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碰瓷兒的
穆哲一時半會的只怕是抽不出身來了,李貞便將水果糖的生產方法教給穆哲的副手,一個叫做唐方毅的中年人,這才是他真正的殺手锏,水果糖在大唐可是劃時代的東西,只要一上世,直接就能化身吸金機器,給李貞賺來大量白花花的銀子以及黃澄澄的金子。
吩咐所有人簽署保密協議,李貞便出了糖莊,看著太陽已經偏西,便取消了接下來的巡視計劃,一切等明天再說。
李貞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離開,自己的所作所為甚至包括那些圖紙以及保密協議就已經出現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工作了一天的李世民,揉著頭看著李貞留下的圖紙,饒有興趣的問道:“這都是貞兒留下的?”
“是的陛下,這些圖紙都是殿下所留。”御案前一人恭敬的回答道。
“那你說,如果那些作坊按照這圖紙制作,做出來的東西會怎么樣?”又瀏覽了一遍圖紙,李世民問道:“能不能被百姓接受?”
“這個,屬下真的不知!边@人只是一個情報人員,哪里知道這圖紙的珍貴?更加不會知道做出來的東西效果會怎么樣了。
“算了,你繼續觀察,如果有什么異常,第一時間向朕匯報!敝腊讍柫说睦钍烂,將圖紙湊到燭火上引燃隨手丟掉,吩咐道:“不過也小心點,不到萬不得已盡量別暴露了自己!
“是!边@人看了一眼已經燒成灰燼的圖紙,有些遲疑的建議道:“啟稟皇上,其實屬下覺得,想要知道這圖紙的效果如何,不若咱們也順著圖紙制作出一批東西來,如果百姓接受的話......”
“行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不過不用了,你下去吧!崩钍烂駭嗳环駴Q,別說不知道這圖紙的效果,就算這些圖紙真的能日進斗金,他也不會和李貞搶生意——不論是從一個帝王,又或者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出發,他都不能這樣做,也不屑于這樣做。
“是!碧阶拥皖^退下。
李貞還不知道自己的圖紙已經暴露,他現在正和燕敬嗣帶著一群狗腿子欺行霸市呢——額,不過是有人主動讓他欺行霸市的。
“嘿,我說你這個人,我怎么就打爛你的東西了?”李貞被一個漢子攔著不讓走,旁邊還有一堆陶器碎片,現場十分凄慘。
“我不管,你這小孩打碎了我家的陶器,就得賠錢,不然的話,你就別想走了!边@漢子拉著李貞,面色兇狠的威脅道。
李貞也是醉了,他剛從糖莊出來,天色已經有些暗了,便取消了巡視計劃改為夜游長安。只是今天可能是他的倒霉日,還沒逛幾個攤位,就聽得旁邊一陣‘嘩啦嘩啦’的碎裂聲,剛扭頭看了一下,就被這漢子抓住了胳膊讓自己賠錢。
也怪李貞走的快,距離燕敬嗣他們已經有些距離了,不然一大群人一起過來,這人也不敢這樣誣賴。也正是看李貞只有一個人,而且衣服穿的不錯,應該是富貴人家的孩子,這才敢如此。在他看來,李貞的身份再高貴,也終究只是一個孩子而已,又是單身一人,只要自己稍微一恐嚇,只怕就要老老實實的交出身上的錢來了。至于他事后報復,這就更不用擔心了,看這小孩穿金戴銀的,帶的銀錢絕對不少,自己完全可以得了這筆錢財后出去躲個三五年,等事情平息了再回來。
擺擺手制止了想要上前的李二狗和燕敬嗣,李貞裝作害怕的問道:“那你要多少錢?”
“哼!”一見李貞真的服軟了,這漢子得意洋洋:“不多,我告訴你,我這陶器可都是精品陶器,每一個至少價值一貫銀子,我這里一共有一百零八件,大叔心地善良,算你一百件,只要你一百貫!
“我,我沒有那么多錢。”李貞小心的捂著自己的錢袋:“我今天就帶了三十貫!
“三十貫?也行,大叔心地好,三十貫就三十貫吧!睗h子眼睛徹底亮了,三十貫啊,這能買多少糧食?
要知道初唐時期物價是非常低廉的,就米價來說,每斗只賣四五文,甚或兩三文。
《貞觀政要》卷一《政體》中記載:
至貞觀三年,關中豐熟......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自山東至于滄海,皆不赍糧,取給于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通鑒》卷一九三說:
是歲(貞觀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不過三四錢。
又有《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記載:
至(貞觀)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赍糧,民物番息。
同書卷七九《魏征傳》說:
帝(指唐太宗)即位四年......米斗三錢。
......
以上只是米價的情況,其他農產品的價格也不是很高。
《舊唐書》卷七八《高季輔傳》中言道:
時太宗數召近臣,令指陳時政損益。季輔上封事五條......又曰:“......今畿內數州......菽粟雖賤,儲蓄未多......”
《貞觀政要》卷六《奢縱》中說:
......侍御史馬周上疏陳時政曰:“......自五六年以來,頻歲豐稔,一匹絹得十余丹粟。......”
《通鑒》卷一六九載貞觀十五年八月:
乙巳,上(太宗)謂侍臣曰:“朕有三喜一懼。......此年豐稔,長安斗粟直三四錢,此一喜也。......”
《通鑒》卷二〇,一麟德二年十一月丙寅條說:
“時比歲豐稔,米斗至五錢,麥豆不列于市!
由此可知,初唐時期物價的確十分低廉,而且這個低廉還相對保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甚至一直到高宗年間也依舊如此,可以看得出來史家稱贊的貞觀之治,至少在百姓眼中,的確是值得謳歌的黃金年代。
如今是貞觀三年,正是物價最低廉的時期,三十貫錢就是三萬錢(一貫等于一千錢)。換成米的話,足足能買一萬斗米。一斗米按十二斤半算(一升米放在現在大概是1.25斤,十升一斗,一斗米等于十二斤半),一萬斗就是十二萬五千斤(這還是按照市價來計算的,這么大宗的糧食交易,賣家不可能不給折扣,這樣算的話,買下的米會更多)。
就算是按照市價,十二萬五千斤米,就算一個人一頓吃一斤飯的話,這么多的米足夠十萬大軍吃一天還有剩余(就算再良心的伙夫,一斤飯里放半斤干米都夠了,再多就干了。而且這個年代的人是一天吃兩頓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