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662章 幫扶信任

作者/戰(zhàn)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蘇仲、潘誠、薛望、袁華等一眾將官練兵下功夫,將士聽指揮,能吃苦,得益于充足糧草供給。

    原本宿州都統(tǒng)制統(tǒng)轄的近七萬兵力,糧草供給都是朝廷負責,奈何每月消耗的糧食實在太多,從江南運過來,路途遙遠,路上損耗嚴重,還不一定供得上開銷。

    于是在供給六個月糧食之后,朝廷便只能給現(xiàn)錢,由各軍自行采購糧食,同時將征購糧食的任務(wù)壓到駐軍所在州府。

    宿州、亳州、陳州一帶的糧食早在去年完顏亮率軍南下時搜刮一空,民間已經(jīng)很難買到糧食。

    作為忽然被啟用,直接從老家到宿州來任知州的張孝祥,面對糧草問題,他是很頭疼的。

    州府縣雖然已經(jīng)恢復(fù)秩序,百姓回到舊地安居,但他們也缺少糧食,也許明年春天就會發(fā)生饑荒。

    楊叢義的七萬大軍需要糧食,宿州十幾萬百姓也缺少糧食,這是一個大難題。

    好在楊叢義給他介紹了一個商賈,告訴他只要有錢,就可以通過貿(mào)易途徑,從其他地區(qū)購買糧食。

    張孝祥手里是有錢的,也是朝廷為安撫宿州等地的百姓專門撥付的一筆錢款,有十幾萬貫,有商賈他就能解決最棘手的糧食問題。

    雖然他考中狀元之后,一直在臨安任職,沒有治理過地方,但他本身就起自底層,對普通百姓非常了解,只要沒有天災(zāi)兵禍,沒有苛捐雜稅,百姓就很快恢復(fù)生產(chǎn),過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在他看來,治理地方就四個字“無為而治”,只要管好屬官,不讓他們胡作非為,一州一府之地就能自然恢復(fù),用不了多久就能昌盛,但前提是,百姓遭遇不可抗的災(zāi)禍時,官府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和庇護,助他們渡過難關(guān),不然州府必亂。

    在有商賈幫他解決糧食問題之后,張孝祥輕松了。

    閑下來的張孝祥并沒有坐在城內(nèi)的州府衙門跟文人墨客吟詩作對、舞文弄墨,而是走上街頭,走出城門,走進夜曠,走進百姓破舊的院子,走進軍屬營地。

    在城外他看到了更多為生活奔走,不知疲倦的百姓,他知道,只要百姓在,宿州在明年春耕秋收之后一定可以繁盛。

    他的信心來自于宿州近八萬隨軍家屬,八萬人能開墾很多良田,楊叢義承諾給每個帶來家屬的將士五畝土地,張孝祥命令州府官吏調(diào)查統(tǒng)計之后,將數(shù)額提高到十畝,并且在上報朝廷同意之后,所有新開墾的土地,免除三年賦稅,田地所得,全歸軍屬自己。

    與此同時,他還跟楊叢義協(xié)商,打算將軍中一些不能作戰(zhàn)的馱馬買過來,借給百姓開墾荒蕪的土地。

    但軍中的馱馬楊叢義是打算分給隨軍家屬的,張孝祥自然不能強求,也不會強求,因為他買馱馬勞力本來主要就是想借給隨軍家屬,如今軍中直接分配,倒給他省了不少事情。

    宿州的張孝祥如此,亳州任職的辛棄疾也為民生忙碌。

    辛棄疾本在山東義軍首領(lǐng)耿京手下任掌書記,代替那支實力強大的義軍去了一趟臨安,請求歸附宋朝,在得命封官,回山東后,方才聽聞首領(lǐng)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害,數(shù)十萬義軍也分崩離析。

    憤怒至極的他,親率五十騎直奔五萬余人的敵軍大營,一舉將張安國抓獲,并帶領(lǐng)了一支幾千人的義軍南渡,歸順了宋朝,而叛徒張安國在臨安游街示眾之后被斬首,報了耿京和義軍的仇。

    辛棄疾因抗金歸附有功,被朝廷授予官職,江陰簽判。

    后來新皇趙昚登基,主戰(zhàn)派積極籌備北伐,辛棄疾由于是從北方南渡之人,對北方較為熟悉,于是任職江陰知縣不足半年的他,被調(diào)往亳州任職,負責籌集糧草、軍需。

    辛棄疾初來亳州很不適應(yīng),他并不想籌集糧草軍需做后勤,他的理想是領(lǐng)兵打仗,親手將金人趕出中原、趕出山東。

    但在楊叢義聽聞他來到亳州,跟他見了一面之后,告訴他沒有糧草軍需,任何軍隊都不能打勝仗,更不可能恢復(fù)中原,趕走金人,糧草軍需甚至比將士還重要,將士拼完了,只要有糧草軍需,很快又能拉起一支隊伍,但要是沒有糧草,再強大的軍隊也會消散無蹤。

    二十歲出頭的辛棄疾把楊叢義的話聽了進去,因為他聽說過楊叢義的事跡,早就他把當成了英雄偶像,所以英雄的話自然要聽,不光要聽,還要堅定的執(zhí)行。

    在數(shù)十萬義軍中,擔任掌書記的辛棄疾本就是負責軍需糧草后勤的人,現(xiàn)在負責對接亳州駐軍的軍需糧草,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況且辛棄疾本身家就在北方,在金人統(tǒng)治區(qū),父祖都曾在金人朝廷為官,人脈關(guān)系還比較深厚,他自己年少游歷時,也多有結(jié)交文人義士,也擁有一些自己的特殊關(guān)系。

    是以,他雖然身在亳州,但仍然能從北方弄到糧草,當然這些糧草也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

    同樣負責后勤軍需,其他官吏就不可能從北方金人統(tǒng)治區(qū)弄到哪怕一擔糧食,辛棄疾的能力可見一般,當初朝廷把他派來亳州,決對是深思熟慮后的一步好棋。

    楊叢義不知道,朝廷派遣辛棄疾和張孝祥來亳州、宿州是不是跟他之前在鎮(zhèn)江向當時還是建王的新皇有關(guān),如果這兩個人的任命是皇帝親自授意,那就說明皇帝對他給予了足夠的信任。

    因為不管是張孝祥還是辛棄疾,都是楊叢義在鎮(zhèn)江時親自向當初還不是皇帝的建王舉薦的北伐人才,北伐要成功就需要重用年輕人,北伐是持久戰(zhàn),短則五年,長則十年,甚至要幾十年,僅僅依靠朝中張浚、陳康伯、楊存中等一眾老臣,北伐一旦不能一舉成功,后面將再無能主持北伐之人。

    皇帝能同意派遣三十余歲的張孝祥和二十余歲的辛棄疾來亳州、宿州,為宿州大軍籌備后勤,穩(wěn)定州府縣民心,就說明他已經(jīng)做了后手準備,如果張浚、陳康伯不能北伐成功,那么將來能主持北伐大局的人就在這兩個年輕人中,也許他們的后半生都將在北伐和籌備北伐中度過。

    對于朝廷的這種部署,楊叢義是贊同的,任何事僅憑老臣都不可能長久,因為他們總有病死或老死的那一天,如果他們在北伐途中離世,就像在抵御金人南侵的緊要關(guān)頭病重的劉錡一樣,一旦沒了他們,軍中、朝中都很難找出一個能代替他主持大局的人,任何軍事行動,都只能以失敗告終。

    而鍛煉年輕人,起用年輕人,就可以避免精力不濟、體力不濟的問題,一件事可以專心做十年、幾十年,只要不出意外,就不會中斷。

    楊叢義雖沒有回臨安,但他也知道,如今朝中能說上話的基本都是年近六十,或是已經(jīng)六十以上的老人,并且全是前朝老臣,這幫老臣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得勢就會推行自己的方略,一旦病退、逝世導(dǎo)致失勢,正在施行的方略就會馬上被推翻,如此政令就不能長久,信息不通暢,經(jīng)常變更政令,最后的結(jié)果是政令只在朝廷、都城頒行,而地方則根本不會重視,也不會施行,因為他們知道,任何政令都是一陣風。

    沒有青年人能說上話的朝廷是不能長久的,顯然新皇趙昚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許在他登臨皇帝位的第一天,看到眼前幾乎全是花白頭發(fā)和胡須的老年人,心里就已經(jīng)生出了鍛煉培養(yǎng)年輕官員的想法。

    新皇趙昚能認識的年輕官員很有限,他貴為王子、皇子,能跟他接觸的、說得上話的,幾乎都是朝中重臣,而朝中重臣就不可能有跟他年齡相仿的青年人,所以年齡跟他相仿,又多次接觸的楊叢義,就成了能跟他說的上話的人,雖然自鎮(zhèn)江之后,楊叢義再沒見過他。

    楊叢義在鎮(zhèn)江幾次打敗敵軍,還有他對金人的推論和判斷,幾乎都準確無誤,可以說聚兵瓜洲五十萬的金人之所以退走,很大可能就是因為楊叢義,甚至有可能在新皇趙昚眼里,金人大軍退走就是楊叢義憑借一軍之力促成,因為他對金人的推斷實在太準確。

    新皇趙昚登基時,楊叢義身在亳州,不能離開,并且他也沒有接到朝廷要他班師,或是交出兵權(quán)的命令,是以沒能回到臨安。

    雖然,趙昚登基之后也沒有私下給楊叢義傳過話,但把張孝祥、辛棄疾這兩個他親自推薦過的人調(diào)來亳州、宿州,就能說明趙昚對他的信任。

    而信任的基礎(chǔ),必定是楊叢義與辛棄疾、張孝祥都沒有私情。

    由于他們兩人沒有給他帶來任何話,楊叢義不敢猜測趙昚的心思,只是盡可能將籌集軍需糧草的權(quán)力移交給他們兩個人,也給予他們完全的信任。

    但也不是完全放手,做甩手掌柜,必要的時候,還是給他們一些幫助,解決一些他們不能解決的難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平顶山市| 红桥区| 四平市| 洛南县| 宝兴县| 铜鼓县| 汕头市| 海安县| 连南| 祥云县| 永修县| 顺义区| 华蓥市| 高安市| 易门县| 定安县| 郎溪县| 沧源| 汝南县| 靖宇县| 高陵县| 桦甸市| 宁乡县| 灵武市| 嘉善县| 泸水县| 合作市| 麦盖提县| 集贤县| 临颍县| 宾川县| 绵阳市| 陇川县| 六枝特区| 清涧县| 高邮市| 大田县| 虎林市| 凌海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