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唐承包王 第712章 根

作者/子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寬很忙,倒不是什么假話,雖說兩個妹妹的婚事全權交給了兒子,不過現下已快到成婚之際,有些事情還真不是兒子能處理的。

    比如,王元朗前不久到長安說馮盎會攜家眷來長安城祝賀兩位公主大婚,作為親家,兒子的身份是夠了,輩分卻差的太遠了,這便需要他親自接待。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等人聊著軍校的職位與待遇,李寬沒興趣聽,便近了廚房,只不過沒他動手的機會,廚房中站滿了人,侯君集的老妻還一個勁兒的說著感謝的話。

    靠在門框上,也不打擾,似乎也沒被忙碌的婦人們發現,聽了好一會兒才知道自家兒子為何在候家跟在自己家一樣,合著兒子把侯君集的大兒子弄到了臺北從軍,候家對他那叫一個感恩戴德,在管理工地期間時常出入候家,自然也就沒人把他當外人。

    至于李哲自己?

    自己的兒子是什么樣,李寬自然清楚,自來熟,候家沒把兒子當外人,兒子更不會把自己當外人了。

    其實想想,也很能理解候家人為何對李哲這般熱情。

    候家乃是罪臣之家,侯君集如今能在軍校混上一個教師的職位已經是陛下開了莫大鴻恩了,侯君集的后輩注定在大唐是沒有前途的,不管是從軍還是從政,都不會有前途。

    哪怕侯君集的后輩中出現棟梁之才,在李世民還坐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便無任何出路,李世民和朝臣不會用一個謀逆之臣的后代這是必然的。

    再看看李世民的年紀和如今的身體,別說十年或許二十年,候家后輩都不會有出頭之日,而李哲卻給了候家這么一個機會。

    “楚王殿下。”一位婦人總算發現了靠在門框上的李寬,驚呼道。

    “父王,您何時來的。”

    “剛來不久,本打算看看飯菜如何了,倒是沒想到聽見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李哲沒明白老爹的意思,有些愣神。

    “行了,快一點,大家可都餓著呢。”

    李寬也不管自己這句話對于候家人來說有多大威力,說完也就走了,剛走到大廳就見著候家婦人戰戰兢兢地端著盤子出來了。

    李寬失笑,不知該說什么好。

    最先上的菜快涼了,李哲才帶著候家的婦人們,端著最后的菜肴上桌。

    “皇祖父,可以用膳了。”

    眾人落座,李寬笑道:“大家嘗嘗這小子的手藝,若是入不了口,回府之后我便操練他。”

    聽李寬這么一說,李世民皺起了眉頭,其他人甚至沒敢動筷。

    跟著老媽混飯吃的柴令武嚇得肝兒顫,受到老娘的眼神之后,才鼓足了勇氣,笑容難看的問道:“哲兒,這些菜之中哪些是你做的?”

    “凡是肉菜都是侄兒做的。”

    李哲露出兩排大白牙,看著有些傻里傻氣的,早些年與柴令武這位表叔的那點恩怨早沒了。

    “你小子讓哲兒做菜?”李世民不滿的盯著李寬,動了筷子,嘗了嘗,看著李哲笑道:“廚藝比宮里的廚子好,但是”

    但是的話沒出來,李哲便笑道:“皇祖父,父王治大國如烹小鮮,皇兄偶爾登基之后都會偶爾做幾道菜,孫兒也認為偶爾下廚烹飪幾道小菜,挺好。”

    “好好好。”李世民大笑,招呼眾人,“大家都嘗嘗哲兒的手藝。”

    這就是華夏歷來的傳統,隔代親。

    李寬仿佛將心里的怨念全都發泄在了菜肴上,惡狠狠的咬著。

    用過晚飯,李世民提議去工匠的宿地看看,李寬覺著沒必要,他相信自己兒子的眼光。

    李哲也覺得沒必要,承包的商人不是出自楚王府就是他選出來的,都是善待工匠的商人,否則過不了他那關。

    不過老臣們都認為很有必要,李寬父子也就沒多說,權當飯后散步消食了。

    一排排整齊的臨時宿地看著就令人心情舒暢,也不是沒有看過工部、將作監修建工程時的臨時宿地,但是與眼下的臨時宿地相比,便顯得沒那么規范了。

    似乎凡是有楚王府參與的工程,總有一股子其他工程比不了的工整。

    工匠們的飯食總是比皇帝的飯食要晚些,李世民一行人到的時候,工匠們正圍著燈火用飯,偶爾爆發出一陣歡笑聲,評論幾句哪位廚娘的屁股大,好生養。

    被評頭論足的廚娘也不惱,膽子大些的還朝工匠們呸一口,更大一些的,便會叫囂著都是一群沒卵子的慫貨,老娘等著你來你也不敢來。

    一般像似這類婦人,大都都是寡婦,膽子大的沒邊,只不過也就是面對工地的工匠們才敢如此,面對李世民和一幫朝中重臣,連話都說不出來。

    就比如現在。

    李世民攪動著鍋里的肉骨頭湯,皺著眉頭問道:“怎么被人啃過的骨頭還放在鍋里煮?”

    幫廚的婦人戰戰兢兢的站在一旁,差點沒給嚇跪了。

    知道自己兒子的性格,李世民看都沒看李寬,直接吩咐道:“讓此地的商戶來見朕。”

    柴令武心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的回道:“陛下,這里是小侄名下工匠的宿地。”

    柴令武覺得很委屈,自己在飯食上明明就交待過不要虧待工匠,千叮嚀萬囑咐,誰曾想工地的管事瞞著他干這種事。

    一道道目光望向柴令武和平陽公主,柴令武嚇得就像一只受驚的鵪鶉,平陽公主怒急,眼看就要教訓不成器的兒子。

    卻聽魏征言道:“陛下,此事怪不得柴公子,大唐工地的飯食都這樣,在老臣看來,此處的飯食已經不差了。”

    看看,人魏征多了解情況,一個個的都沒見識。

    “魏愛卿何出此言?”

    魏征笑道:“近來年,百姓越發富庶,卻也沒忘記早些年的苦日子,啃過的骨頭熬湯更加出油水,湯也更美味些,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工匠們沒那么多講究。

    柴公子下屬工地的飯食其實不差,您看看工匠們的飯碗里,是不是有肉亦有菜。在其他地方,很多工地的工匠連口熱湯都未必有。”

    這些年大唐愈發富庶,但總歸有些人過著貧苦的日子,也就沒那么多的講究,像今日工地上的這種飯食,魏征覺著很好,就是有時候工部下屬的工地都未必有這種飯食。

    柴令武懸著的心落下了,怎么看怎么覺著以往看著惹人嫌的魏征可愛。

    “是這樣么?”李世民問道,不知是在問誰。

    “大家大聲的告訴陛下,是否如魏相所言。”李寬朝工地用飯的工匠們喊道。

    “沒錯啦。”

    “柴公子對俺們不差的。”

    “飯食好,比俺們以前做工的工地都好。”

    一時間,原本只有吃飯聲的宿地有些嘈雜。

    李世民贊賞的拍了拍柴令武的肩頭,沒說話,臉上的笑容便足夠了。

    但是有句話怎么說來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等到李世民等人逛到楚王府麾下工匠的宿地時,原本臉上帶著驕傲笑容的柴令武笑不出來了。

    同樣是工匠,那飯食真的沒法比,別說飯食了,就是宿地的工整程度就不是其他工地能比,至于工匠中的氛圍和話題更是云泥之別。

    其他宿地各種葷段子不斷,在這里你幾乎聽不見,仿佛人人都是讀書人,只有一番氣度,聊的那都是尋常人聽不懂的東西,比如膨脹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水泥的多種用法,砌墻的技術等等。

    在宿地外聽了好一會,李世民尷尬的笑問道:“寬兒,你聽得懂么?”

    李寬倒也誠實,笑道:“有些聽得明白,有些不明白。”

    一位從窩棚里出來添飯的老人發現了暗處中的李世民等人,便朝宿地吼了一嗓子,說陛下來看咱們來了,瞬間,一大群人就從窩棚里出來了。

    望著李世民等人,也不說話,讓人心發慌。

    “都散了,又不是沒見過,你們以為看猴子呢,該干嘛干嘛。忠義,讓他們都回去。”李寬大手一揮,朝添飯的老人招了招手,等到老人走到近前,李寬問道:“元老,你們也住這兒?”

    老爺子激動說不出一句話來,直點頭。

    李寬怒視著兒子,“這就是你的安排?”

    “陛下,您別怪二皇子,二皇子給俺們安排了好住處,俺們沒去,與二皇子無關。”

    老爺子是閩州本地人,也就是所謂的僚人,跟隨李寬去了臺北好多年,在建造一事上,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有經驗,連總管事二狗同志都是老爺子的半個徒弟,那手藝是頂呱呱的好,當年臺北軍校的修建,老爺子有三分之一的功勞,畢竟修建軍校的匠人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他徒弟。

    “為何不去?”李世民突然問道。

    老爺子也不露怯,笑道:“不知怎么得,最近幾年沒啥事做了,在自家睡暖床反而覺得不得勁,似乎工地的窩棚才是老漢該睡的地方,睡得香,與小輩們聊聊天,心里暢快。

    本來老漢是不能來長安的,當今陛下說老漢老了,在家頤養天年好,老漢厚顏求著陛下,才來了長安,楚王殿下與陛下都記著老漢的好,老漢是老了點,但是只要還能動,管他有沒有殿下和陛下旨意,只要王府的工程就不能少了老漢。

    老漢以前是閩州人,如今是華國人,但老漢根在大唐,軍校在咱們華國很好,好些小子從軍校回來都說好,老漢也想著大唐的軍校能好,要說在修建軍校這事上,還是俺們有經驗。”

    老爺子前面說的還在正題上,后面的話越扯越遠。

    或許人老了,就都這個樣了。

    李寬瞧了眼兒子,李哲似乎明白老爹的意思,躬身行禮道:“小子帶我李家一門謝過元師父。”

    “二皇子快起來,一點小手藝,那值得二皇子行此大禮,快起來,快起來。”老爺子手忙腳亂的扶起李哲,連連道:“當不得,當不得啊。”

    “無妨,元老本就是哲兒在建筑學一門的師長,一聲師父,元老又豈會受之不起。”李寬笑了笑,“您老用飯,我們去其他地方轉轉。”

    說真的,李哲的一禮與李寬的言語,令眾人大開眼界,不由得問著自己有這個必要嗎,不就是個尋常的工匠嗎,就算手藝好,那也是工匠而已,堂堂王爺用得著對一位工匠如此?

    “知道為何讓你行禮嗎?”李寬邊走邊問道。

    “知道。”李哲回道。

    “知道就好,知道說明你真得有些長大。”

    聽見父子二人的對話,眾人傻了,李世民也傻了,你們父子二人這是在打什么啞謎?

    “哲兒,你知道了什么,與祖父說說。”

    “祖父,您對元師父不了解,他是華國最好的建筑師,孫兒與您另一個孫兒前些年在軍校學習時,便跟隨他學過藝”

    “等等。”李世民打斷道:“你兄弟二人跟隨他學藝作何?何況,就算學藝,也無必要代李氏一門答謝啊。”

    李世民越聽越糊涂。

    “建筑學是一門大學問,地基牢固才能建的高筑的穩,這就與治國是一個道理了,僅僅這個道理元老便值得孫兒與皇兄尊稱一聲師父。況且孫兒與皇兄若是連一點建筑學問都不懂,領軍作戰又如何能保證營地的牢固?

    至于代李氏一門答謝,皆因元老教授了諸多弟子,這些人都是華國需要的人才或許也是大唐需要的人才,而且元老也參與了諸多華國基礎設施的建造,僅憑這兩點便足夠孫兒父子與皇兄行禮答謝了。

    然,父王或許多有一重考慮,元老一句根在大唐,便是父王讓孫兒答謝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這些個意思?”李世民看著李寬。

    李寬點點頭,揉著兒子的腦袋笑道:“最后一點,你還能想到,很不錯。”

    李世民覺得自己突然有些看不懂兒子了,畢竟在兒子眼中,似乎最后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似乎最后一點才是楚王殿下重視的緣由,為何?”想要問,長孫無忌已經幫李世民問出口了。

    李寬點頭道:“現在好些華國的年輕人以華國人自居,都忘記了他們的根是在大唐的,他們其實是大唐人,像元老爺子這樣想法的人其實不多了。然而,做人是不能忘了自己的根的,老爺子的想法很好,值得我大唐楚王李寬敬重,而且讓哲兒和臻兒明白根這個字的意義所在,在我看來比什么都重要。”

    李哲笑了,就知道老爹是這個意思,看來自己和哥哥有得忙了,回臺北之后估計就得宣傳“根”這個字的含義了,說不定大哥如今已經在宣傳了,那樣的話倒是少了自己一些麻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陇西县| 泽普县| 诸暨市| 西乡县| 甘肃省| 满洲里市| 波密县| 梅州市| 凤冈县| 松潘县| 永德县| 临潭县| 申扎县| 阿巴嘎旗| 日喀则市| 贵德县| 莫力| 正安县| 毕节市| 根河市| 甘南县| 霞浦县| 孝义市| 盖州市| 平昌县| 钟山县| 大名县| 项城市| 江安县| 郴州市| 蒙阴县| 常德市| 湘潭县| 上饶县| 青铜峡市| 蓬安县| 沙坪坝区| 绥江县| 永寿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