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被方楨和孫藝珍剛才的精彩合作沖擊到了,本該和方楨有著更好合作狀態(tài)的女主演河智苑也更要強起來,竟然主動表示不需要勞煩方楨和孫藝珍再繼續(xù)場外配戲,聲稱她已經(jīng)找到了這場戲中自己該有的表演狀態(tài)。
結(jié)果,一眾人就那么看著河智苑二話不說地走了一遍戲,然后在導演金明石的同意下開始了正式拍攝。
當然,金明石導演也不是想著要給河智苑一個面子,或是顧忌其雙料影后的身份才同意正式拍攝。
他之所以同意,是因為河智苑的表演在她這兒確實是過關(guān)了。
其實,他的本意也不是讓河智苑真的在正式拍攝時開著場外的另一出戲然后引起共鳴。
畢竟。
戲在眼前或是咫尺可觸,終歸是要差點意思。
戲在心中,才是上上之選,
而這……
就是所謂的戲感了。
不過,這倒不是說河智苑的戲感比孫藝珍和方楨要差。
而是,戲和戲的難度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這個難度,有時候來自于戲本身,有時候來自演員自己,還有時候來自于外界。
河智苑能在多次后重新找回自己的狀態(tài),將尹孝美的這段戲順利拍完,她應該也會因此對尹孝美這個角色產(chǎn)生更深的理解與認識,收獲不少吧。
“孫藝珍這次過來,真是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啊。”
導演金明石不由感慨一句。
只可惜孫藝珍這次過來只是探個班,并不是真的作為這部戲的參演者加入其中。
但金明石想,以后會有機會的。
優(yōu)秀的演員,雖然或許會錯過很多部優(yōu)秀的戲,但早晚會用一部戲?qū)⒆约簝?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這種優(yōu)秀,可能是單獨性的表演,也可能是共通性的合作,更可能是其在一部戲起到的作用。
其實,俄國著名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創(chuàng)立的斯坦尼體系中所提出的“最高任務”那一出戲,一場戲的意義。
不就恰恰決定了演員所要塑造的那個角色那么角色在一部戲中應起的作用么?
所以,演員若是明白自己這個角色在戲中的作用,其實也就是緊扣著斯坦尼體系中的最高任務,有一個不錯的表演狀態(tài)了。
不過……說起斯坦尼體系來……
金明石導演的目光不由移向方楨。
在他看來,方楨是妥妥的“斯派”,也就是所謂的“體驗派演員”。
就像斯坦尼所說那樣……
學習生活、觀察生活、傾聽生活、熱愛生活。每次演出時也預先深入研究過人物形象的生活邏輯,重新創(chuàng)造其生動的有機過程。
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努力在這一創(chuàng)造過程中有真正的體驗。
正如斯坦尼那句訓導
從自我出發(fā),進入角色,要想他所想,愛他所愛,恨他所恨,行他所行,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不過想想也是呢,方楨怎么會不是“斯派”。
金明石記得他在了解方楨資料的時候在其中看到方楨的座右銘是斯坦尼的名言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最喜愛的書籍是斯坦尼的經(jīng)典著作
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是斯派呢?不是體驗派演員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