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啟動核電站發電只是一個開始。
此后我又去了城市的另一個核電站,用了一個多小時重復了此前的一種操控。
換作任何人,半天時間做了這樣多的事情,絕對是累得要垮掉。
這個星球,有12座城市,至少有36座核電站。
我都要去做同樣的一件事。
于是,半個月的時間,很快的就這樣的過去了。
成天的,我僅僅是在無人的核電廠,配電站,冶煉廠和金屬加工廠里出現。
每一座工廠的燈光點亮后,我很快的就離開了那里。
遠處的山林,有一群異形,在遠遠的注視著天空飛走的那一艘孤獨的小戰船。
它們或許,永遠都等不到大型的人類軍團降臨這個星球了。
在最終我啟動成功最后的一個核子電站的能源系統,恢復供電后。
我其實知道,我孤身前往的初期目標已經達成。
異形蟲群此后,還是很兇狠的攻擊了我的幾個核電站,但是都被封閉的核電站給阻擋在沸水槽外,通道和工廠里面啟動的智能n,極大限度的殺傷,給這些兇狠的異形戰體做了一次徹底的清算。
這時候第一批制造出來的300萬臺機械戰警,已經提著暴風n在工廠和核電站內外住防。
對于潮汐般涌現的異形,它們的強勢火力如瓢潑桶倒,異形戰體的肉身事實被撕裂,整個工廠區十里地內外,全部是異形留下的尸體。
然后空中飛過的轟炸機,丟下高溫rnsn,立刻在戰后燒毀了它們的尸體。
我再也不可能讓蟲群有任何機會,去回收它們戰獸的尸體,去重新溶解蛋白質,繁殖出幼體異形。
新晉級的2000型戰斗機甲,不再使用1000型戰斗機甲,的旋風戰斗n,而是能量圈發射彈頭的等離子彈頭暴風切割n。
此外增加了左臂的肩甲護盾和上臂的防彈鋼板。
在右手使用暴風切割n的同時,還能用左手使用拋射槍榴彈的大口徑“噴子”。
噴子就是我們常說的nn槍。
發射的槍榴彈有著強磁性手雷的b能力。
這是機甲戰士身陷蟲群重圍時,用來暴力突圍的一種利器。
和2000型不同的是,它的被甲有耐酸洗和更加防彈和切割的暗物質金屬防御結構。
在結構等制造細節上也做了各種性能型改進。
首輪的機械戰士出爐后,我就同時啟動了星空巨艦的鍛造生產計劃。
在構建大型空母飛船時,修建母艦的軍事船塢基地,是需要大量的智能工程機器人工作的。
這時候的成群異形會潛入工作區,破壞這些機器人的正常生產。
所以在制造大型戰斗飛船時,基本的士兵駐守是必須的。
往往一個修建飛船的重工,會位于大型鑄造廠的一邊。
飛船的整體拼裝與焊接,都是在太空中進行。
各種長度20米,40米到120米的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的戰斗飛梭,是此刻直接在鑄造廠的成形模組線上給批量出來。
這些戰斗機集合了星空偵查與戰斗,戰略轟炸和集群攻占的性能。
只是在外車間流水線上,進行內部的智能系統架構組裝,掛上強勁的飛行引擎系統,安裝進去核電池,配載戰斗機的輕重n和等離子光炮,后背能源和n,幾乎就可以立刻升空投入戰斗。
每一天,這種戰斗型nn飛行器的制造,在一個飛機制造工廠里,會是120架到360架的數量。
它們會智能飛行升空,成群的進入太空已經開始構建完成外部殼體的母艦上去停泊。
空母的構造,一定是局部鑄造成型,深加工后拼接和安裝,后期還要進行鉚合和焊接的形式。
巨型戰艦需要的系統就是12大類,因此構造和設計本身都很復雜。
此前的地球人,實現漂浮于太空的生活空間站,一個重量不到0噸的科技實驗補給站。
都得用十幾枚火箭,不斷的把重量為數噸的拼接艙體,分十幾次的,花費數年的關進送上太空。
這個過程或許太過于漫長和等待,也耗費了很多不需要的資源。
而此刻用懸臂牽掛重物,強勁動力牽扯,拋石機一樣,用機械手臂,把重物甩出大氣層,進入太空中去的運送格局,使得人類向太空運輸大型航天器鑄件的能力,一次性大了100多倍。
這是拋石機的放大版。
也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用的一種彈射升空的,不用熱體燃料,而是用彈性形變的彈弓原理,把大號航母配件,拋射進入宇宙深空的技術。
建立兩根高1600米的巨型金屬彈射懸臂。用數股硬性彈簧,機動牽拉,扳機拋射的形式,可以把500噸到1000噸的鋼結構鑄件,一次性的射入太空。
這就是巨型彈弓的原理。
而牽拉設備在地面構建也很容易。
把大型的金屬飛船部件射入太空,而不是用火箭頂入。
用這種形式,每天可以把數十萬噸的飛船金屬零散部件,很快的送進太空的船塢拼接。
彈射深井深達3000米。整個內部像是滑膛槍的槍管。
深井兩邊的地面,就是高聳1600米的重金屬支架懸臂。上面有齒輪掛接著高彈性彈簧組合。
我能看到一個大型空母鑄件重達00多噸,在這里的鋼軌平板車從鑄造廠運來后,掛在懸臂下的彈簧鉤子上。
在井底的牽拉鋼纜,牽引鑄鐵件進入地下的一定深度后,彈簧已經很緊繃
在其事實具備升空進入太空的勢能后,然后“咯嘣!”一聲,它很快的被彈射入天空,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太空會有幾艘小型運輸飛船,等候在那一片太空軌道上,會伸出牽引繩,派出工作飛梭去掛接這些飛上來的鑄件,收集和運到空母的船塢進行整體的拼合。
自然,技術和彈射能力不能達到升空進入宇宙的要求時,這種東西會最后變成隕石,然后把地面砸一個大坑
那樣的話,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巨型拋石機了。
太空軌道提升技術,目前僅僅合適2噸以下的重物牽拉。
所以宇宙大型空母的金屬構件,最終只能是局部飛上去對接,或者是這種形式彈射上去。
飛上去的能量消耗自然會是很大的。
無論如何,目前星空上的第一座,直徑35公里的星空堡壘,它在兩個月里也是初具規模。
被我派去附近十幾顆星球的智能機編隊,空投了許多戰略機器人。
它們也是按照我此前的行動規范,在啟動星球城市的智能體系,在我的遠程控制下,一個個的啟動了重工的制造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