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
高句麗國內,掌握了兵權的高琮悄悄回了平原城,發動了一系列政治變動,真真實實將軍政大權穩固地掌握在了手里。由于高句麗王室在國內聲望高的原因,被架空或者“處理”的那些將領大多數都沒有力氣反抗。
上次大戰失敗的責任,被已經死了的高禪高封二兄弟承擔了。理由是,他們兩個內斗,影響了戰斗。只有溫厚的高琮同志維護大局,奈何人微言輕。不過正因為這樣,三王子高琮才得以通過了“大天神”高的人考驗,將國家重任交付給了高琮。
高琮來想摒棄這個天神身份的,可他轉眼一看,卻發現舉國上下都已經沉浸在了天神之國的美夢中,幾乎所有百姓,都對此深信不疑。而他高句麗王室的聲望,也都是因為這個天神傳。
根深蒂固。高琮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搖大樹的蚍蜉。
除了上次出征了的三萬人,國內還有五萬大軍,三萬人防守在南邊的新羅百濟,絕對不能動。還有兩萬人守各處關隘和王城,想要動用或者再出兵渤海的話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高琮手里還有一支久經忽視的部隊——水軍。有多忽視呢?當初高元發兵渤海時,壓根都沒想起自己手里還有這么一支軍隊。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人死得最多的就是水軍。因此,高句麗人早就將繳獲的那些龐然戰船當作“廢物”,想著只有出逃的時候才用吧。
以前三兄弟都在的時候,大哥高禪手里有一支萬人隊,他高琮手里就是一個水軍。當然,二哥高封手里有的是一隊女兵護衛……
所以這一支水軍算得上是高琮的親兵了,其實,這一支水軍,也是高琮的大后手。他還沒絲毫機會上位的時候原想,如果在奪王位的斗爭中萬一站錯了位。
別的人忽視水軍,高琮可不,他早看到了水軍這一把刀刃的鋒利。
進可攻,退可守。
上岸可結陣而戰,下海可以遠遁,可游擊,可謂一個頂倆。因此,高琮在水軍上面花了大把精力和金錢。要是沒有這一支水軍,高琮是絲毫不敢再戰的,可腰里別了一桿這樣的槍,打不打貓在高琮腦中就成了兩難了。
“報~”一名插著紅色令牌的騎士沖了進來,有紅色令牌的可以騎馬不下,直接入宮。
高琮抬起了沉思中的頭,瞄了一眼,對來人道:“什么事?”
“王上,大喜啊,大賀氏人走了!”一個近臣拿來信報,看了一眼,十分欣喜地道。
高琮聽了“王上”二字十分受用,他父親高元老頭子雖然還在,可實權已經被他掌握了。“王上”二字,他已經想聽到想了很久了。高琮激動地站了起來:“你什么?”
“渤海人所依仗的三千大賀氏騎兵已經部撤走了!渤海,現在成了板上的肉!”
高琮轉頭看向那送信人,走過去裝模作樣一扶,那人誠惶誠恐站起來:“王上……”
高琮努力維持著一個上位者的冷靜:“信上的消息可靠嗎?不會是渤海人搗的鬼吧?”
“王上,那些騎兵已經撤走三日,我們派細作過去探查了,皆不見騎兵身影!”
“好好……”高琮兩手一拍,眼中希冀之色顯現出來:“渤海人,這次我要一雪前恥!”
忽的,高琮又看著天上道:“高禪,看來天命所歸,在我身上啊!哈哈哈哈……”
渤海:
帶回來的上萬臨時部隊被整編成了八千人,剩下的那些和救回來的奴隸,部以工代賑。
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令被發下了,減稅免役。
從奚族帶來的戰利品足以支撐國家運轉,百姓自然就能減稅;苦役都交給了俘虜們去做,百姓們自然就能免役了。
斷紅塵大筆一揮,在龍泉府北邊三十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一則可以安頓那些救回來的人,一則可以在大賀氏和渤海直接建立一個有力的屏障。
安民,建城,練軍,斷紅塵的事多不多,少也不少。官制方面,斷紅塵維持暗河將軍府的辦法不變,只是在此基礎上縮減了一些暗河將軍府的權力,將不關鍵的官位讓給了地人。
徐琪為了避免被斷紅塵捉到課堂里,偷偷溜到了徐清建的的城堡。徐清的城堡有了名字——鎮邊堡。
鎮邊堡周圍已經有了兩千多戶居民,還有一千多奴隸,一千州兵。這里的奴隸干活兒比別的地方更加賣力,因為徐清給了他們一個恢復自由的機會——凡是在這里努力工作滿一年的,可以派往東北開荒。
不知不覺,已經出來快兩個月了。州兵們開始思家,徐清也開始想念徐清和荀雪兒她們了。看著渤海漸漸地穩定下來了,徐清便計劃回家。先派人去招來三艘大船,又從龍泉府那里把一千州兵調過來,準備就近登船。
剛準備和徐琪情況的,楊成楊信雙雙到來:
“主公,對面的高句麗人不安分啊。”
“哦?如何不安分?”
“剛才有暗河的人,他在河岸發現了登岸的痕跡。”
“不會是漁民吧,高句麗人上次元氣大傷,怎么會這么快卷土重來?”
“主公,不可能是漁民,勿大意啊……”
“唔,好吧,拍幾個人過去探一探風聲,若是高句麗人有所不軌,直接破壞他的糧倉,暗殺他的官員,不用回來報告我了……”
“喏……”楊成楊信見徐清從諫如流,欣喜地領命而去。
按照日程表,城主徐清下午的時候都要巡視一番城墻,然后再看看俘虜們的工作情況的。可今天,徐清在城墻上遠眺之時卻看見了一位熟人。是熟人,卻不過是見了一面,但徐清對他印象深刻罷了。
斗笠漁翁!
還是上次徐清在海邊念詩的時候斗笠漁翁出現的,斗笠漁翁對徐清,海興出了怪事,你要是能解出來答案,我就給你送一份大禮。
大禮啊,當時徐清可是刺史,斗笠漁翁是看出來的!對一州刺史來的大禮是何物?徐清一直心里惦記著呢……可惜,那個難題是個密室殺人案,背后操縱的人也龐大無比。徐清大禮沒收到,反而折兵損將,吃了大虧。由此徐清愈加對這個神秘的斗笠翁有了深刻印象。
徐清提了幾百騎兵跑了過去,斗笠翁倒也不急不慌,河岸邊,真如一個老漁翁一般。
走近了,斗笠翁起身,作揖對徐清道:“徐刺史,別來無恙?”
“還行……”徐清冷冷地回到。
斗笠翁啞著聲兒笑了一下:“徐刺史,老兒高估你了,也低估了他們背后那個人……”
“這么,你知道了他們背后的人?”徐清心里打鼓,能有如此勢力的,難道是那五姓?徐清有膽子剿滅滄州世族,可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會去招惹。
“這個人,刺史大人還真的惹不起。”斗笠翁沉吟一下道:“這個人姓李……”
“李淵?!”
“不,是李世民!”
“怎么可能?!他對付我干嘛?你敢挑撥離間?”
徐清不愿意相信斗笠翁的李世民害他一,可他心里卻漸漸的朝著李世民那個方面思考,勢力強大,來自長安,似乎李世民也符合條件,可附和條件的也太多了吧。
如果是李世民,那以后怎么和這個大唐之主相處?難道……
斗笠翁的話將徐清拉出了沉思:“我又不是你唐國人,李世民又不是太子,你又不是重臣,挑撥離間你們干嘛?”
徐清此時已經信了三分,但他狐疑地看了一眼斗笠翁:“你是高句麗人?”
斗笠翁搖搖頭:“不是,我是新羅人……”
“……和一個行走在渤海山東滄州等等地方的新羅流浪者。”斗笠翁補充道。
“新羅……”徐清低低地一念。
“沒錯,新羅,辰韓之后,也是三韓之中最弱的。”斗笠翁竹筒里倒豆子的了:“半島上三國鼎立,新羅百濟高句麗,都是三韓之后。”
“三國稍有一強,便會被其他二國聯合起來對抗,三國都弱,就看誰的后臺更硬。以前新羅的后臺是中原國家,百濟和高句麗人不敢挑釁,可如今中原剛歷經大亂……”
“你今天現身而來,莫非是想……”
“刺史大人英明!沒錯,這次來找您,就是想聯合渤海一起討伐高句麗!”
“這么來,你在新羅的地位還算挺高了,不然怎么會如此關心這些事。,你在新羅有多么高地位……”
“此言差矣,為國而謀,哪里要分身份?”
“哼!”徐清轉身一擺手,作勢要拒絕。
“刺史慢走,這么和您吧,我在新羅的地位比得上新羅王!”
徐清微微驚訝一番,沉住了氣道:“你就是新羅王人,我又何必犧牲自己的手下,去幫你呢?”
“刺史難道不為渤海想一想?”
徐清撒了個謊:“我是唐國人,與他們渤海,不過是欠一點點人情罷了。”
“好吧,那高句麗人的大事,我也不必告訴你了!”斗笠翁轉身就走,這時就換徐清往回拉人了:“老翁,慢走……”
“怎么?現在愿意幫渤海了?”
“嘿嘿,那就要看你帶來的消息有值多少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