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美國對外資進入影視制作產(chǎn)業(yè)十分審慎,正是因為傳奇恰逢業(yè)績低迷,才讓來自國財團獲得了買入的機會,成為了傳奇的新主人。
按照大老王的習慣,買下傳奇,他肯定不僅僅是希望進行資本運作,而是與并購盈方、鐵人公司等體育公司一樣,希望將拿到國市場賺錢。
尤其是傳奇影業(yè)旗下的怪獸矩陣,在這個提倡大的大片時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如果沒有這點資本,大老王也不會看上虧到姥姥都不認識的傳奇影業(yè)。
而且國票房市場依然在增長,往往拉動制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揚,將轉變?yōu)槭找妫彩琴Y本市場喜聞樂見的方式,這也是大老王敢砸下上百億軟妹幣的代價,拿下傳奇的底氣所在。
不僅如此,傳奇影業(yè)這個公司也對得起它的名字,這家公司,它的歷史并不如環(huán)球、福克斯、派拉蒙那么悠久,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很熟悉它,但它在好萊塢是非常特殊的一家片廠,尤其是它的運作模式。
首先必須要知道,好萊塢拍電影的那么多錢,都從哪里來?
這其實也是好萊塢發(fā)展的幾個重要轉折點。
最早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自有資金投資這不必說,電影公司從票房賺了錢,然后投入到電影的再生產(chǎn)。
而從銀行借款這種方式自好萊塢開天辟地以來就存在了,從愛迪生和格里菲斯時代起,好萊塢已經(jīng)開始向華爾街的銀行家借錢。
貸了款拿去拍片,把賺的錢還上本金和利息,這同樣非常好理解。
但每年開啟的項目太多了,光靠銀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除了銀行之外,好萊塢還會尋找其他外部資本,這種做法的歷史也很悠久。
著名的外部投資人案例包括:報業(yè)大王赫斯特家族、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包括現(xiàn)實版鋼鐵俠霍華德休斯,以及后來的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保羅艾倫等等,他們都投資過好萊塢,但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外部資本對好萊塢來說都只是很小的補充。
七十年代大白鯊和星球大戰(zhàn)開啟了好萊塢的超級大片時代,影片投資成本飛速上漲,電影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營風險急劇增加,對融資的需求也大大提高。
完全依賴自有資金和銀行資本顯得捉襟見肘,畢竟當時還有個時代背景是幾大傳統(tǒng)電影公司紛紛被綜合性傳媒集團收購,而集團總公司不重視電影業(yè)務,因而壓縮了自有資金的投入,而且,商業(yè)銀行的低風險傾向已經(jīng)無法滿足好萊塢資本市場的要求。
恰好在這時,聯(lián)邦出臺了針對電影投資的折稅政策,大大鼓勵了國內(nèi)乃至歐洲的私人投資者大舉進入電影資本市場。
可是呢,稅收優(yōu)惠政策不能一輩子當飯吃,于是80年代中期,里根的稅制大改革取消了關于投資電影的優(yōu)惠政策,再加上個人投資者在資金籌集規(guī)模、風險抵抗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機構投資者迅速取代了這些有錢的私人,成為好萊塢的外部投資主體,在機構投資者的帶動下,大量的保險基金和退休基金也紛紛進入電影投資領域。
于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好萊塢,出現(xiàn)了一個專有名詞拼盤投資。
當然,在此之前要明確一個概念,好萊塢的公司,尤其是六大巨頭,他們真的缺錢嗎?真的有必要吸引外部資金嗎?
其實答案在兩可之間,但相比起來,用別人的錢賺錢才是投資的精髓所在。
理論上電影公司當然可以完全依賴自有資金來拍攝電影,而且九十年代以來,次級回收渠道的豐厚利潤足以支撐電影公司拍攝億元規(guī)模的超級大片,但無一例外,所有電影公司仍然向外尋求投資。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攤風險,提高開工數(shù)量,哭窮以讓明星和經(jīng)紀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電影公司和外部投資者的合作,是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條約,即使雙方投入相等的資金,比如說5050,但電影公司最后分得的利潤卻比外部投資者多很多。
這是因為,一部電影的票房回款,發(fā)行方總要先從里面扣掉占總票房1015的發(fā)行費以及其他營銷支出,再和外部投資者平分,這當然看起來是公平的,只不過對電影公司來說,坐收發(fā)行費把一件有風險的事變成相對旱澇保收,再加上各種會計策略,總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資者,對于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說,是一件可以賺更多錢且降低風險的美事。
憑什么不做?
既然電影公司希望尋找外部資本,外部資本也在尋找投資機會,雙方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對沖基金的經(jīng)理基本不具備電影產(chǎn)業(yè)的專業(yè)知識,也不太可能一部一部去評估每個電影項目的盈利前景,合作起來豈不是效率很低?
這時,派拉蒙率先找到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
既然一部一部評估太費事,為什么不一起打個包呢?
于是派拉蒙向證券公司游說,是這么說的:我們派拉蒙公司歷年的內(nèi)部回報率都穩(wěn)定在15以上,你看你們對沖基金,內(nèi)部回報率差不多是1218,那我們的回報率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合作呀。
對沖基金比如名氣較大的美林證券一聽真是這么回事,那就干啊,于是和派拉蒙簽下合同,決定透過中間商,投資派拉蒙公司20042005年即將開拍的26部影片,其中包括大熱項目世界之戰(zhàn)和碟中諜3,投資額占18,并相應分享18的利潤。
這個協(xié)議保障派拉蒙在和美林投資集團結算之前,要提取北美總票房的10作為發(fā)行費,這其實就是派拉蒙內(nèi)部回報率高的秘密,所以實際上美林到手的分成肯定沒有那么多,美林出面的這支基金募集到231億美元,最后占總股本的20,比原計劃的18還高2個百分點。
這就是所謂的拼盤投資,打包了你一整年或者一段時期內(nèi)的所有項目,直接算總收益,既方便好萊塢公司做賬,也方便金融公司用更低的風險收回本金,收割利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