,后來,得到消息的法正和沮授又都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第二次黑山軍之亂,
沒錯,又是金玨制定的計劃。
前面提到過,金玨制定的第二次黑山軍之亂計劃,在計劃中,建議張燕此次出兵冀州、幽州,采取徹底分散用兵的策略。
實際上,在金玨看來,黑山軍比金玨所部部隊更加適合實施撒豆成兵分計劃,因為,黑山軍從來就不是一個整體,他們只是在太行山里當山賊土匪,或者聚集在一起反抗地方官府的山民,或者義民而已,尤其是在張燕敗在袁紹手中之后,周邊各個山頭首領們對張燕的態(tài)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其中有很多已經沒有了以往對他的敬畏感。
而金玨的這個建議,恰好就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張燕只是遵照計劃,提出建議,讓名義上還歸屬于黑山軍的各山頭首領們,分散出兵,劫掠冀州中西部各郡縣。
但是,金玨在其中特別提出了一點,那就是帶兵到冀州南部劫掠地方的黑山軍將領或者首領,有且只有一個縣,要做到秋毫無犯。
這個縣,既不是沮授的老家櫻桃縣,也不是田豐的老家巨鹿縣,而是審配的老家陰安縣。
別看陰安縣地處冀州最南部,緊鄰黃河,與兗州隔河相望,在第二次黑山軍之亂中,張燕親派他的兩個親自,出兵揭露了同陰安縣出于一條經度的內黃縣和繁陽縣,而且,還曾經侵入到了最南部的歷陽縣,獨獨就落下了陰安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