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唐承包王 第517章 功臣像

作者/子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世民莫不是傻了吧!

    這是李寬聽到李世民回答后最直觀的感覺。

    直覺這東西的確存在,但要說僅憑直覺便能確定一個尚未謀面的人是否有才,這純屬扯淡。

    若非他從后世穿越而來,王玄策大抵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至少在文成名將遍地走的大唐貞觀年間,王玄策之名不足以讓李世民的身邊紅人連福說記住。

    想想歷史上的記載,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余送到長安獻俘,李世民才封了王玄策一個朝散大夫的官。

    朝散大夫,一個從五品下的官職,還不如長安縣令的官職高,作為京縣的長安縣令好歹也是正五品上,由此可見,若沒有李寬來這么一出,王玄策大抵還在黃水做縣令呢!

    其實前世的李寬是想不通的,要知道不少人對王玄策評價乃是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后奇功的唐代使節,但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歷卻在史書上鮮有記載,他真的是難以想通。

    不過,來了大唐之后,他想通。

    究其原因,大唐并沒有把天竺當做強大的對手,王玄策在天竺取得的勝利也因此不受重視,而且他的功績與大唐的其他將領的眾多對外大勝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并不出眾。

    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沒有宣傳。

    王玄策的官位實在太低了,在正史當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而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位英雄最終為世人所遺忘。

    想到宣傳,李寬便想起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心中默默的問著自己是否給李世民提一提關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事。

    畢竟,不管這些功臣之中與楚王府是否有怨隙,但不可否認他們對大唐做出來的功績,李寬可不敢保證他的這一對小翅膀會不會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給扇沒了。

    正想開口和李世民商議這件事,卻聽李世民問道:“寬兒,二伯記得哲兒如今尚未有任何官職吧!”

    “七歲大的孩子怎么能為官呢,自然是沒”李寬順嘴說了半句話,頓了頓,嘆道:“七歲大的孩子還太小,且不說能力,單單是年紀就難以服眾。還是讓吳王來閩州任職更為合適。”

    李世民的意思,李寬自然清楚,李世民明顯是打算讓李哲遙領閩州總管一職,將閩州這個爛攤子交給他,畢竟李哲年紀太小,處理閩州事務的責任還不是落到了他的肩上。

    李世民可不管李寬是否能猜到自己的打算,反正他有把握讓李寬接下這個攤子,畢竟誰讓李寬和他一樣都如此的愛才呢!

    “寬兒,難道你就愿意放棄王玄策這位大才?”

    李寬覺得李世民說的是一句廢話,他當然不愿意放棄了,否則他豈會單單舉薦王玄策來閩州,還不是想著他的名聲在閩州不錯,想著閩州距離臺灣近,將王玄策吸引到臺北為官。

    前些年,覺得天下人才濟濟,王玄策推辭了他的招募無關緊要,畢竟天下的人才又不僅王玄策一人,但到了他治理一國之后,才發現人才并非那么容易得到的,就是如今華國的官員之中,也大多都是從大唐而來。

    更何況,像王玄策這樣的有口才的人可以教出一大批的人才,若不想要那才是傻子。

    “罷了,二伯決定便好。”李寬嘆了口氣,他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拒絕李世民這一份好意。

    “連福,回長安之后便傳旨天下,敕封夷州王為福王,遙令閩州都督一職,特許開府,著戶部倉部主事為福王府司馬。”

    李世民當即便做出了決定,讓李寬極度懷疑李世民可能是早有了決定。

    帶著疑惑的目光瞅了李世民,卻聽見李世民嘆了一口氣,便沒再繼續說話。

    至于為何而嘆氣,李寬大抵能猜出幾分,應該是因為李恪,畢竟他舉薦的兩人之中,李世民對李恪三緘其口。

    但李恪做出了什么事導致李世民嘆氣,李寬就不得而知了。

    感覺氣氛有些壓抑,李寬只好再次起了話題。

    “二伯,最近幾年您對大唐的國公們是否感覺到賞無可賞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疑惑道:“寬兒,你為何有此一說?”

    “據侄兒所知,二伯繼位之后大唐的王爺之中,除宗室外,再無封王之人,想來二伯是決定國公便是大唐最高爵位了,可這眼見著大唐便要與吐蕃開戰,因功受封之人想必不少,二伯又打算如何封賞這些國公呢?”

    “殿下,您對咱們大唐的爵位不甚了解,爵位世襲亦是封賞。”連福解釋道。

    李世民點頭贊同,雖說他不能受封立下戰功的國公們,但可以封賞這些人后代,怎么可能賞無可賞呢!

    “爵位世襲其實并不好,世襲爵位的后代之中難免不會出現難成大器之人、蠅營狗茍之輩,一旦這些人竊取高位,必然為害一方,于國不利啊!”

    “那照寬兒所言,又當如何封賞呢?”

    “二伯,可見過臺北城中的雕像?”

    “自然見過,聽父皇說是你特意命人打造,意在華國官員流傳于世。”

    對于臺北城中的雕像,李世民曾特意問過李淵,自然清楚的很,如今又經過李寬這么一提點,自然理解了李寬的意思。

    “你是說大唐亦可如此封賞?”

    李寬點點頭:“用這樣的辦法封賞有功之臣有不少的好處。

    其一,世間之人所圖無非名利二字,既已高居國公之位,利益便足夠了,他們圖的便是名聲,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聲,立功臣像便是給了他們這個名聲,滿足了他們的心愿,牢記恩德。

    其二,可以令子孫后代有動力,相信二伯亦見過不少華國官員或民間百姓帶著后代去雕像前指著雕像教導后輩吧!

    其三,立功臣像乃是對大臣們的肯定,畢竟大臣們說做出的功績值得如此對待。

    其四,便是為咱們自己的名聲了。

    二伯,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的名聲很好聽吧!若是咱們能不要臉一些,還可在功臣像錢豎起自己的雕像,名流千古不再話下。”

    李世民心中一動,他心動了,但對于李寬說的不要臉卻不贊同,想他堂堂大唐皇帝,在位十幾年令百姓富足,立一個雕像也沒什么不可以嘛,怎么就不要臉了。

    正打算開口,卻聽連福道:“殿下,大唐并非華國,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可不少,而且大唐若像華國一般,在城門前立下功臣像,有些”

    “有些不成樣子對吧!”李寬打斷了連福的話,見連福點頭,笑道:“你說你怎么就如此死腦筋呢,不能立雕像難道不知道用畫像嗎?在宮里專門找一座閣樓,用畫像來代替雕像不就可以了。反正宮里廢棄的閣樓不再少數,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連福無語,殿下,您還真敢說啊,宮里的閣樓那都是按照規矩所設,也就您敢當著陛下的面說宮里的閣樓是廢物了。

    見連福沒回話,李寬看向了李世民:“二伯,侄兒知道不少大臣窮慣了,見不得您多用些錢財,對于澆筑雕像一事或許會反對,但用畫像,想必是不會有人反對吧!您認為侄兒的建議如何?”

    對于李寬的話,李世民感觸頗深,朝中大臣對他的要求異常嚴格,就是翻修宮殿也得勸諫了再勸諫,但對于自己一家卻從來都是寬厚的。

    所謂嚴于律他,寬以待己便是李世民對朝中大臣們的評價。

    不過,在他看來,李寬還是理解的有些不到位。

    雖說澆筑雕像所花費的錢財不是一筆小數目,但他若是將這個辦法提了出來,他相信朝中反對的大臣一個都沒有,就連嘴炮魏征也會欣然接受,不會提出一點反對的意見。

    說到底,世上之人都逃不過名利二字,尤其以官員為甚。

    “不錯,不錯。”李世民哈哈大笑。

    “二伯覺得滿意就好。”李寬笑了笑,再次建議道:“其實這次與吐蕃開戰之后,二伯便可著手此事,大可以用畫像和錢財來代替封賞,想必受封的國公們亦會欣然接受,感念二伯恩惠。”

    “你啊,這些受封的勛貴們可不僅感念二伯的恩惠吧,你的恩惠他們可不會忘記。”李世民笑看了李寬一眼,感嘆道:“不得不說,你現在的手段越發成熟了,父皇把你教導的很好,二伯在教導后輩這方面,終究比你祖父差了些啊!”

    其實,李寬真沒想到自己提出這個建議對大唐的勛貴們有什么恩惠,他的想法很單純,僅僅只是擔心因為自己的關系導致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失傳而已。

    不過,聽到李世民的前半句話,李寬便明白了。

    提出這種能讓人青史留名的辦法的人,不管是誰,只要被李世民著像傳世之人,必然會心存感激的,哪怕這個提出建議的人是一個乞丐,只要李世民贊同了,這些人都得感激這個乞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邻水| 石阡县| 伊通| 宜丰县| 榆社县| 邵东县| 两当县| 许昌市| 赤城县| 长寿区| 商南县| 丰台区| 建德市| 丰都县| 鸡泽县| 辽宁省| 沾化县| 广汉市| 集贤县| 灵璧县| 长海县| 乌审旗| 玛纳斯县| 长春市| 潜山县| 芜湖市| 甘南县| 台湾省| 进贤县| 宁蒗| 田阳县| 葫芦岛市| 油尖旺区| 恩施市| 合阳县| 扎兰屯市| 沐川县| 金坛市| 得荣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