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此身行作稽山土

作者/驚年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那我們山陰的諸大綬中了沒有,是第幾名?”眾人紛紛拉住報子問道。

    “諸老爺也中了,吳老爺也中了!”這報子就道:“會稽的陶老爺也中,所以兩邊其實是打平了!”

    “打平什么?”人群就道:“解元讓會稽摘走了!”

    有才哈哈大笑道:“山陰、會稽,不都是紹興人嗎?咱們紹興一地,不僅出了浙江一省的解元,還出了整整五個舉人老爺,幾乎包攬了前十,這不該是咱么紹興的光榮嗎?”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歡聲震地,“咱們紹興是魁星點斗,蓋壓全省!”

    不一會兒官道上又來了第三撥喜報,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被他們手中所舉的大紅色豎匾吸引住,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捷報會稽老爺陳諱惇,高中浙江鄉試第一名解元。京報連登黃甲。”

    眾人扶著陳惇接下了牌匾,爆發了漫長的歡呼,老鴇子敢說,就是過年也沒有這般熱鬧,她眼見眾人圍住陳惇討喜,眼睛一轉,頓時計上心頭來:“如今這新晉的解元就在眼前,我不趁此時向他討要墨寶,更待何時?”

    要說這老鴇子還是反應快,當即便指揮著姑娘們分開人群,親自捧著筆墨紙硯來到陳惇的馬前,恭喜他蟾宮折桂,獨占鰲頭,又揮舞著香帕,對陳惇拋了個眼風:“解元郎春風得意,光耀鄉土,讓我這小地方,蓬蓽生輝,如今何不留下翰墨,做我蒔花館的鎮館之寶,永為夸耀?”

    眾人方才想起來還有這一茬,如果能留下解元郎的墨寶,那可不就是鎮宅之寶了嗎?還是這老鴇子有眼色,居然搶在了眾人之先!

    陳惇就哈哈一笑,道:“之前就給媽媽寫了不少詩詞,怎么還不夠,還要問我討要啊?”

    “那可不一樣,”老鴇子扭腰笑道:“以前那是紹興的小才子所留,今天可是浙江的大解元所寫,我兩個都要留著,讓大家看看更上一層樓是什么意思!”

    陳惇就道:“筆墨伺候!”

    老鴇子鋪開紙張,陳惇就道:“我如今是小三元換做了大四喜,你們可知人生也有四大喜事?”

    眾人紛紛道:“人生四大喜,可不就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嗎?”

    “不錯,不過還有個四更喜,”陳惇就道:“我各自添上兩個字,這四大喜就會變成四更喜。”說著便刷刷兩筆,分別添上“十年萬里和尚教官”,眾人便道:“十年久旱逢甘雨,萬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教官金榜掛名時!”

    眾人不由得捧腹大笑起來,卻問道:“可還有比這更大的喜事?”

    “還真有!”只見陳惇有求必應,又往上添了幾筆,道:“十年久旱逢甘雨,甘雨又帶珠萬里他鄉遇故知,故知為所歡和尚洞房花燭夜,嬌娘乃公主教官狀金榜掛名時,一舉中狀元!”

    “好啊!一舉中狀元!”眾人乃大歡笑,“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解元郎遲早要變狀元郎!”

    吳管家好不容易從人群里擠了進來,一把抓住了陳惇的胳膊:“小少爺,快跟我回蘇州,你中解元的消息已經傳遍了蘇州,蘇州百姓都翹首盼望,等著你回去慶祝呢!”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眾人推開了,“干什么,這是我們紹興的解元,跟你們蘇州有什么關系?”

    “話不能這么說,我們小少爺如今別無親人,只有蘇州的外祖,如今又要在蘇州娶親了,可不就是我們蘇州人了嗎?”

    “誰說他沒有親人?”眾人卻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露出意會不宣的神色來,“你看!”

    陳惇抬眼一看,只見此時已是傍晚,在天邊霞光的映照下,遠遠地走來了一隊人,他們扛著三十六人抬的大花轎,這花轎大的像一座房子,而轎身描龍畫鳳,繡著各種吉祥的圖案,烏龜和蜘蛛并肩,仙鶴和蟾蜍對眼,不倫不類,但一看就知道是不同的人家一針一線繡上去的。

    而大花轎身上批紅掛綠,有無數道彩帔,比萬丈霞光還要耀目輝煌,這轎子就這樣抬了過來,有才樂呵呵道:“這是紹興家家戶戶的百姓給你做的,按咱紹興的規矩,這大花轎要一路抬過去,迎接新娘子呢!”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眾人歡笑道:“走啊,一起去蘇州迎新娘!”

    陳惇的喉頭哽住了,看著熱切的鄉人:“游子悲故鄉,紹興是我所長的地方,即使此身行做稽山之土,也不會忘掉生我養我的紹興。”

    這一天紹興城里全空了,不僅是會稽、山陰,蕭山、諸暨、余姚、上虞、嵊縣、新昌的百姓都趕到城西來送上自己的禮物。三百名鄉人抬起轎子,浩浩蕩蕩開往蘇州,中途隊伍越來越大,在杭州又停下來,搭起帳篷,歡笑痛飲三天。

    這一支隊伍抵達蘇州用了整整十天,一進蘇州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歡迎。蘇州的百姓早就張燈結彩,連連派了七八支隊伍去迎接,一進城便如同過年一般,陳惇敢說胡宗憲的勝利之師都不曾受到這樣的歡迎。

    黃土墊道,凈水潑街,香花醴酒,彩緞飄飄歡呼的聲音連蘇州最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可見整個城市已經成了歡樂的海洋了。

    金井橋的宅院已經變成了解元府邸,前面是狀元牌坊,后面是解元府邸,而這狀元還就是解元的先祖,一條街的風水已經傳得神乎其神,房價已經漲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陳惇跨在馬上,有才得意地指揮著紹興的男丁們扛著綿延十里的聘禮,會同花枝招展的媒婆,吹吹打打,一路跨馬游街,在整個蘇州城夸耀了一番后,才浩浩蕩蕩直奔陸家而去。

    一路上蘇州的百姓傾巢出動,那叫一個載歌載舞,有好事者清點聘禮,數了一圈之后倒把自己數糊涂了,就吹噓道:“我看清楚了,足足八百八十八抬,真吉利!”一路上看熱鬧的那叫一個海了去了,比如蘇州的百歲老人回憶起小時候:“老頭子我當年只有十六歲,親眼看著狀元吳寬打馬而過,八十三年之后,居然還能看到吳寬的子孫也高中,真是盛事難得啊!”

    還有歆羨的人們,孩子們瞅著那一抬抬的聘禮,追趕著馬車,討要糖果點心,卻被爹娘拉了回來,指著轎子道:“只有好生讀書,將來也有這么一天!”

    孩童們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也生出了點點萌芽來,至于將來又有幾人秀才,幾人進士,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而此時,所有的榮光都屬于陳惇。

    當定親隊伍行到一條必經之路時,便被早已守候的軍士攔住了。陳惇已經看到了為首的人,不由得更添歡喜。

    成遠一揮手,身后的百余名軍士便操戈而舞,金戈鐵馬,讓陳惇不由得想起了淞滬之戰中,一起并肩而戰的一幕幕。

    “僉都御史、江南總督胡宗憲特添二百抬大禮,”原來還不止成遠賀喜,所有和陳惇共事過的軍中悍將們紛紛送上了禮物:“總兵盧鏜、副總兵俞大猷、湯克寬,寧紹臺參將戚繼光、參將譚綸,還有開陽先生,共添大禮六百抬!”

    浩浩蕩蕩的隊伍又多了百余名軍士助威,一路更是風光煊赫,然而沒走多久,就又被人攔下了。

    只見小吏張望帶著身后若干名官府的衙役,向陳惇拱手道喜:“今日大喜不勝,太守特命我等前來慶賀,共襄盛舉!”

    王廷大手一揮,在蘇州給陳惇建了個牌樓,那正兒八經的江蘇一省的解元反而沒有。歸有光又特贈古籍二百卷,遙遙掛在隊伍的尾巴上。

    隊伍前行不久,又被上百名士子攔住,學長王篆帶著學子們道賀道:“佳期吉日信有緣,我等同窗今日特來賀新郎,但愿千秋歲里,結取萬年歡會!”

    這一幫學生拉開嗓門,居然唱了兩首歌曲,左邊唱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右邊唱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聽得眾人一陣心曠神怡。

    然而歌是唱完了,學子們卻攔著隊伍不讓過,把陳惇拉下馬來,原來陳惇也有指定曲目要唱。陳惇無奈地接過了歌詞,一看這熟悉的字體就道:“好個徐文長,走的時候不送行,原來在這里等著呢!”

    再看歌詞,更是讓他鬧了個大紅臉,倒不是什么哥哥妹妹入洞房這樣粗俗的歌詞,其實這詞也是出自詩經,但其中的意思更明顯,因為這首歌名叫螽斯。

    螽斯就是蟈蟈,一只雌蟈蟈一生能繁殖六七十粒卵,孵化的若蟲極多,年生兩代或三代,真可謂是宜子的動物。螽斯這首歌就是在以螽斯喻子孫,說螽斯張開翅膀,聚集起來鳴叫飛翔。你的子孫多又多,家族正興旺。

    “快唱,快唱啊!”眾學子促狹起來,推著陳惇讓他唱。

    “嚯,”陳惇咳咳了兩聲,還真豁出去了,扯著嗓子高歌道:“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人群又歡聲震地,大家抬起陳惇,浩浩蕩蕩地趕往陸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桐庐县| 三门县| 临汾市| 乐亭县| 黑水县| 富裕县| 水富县| 高唐县| 宁陕县| 法库县| 三穗县| 灵丘县| 临海市| 理塘县| 苗栗市| 陆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久治县| 彭阳县| 图木舒克市| 天长市| 疏附县| 定结县| 二连浩特市| 宁乡县| 靖江市| 通化市| 富民县| 鄂州市| 郓城县| 义马市| 汶上县| 长子县| 卫辉市| 榆树市| 渭南市| 神农架林区| 民权县| 周至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