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唐承包王 第561章 改族譜

作者/子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貞觀十七年,華國的宣武三年,作為皇帝的李寬在臺北碼頭登上了樓船,迎來了他生平第一次的御駕親征,亦是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御駕親征。

    就在李寬帶著華國大軍離去后不久,長安的使臣來了華國,而且正使和副使還不是一般人,正使乃大唐宰相房玄齡,副使乃戶部侍郎李景仁。

    房玄齡作為大唐宰相,身上的擔子比起李世民亦輕松不了多少,說是日理萬機其實也不錯,只不過他不是帝王而已而李景仁如今貴為戶部侍郎,大唐關于錢莊的運行和賦稅的統(tǒng)計和制定都離不開他,他對大唐來說,亦是至關重要的。

    可李世民偏偏把房玄齡和李景仁都派來了臺北,足以見李世民對房玄齡和李景仁此行的重視。

    當然華國對房玄齡等人亦挺重視的,只不過其中不包括李寬罷了。

    因為李世民從未想到李寬會親自帶兵出征,所以房玄齡他們作為使臣來華國的事,他并未事先告知華國官員,華國官員亦是在房玄齡等人到達閩州之后才知曉大唐派了使臣前來。

    在房玄齡到達臺北碼頭之時,留守臺北的馬周、劉仁軌、杜荷等人早已等在了碼頭之上,態(tài)度異常恭敬。

    盡管他們?nèi)缃竦纳矸萜鋵嵄绕鸱啃g在大唐的身份相差無幾,但是在面對房玄齡這樣的老臣時,他們亦難以做到平等以待。

    其實這種心理很好理解,就如同學生對待自己老師一樣,哪怕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老師,而且職位比當年教授自己的老師高,那種特殊的心理依舊存在。

    雖說房玄齡并非他們老師,可房玄齡當年為李世民出謀劃策之時,他們都是些穿開襠褲的小子,甚至有些人還尚未出生,以房玄齡的本事,他們視作師長合情合理。

    “侄兒侄媳見過房叔父。”杜荷和思舞同時行禮道。

    房家與杜家當年乃是世交,杜荷和思舞如此禮遇房玄齡沒毛病,可是李景仁心中卻有些不是滋味,不過想到自己快要成親了,還是李世民賜婚,李景仁不等房玄齡答話,就開口笑道:“小葉,聽說你家有閨女,要不咱們兩家定個親事?”

    對待李景仁,杜荷就沒那么客氣,打趣道:“還是等你有了妻子再說吧,親事還早著呢!”

    見李景仁打算繼續(xù)開口,房玄齡只好打斷道:“這些家常等到咱們見過楚王殿下再商議不遲。”

    一句楚王殿下,讓笑呵呵的馬周、劉仁軌等人臉色一變。

    誠然,他們對房玄齡敬重不假,可房玄齡名義上是大唐的使臣,既然是使臣就該有使臣的覺悟,理當稱呼李寬為華國陛下,并未楚王殿下。

    發(fā)現(xiàn)馬周等人臉色有些不好看,杜荷提醒道:“房叔父,您乃大唐使臣,理當稱呼陛下為華國陛下,并非楚王殿下。”

    杜荷的提醒讓房玄齡愣了愣,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嘆了口氣道:“倒是我失言了。”

    見此,劉仁軌才笑道:“房相不必如此,不過房相若是打算求見陛下,恐怕難以見到了。前不久,陛下帶著太子殿下與二皇子率領大軍出征了,如今恐怕還在海上,尚不知歸期。”

    “你說華國陛下率軍出征了?”房玄齡驚呼。

    這種事情似乎超乎了他的想象,作為一國帝王,御駕親征之事一般是不會出現(xiàn)的,畢竟國家大事得由帝王做主,除非不得已或是利益極大的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御駕親征的事,更別說帶著僅有的兩個子嗣外出征戰(zhàn)了。

    “不錯,不過得知房相會來,太武皇已在府上等候,房相請。”

    馬周作出了一個請的手勢,房玄齡也不懂得客氣,順勢便帶著大唐前來的幾十名使臣朝著不遠處的馬車走了過去。

    從碼頭回到李府,房玄齡又愣住了,他今日已經(jīng)愣住好幾次了。

    李寬率兵出征就讓他愣了愣,在回李府的途中,見到臺北城的情況,房玄齡又愣了好幾次,在他的印象中,華國才初建沒幾年,應該是一個落后的地方,可事實上臺北的繁榮程度幾乎不下于大唐長安了。

    如今到了李府,卻未見代表皇權(quán)的皇宮,又愣住了。

    在杜荷叫了兩聲之后,才回神跟著馬周等人一同進了李府。

    只見萬貴妃陪坐在李淵身旁,李淵老神在在的在沙發(fā)上坐著,不時吹兩下手中的茶杯,輕嘬一口,看樣子是剛泡的茶,有些燙嘴。

    “微臣房玄齡李景仁拜見太上皇,拜見貴妃娘娘。”

    “來了就坐,不用行那些虛禮。”李淵不在意的擺手,吩咐道:“李福替玄齡和小胖子等人泡些茶來。”

    李淵客氣,但房玄齡卻不敢將李淵的客氣當作理所當然,在見到劉仁軌等人給李淵行禮道謝,安然坐到了椅子上,房玄齡這才帶著一行使臣坐了下來。

    “說說吧,世民派你等前來所謂何事?”

    “太上皇,陛下派臣等前來只有兩件事,第一件便是陛下已下旨將楚王殿下過繼一事作廢,改閩州王過繼于楚王為孫”

    李淵打斷道:“這件事就不用說了,朕知曉。”

    將李寬過繼的事情作廢一事不僅李淵知曉,就連萬貴妃也知曉,只不過此前并未下旨罷了。

    因為在貞觀十六年七月份,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舉國向李世民稱臣了,畢竟大唐與吐蕃的國戰(zhàn)持續(xù)了整整一年多,以吐蕃的情況根本無力再繼續(xù)下去,除了稱臣別無他法。

    在那時李世民便派人來過一次臺北,說是請李淵和李寬等人一同回長安共同慶賀吐蕃歸降,實際上卻是讓人將他的打算告訴李淵,畢竟李世民也知曉李寬等人不會因為吐蕃稱臣就會回長安的。

    當然,李淵也曾告訴過李寬,不過李寬拒絕了。

    如今房玄齡再次提及此事,李淵只好避而不談。

    不過這次卻不一樣,之前李世民只是通知李淵,讓李淵勸勸李寬,一切只是口頭上的話罷了。

    但這次李世民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下旨將過繼一事作廢,哪怕李淵知曉,房玄齡亦不得不謹慎小心,再次提及。

    “太上皇,陛下曾言道皇室族譜乃在楚王手中,您看”

    沒人打斷,卻是房玄齡自己沒有說完,畢竟要求李淵當著他的面修改族譜這種事,不是他敢妄言的,一切還得看李淵的意思。

    從未聽說過李寬還是李氏皇室族長的馬周等人心中一驚,杜荷甚至驚訝到失言道:“太武皇,二哥是族長?”

    李淵點點頭,沒在意馬周和杜荷等人的震驚,看著萬貴妃道:“愛妃以為如何?”

    對于李世民的旨意,李淵是高興的,但萬貴妃卻高興不起來,不過李世民到底沒將事情做絕,將李臻過繼給了李智云為孫,萬貴妃只好順勢而為了,畢竟李淵都贊同,她作為一個婦道人家,又如何反對?

    更別說,這還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下的圣旨,李寬如今尚未在臺北。

    萬貴妃無奈點頭,李淵卻話鋒一轉(zhuǎn)道:“要不這件事還是等那小子回臺北后,再做商議,畢竟那小子乃是族長,按理說朕這個做祖父在關系到族中之事時,也得聽那小子的。”

    李淵的話純粹是安慰之言,萬貴妃自然明白,畢竟都是老夫老妻了,李淵最真實的想法,又豈能瞞過萬貴妃。

    感動之余,萬貴妃搖了搖頭道:“不必了,若是寬兒回來,恐怕又得鬧出不小的矛盾,如今他與陛下難得緩和一些,就這樣吧!”

    萬貴妃的想法是不錯的,若是將此事做成定局,就算等到李寬回臺北之后,充其量也只是發(fā)發(fā)脾氣罷了,至少也不至于當著房玄齡等人的面抗旨不尊,畢竟說到底,李寬依舊還是大唐的王爺。

    萬貴妃的答案讓李淵愣了下,隨即卻笑了。

    “李福,去書房,將寬兒放置在書房中的族譜拿來。”

    改族譜自古以來就是一件大事,李淵這般隨意的吩咐,看樣子就知道李淵并不會舉行各種儀式了。

    一時間,大廳之中的眾人驚訝的合不攏嘴,這可是修改族譜啊,這是當成兒戲了?

    放在從前,李淵大抵亦會如房玄齡等人所想,行各種祭祀儀式,若條件允許,李淵甚至會召集皇室所有成員召開族會。

    如今,李淵都七十多了,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再加上在李寬身邊多年,多少受到了李寬影響,李淵對所謂的規(guī)矩已經(jīng)不像從前那般看重了。

    福伯匆匆去書房,將房中的族譜帶到了大廳,李淵當著眾人的面,將李智云下方的李寬、蘇媚兒和李哲的名字劃去,這一劃讓房玄齡等人安心了,卻讓萬貴妃嘆了口氣離開了。

    瞧了眼萬貴妃的背影,原本笑呵呵的李淵也嘆了口氣,然后才將李寬、蘇媚兒和李哲的名字,寫到了李世民下方。

    至此,李寬算是真成了李世民的親子,名正言順,就是這名正言順的太過于兒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治多县| 井冈山市| 大埔区| 都江堰市| 祁东县| 米林县| 凤山市| 西城区| 沙雅县| 安新县| 铁力市| 伊通| 佛山市| 嘉荫县| 房产| 青浦区| 项城市| 舒城县| 芦溪县| 喀喇| 五家渠市| 富蕴县| 明光市| 双鸭山市| 纳雍县| 寿阳县| 潼南县| 祁阳县| 南华县| 云南省| 阿图什市| 屏南县| 五寨县| 吉木乃县| 天长市| 秦皇岛市| 珲春市| 东辽县| 南丹县|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