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十三章 工程

作者/驚年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望虞河高地上,蘇州府尹王廷冒雨巡視河工堤防,眼前奔騰的洪濤轟鳴有如雷震一般,隨行之人盡皆失色,連手里的燈籠都抓不穩了。

    王廷盯著河水看了半晌,又看了看堤頭勞作的眾人,才回到了席棚之中,棚中眾多治水官員,挑燈正在商議。

    河面水位這兩日過去,并沒有漲,而是維持在原來的水位,但是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河工已經在河北岸筑刺水堤二道,減弱流勢了。但河水沖刷著堤岸向北奔流,回旋湍急,顯然這種長堤也有崩潰的風險。

    “死傷多少人,淹了多少民田?”王廷毫不避諱地將靴子脫了,只見白色的襪子上全是黑黃的泥土,眾人也差不多都是這樣。

    “七千四百多頃,”官員回稟道:“主要是如今連降暴雨,大片的房屋倒塌淹沒,但沿河百姓……”

    “怎么?”王廷心中一緊。

    “沿岸十六個莊子,共有百姓一千四百余人,”這官員道:“差不多都跑脫了,死傷不過數十。”

    “天幸,天幸,”王廷不由得道:“怎么跑脫的?”

    “是這位小官人疏散了百姓,”常熟知縣指著陳惇道:“全憑他及時預警,要不然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人間慘劇。”

    “夢龍,”歸有光道:“之前你就與我說,望虞河恐怕要發大水,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陳惇避而不談,只道:“大人,望虞河沒有建造圩田,大水退后,必須要建造。而且和其他地方不同,而且面積不能太大,別的地方每個圩差不多有三四千畝到六七千畝的面積,但望虞河河道狹窄,車水灌田十分困難。我看將將圩田都改小到五百畝左右,圩旁開一道水渠,和河道相通,這樣在圩田里抗旱排澇就都容易多了。”

    圩田的基本營造方法就是在河湖淤灘上圍堤筑壩,把田圍在中間,把水擋在堤外。圍內開溝渠,設涵閘,有排有灌。圩堤多封閉式,亦有其兩端適應地勢的非封閉式,這是防治河湖泛濫的好辦法。

    王廷和歸有光點了點頭,王廷怒道:“今年開春,本府就多次曉諭各縣,疏浚淤泥,整治河道,加固堤岸,以防漲水,沒想到都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只有常熟縣令,開挖淤泥,勤勞治事,可堪褒獎!”

    陳惇冷冷一笑,只看那常熟縣令神色變幻,青白交加,一句話也不說

    常熟縣往年并不清理河道,唯獨今年清理,就是因為收受了陸氏的賄賂,這縣令就是再傻,看到現在這么個一片澤國的景象,也知道自己這里發水,就是因為清理了淤泥。

    “太湖之廣三萬六千頃,入海之道,只有吳淞一條,”歸有光嘆道:“吳淞江年年浚治,屢浚屢淤,收效甚微,如今更是淤塞地厲害,反而從望虞河宣泄出去,如果不及時治理吳淞江,那往后湖水都走望虞河,河道細弱管簫,一來洪水,勢必泛濫,再過些日子,常熟一縣,怕都要遭大災。”

    “治蘇必先治太湖,治太湖則要治吳淞江。”王廷道:“太湖滋養了蘇州,使天下良田,盡匯于此。而吳淞屢屢泛濫成災,使湖田膏腴,往往不能為民所享,歷代太守,無不竭盡全力,治理吳淞江,永樂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疏浚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另謀排水出路,不到百五十年,太湖水患,反而更加劇烈。天困我民乎?我蘇州只能任由大水滿溢,而毫無解決的辦法嗎?”

    陳惇搖搖頭,歷代蘇州太守的辦法,無不是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他們卻沒有發現,太湖水文情況,早都發生了改變。

    “夢龍,”歸有光注意到他:“你有何辦法?”

    “先生,你的三吳水利錄中,收了宋朝郟亶的兩篇蘇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他從地域差異和地形特點,已經對治理吳淞江提出了辦法。”陳惇道:“蘇州五縣,號為水田,其實昆山之東,接于海之岡隴,其地東高而西下。常熟之北,接于江之淤沙,其地皆北高而南下。是二處皆謂之高田,而其昆山岡身之西,抵于常州之境,僅一百五十里,常熟之南,抵于湖秀之境,僅二百余里,其地低下,皆謂之水田。驅低田之水盡入于淞江,使江流湍急”

    陳惇頓了一下,道:“也就是說,利用常熟和昆山的高地之差,在昆山低洼處修筑堤壩,將水流約束起來,然后開閘放水,人為造成一段湍急之流,放入吳淞江里,就可以將江中淤積的泥沙沖走,比人力清浚淤泥快速而且效果更顯著。”

    這個辦法,就和后面潘季馴治理黃河采用的蓄清刷黃、束水攻沙的道理是一樣的,即在清口上游堵塞洪澤湖大堤決口,修筑高家堰大堤,把淮河水攔蓄在洪澤湖中,約束淮河的清水盡出清口,流入黃河,以達到沖刷清口的的目的。

    聽到陳惇的建議,棚中眾官員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好,吳淞江水中蘊含泥沙,才逐漸沉積淤塞,以至于排泄困難。人工清淤挖泥現在也來不及了。反而這個建造大堤,束水攻沙,既可沖刷河床,又可加速排水。真是妙啊!”

    “若要修筑大堤,”王廷心中不無憂慮:“只恐又是一場靡費,今年夏稅,朝廷本就多要了二百萬石,如今要我從百姓身上搜刮,我身為父母官,于心何忍呢?”

    王廷這個蘇州府尹當得也的確不容易,都說前世修了德,今生才要去蘇州這樣的膏腴之地做官,誰想他在蘇州為官幾年,頭發卻花白了一圈。只因蘇州雖然富裕,賦稅卻是全國最高。朝廷每年就盯著蘇州一府之地,算得比他這個府尹還清楚,交上去的糧食,多的一石都剩不下。往年蘇州水患,朝廷賑濟的糧食也是全國最少,都叫州府自己解決。在朝廷看來,治水的錢,蘇州絕對是有的,誰知道他這個府尹的困難呢?

    “筑堤不要錢,只需人力即可。”陳惇的眼睛像是望進了他的心里,“東岸地勢高,不怕泛濫,就近取土,修筑西岸。”

    “取東岸之土,修筑西岸?”眾人嘖嘖道:“這法子果然妥帖!”

    王廷不由得展顏:“好啊,好,夢龍,你真是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啊!”

    “就算我能防堵縱橫奔流的各條河流,引導它們向東流入大海,”陳惇心道:“卻擋不住人性向下,人心向上永不滿足,人性向下,不見這一場,永遠不知道人心可以有多壞。”

    陳惇待在棚中,借著微弱的燭光,漸漸畫出了一幅經過深思熟慮的治水圖來。

    “這是什么?”歸有光問道。

    “夏原吉開了范家浜,上接黃浦江,下通長江,使黃浦江沖成深廣大河,成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吳淞江淤塞為黃浦江支流。”陳惇慢慢解釋道:“我剛才提出來的辦法,施行起來的話,就要在橫潦涇這里,修壩建閘港,使上游來水大多北折改走黃浦,沖刷吳淞江下游河床,這可以徹底解決吳淞江淤積問題。但橫潦涇水北流后,同時會有少量來水過閘港走舊水道直接入海,這樣會使古東江下游河道不斷淤積,不過多少年,還會出現新的問題。”

    “所以我想,何不干脆溝通太湖和黃浦江,挖出一條新河,使太湖直接走黃埔入海呢?”陳惇道:“在這一條太湖入黃浦江的人工河道中,可以勾連大小湖蕩共二百余個,自西往東穿越螞蟻漾、雪落漾、大龍蕩、楊家蕩、汾湖、東姑蕩、邗上蕩、馬斜湖、長白蕩、錢盛蕩、葉厙蕩等等湖泊,這一條人工河修出來,排洪期是太湖最主要的泄洪道,枯水期亦可通過太浦河引太湖水補充黃浦江,不僅可以防洪、排澇、灌溉,甚至可以調節松江用水。”

    陳惇設想了一下,道:“河底寬度只要在四十丈左右,河面寬度在七十丈左右,就可以承泄太湖流域的接近一半的洪澇水量,可通航上百只船只。”

    歸有光苦笑了一下:“這辦法比筑堤還要好,只是你告訴我,開挖這條河要花費多少銀子?”

    “幾百萬兩吧,”陳惇道:“我知道,沒這個錢。”

    后世這條太湖入黃浦江的人工河道,開挖于1958年,工程分為三期。第一期始于1958年,第二期始于1960年,因資金、勞力、材料不足,中輟。直到1991年年末才開始了第三期,連后世都因為資金不足中斷了工程,何況這時候,不知道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呢?

    “要是有錢的話,”陳惇就道:“就可以修筑環太湖大堤,再加上長江江堤、望虞河東岸、太浦河北岸、淀山湖大堤,五條控制線構成防洪外圍屏障。蘇州中心城區就在屏障內,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水患之危了。”

    “泱泱一個大明,堂堂一個蘇州,怎么會沒有錢呢,”陳惇翻來覆去道:“錢都在誰手上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温宿县| 濮阳县| 五寨县| 黄石市| 富锦市| 惠州市| 广南县| 河间市| 二连浩特市| 房产| 海兴县| 神木县| 安阳市| 平阳县| 永济市| 扶余县| 双牌县| 八宿县| 视频| 响水县| 新田县| 绥棱县| 台安县| 三门县| 昌黎县| 集安市| 南漳县| 金湖县| 忻州市| 大方县| 寻乌县| 巨鹿县| 南充市| 镇原县| 洛宁县| 鸡泽县| 和田县| 西林县| 黎城县|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