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懌帶來了徐平的家信,家中并沒有什么大事,倒是丈人林文思離開原任后改任蔡州確山縣主簿,并續(xù)弦給徐平娶了個丈母娘,也是個破落官宦人家的女兒。李璋與蘇兒成親后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已經(jīng)過百日了。
徐平得了消息,急忙備了一份禮物,與秀秀給蘇兒的禮物一起托人寄回去。兩家關(guān)系非比尋常,這種禮數(shù)是少不了的。
李用和一任考城縣巡檢做完,改官沒有成功,還接著在考城縣呆著。
雖這個年代磨勘制度已經(jīng)完備,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順順利利的地按年資升官,甚至對于下層官員來,不改官直接連任都算好運氣。因為無論磨勘還是各種補貼都是按實職差遣,官只要做著就不吃虧,相反一進了待選的大坑,收入和待遇驟然降低,不知猴年馬月才出缺,那日子才是難熬。
陪著桑懌在太平縣里游玩了兩天,各種當?shù)靥厣朗吵员,徐平便陪著他出了太平縣。桑懌去遷隆峒找高大,徐平則視查蔗糖務新開的蔗田。
此時正是二月中旬,杏花剛落,桃花盛開,太平縣里的房前屋后,不時就挑出一枝嫣紅,染著春天的圖畫。
走在這畫里,人也好像變得雅靜了許多,一時竟忘記了紅塵的喧囂。
徐平和桑懌并排騎馬走在前頭,譚虎帶著十個兵士隨后,得得的馬蹄聲清脆地敲擊著石板路,沿著溪流走出了太平縣。
一出縣城,滿野的油菜花開得正盛,遠遠看去如同一片黃色的海洋,無邊無際。雜在這黃色的花海里,有粉色的桃花,火一般的木棉花,東一簇西一簇,讓這花海憑添了無數(shù)生氣。
不遠處的山上各色杜鵑把山林染得五顏六色,包圍著油茶花的海洋,像是一個五彩的花環(huán)。
桑懌停住馬,看著這花的海洋,五彩繽紛的圖畫一樣的世界,贊嘆道:“當時我指射了左江道的差事,家里人都要死要活,以為我再沒有活著回中原的一天了。人人都嶺南多瘴癘,邕州尤甚,為官者大半都要客死在這里。卻《≤《≤《≤《≤,↑△想到來了之后是這副景象,尤勝于中原的繁華。我沒去過江南,只是聽人人都道江南好,在我想來,江南也不過是如此了!
譚虎聽了,在后面笑著:“是巡檢來的時候好,若是幾年之前,通判初來邕州,可不就是遍地瘴氣,就是猛獸也常出來傷人。那時候隨著通判巡視各縣,哪次我都是鼓著打虎的勇氣隨著去。自從通判開蔗田,后來建蔗糖務,田地都開辟了出來,人口多了,瘴氣也沒了,這兩年也沒聽見猛虎傷人了。往年武緣縣里那里,光是應付打虎的賞格縣里就叫苦不堪,前兩天我見到他們縣尉,起這事情來,他現(xiàn)在都是獵戶為了虎皮鉆深山里打虎,豈可想象?”
桑懌看看徐平,嘆了口氣:“你在這里幾年,可真算是改天換地了。按起來,你這幾年的官職升遷,比當年寇萊公也不遑多讓,但如果真正來這里看過,怕所有人還是認為不足以酬你這幾年的辛勞。”
寇準十九歲中進士乙科,為太平興國五年探花,三十歲為樞密副使,位列宰執(zhí),其升官之速,進中樞的時候之年輕,可謂是空前絕后。這個年代的人起升官快,往往拿寇準做例子,徐平此時官升遷之快還超過了寇準當年。
徐平有前世記憶,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卻知道寇準是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太宗皇帝得位不正,急需要用新的政治勢力壓倒當時掌權(quán)的勛貴,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皇位。這才大力提拔進士出身的文人,才有了寇準,有了太平興國三、四、五年進士科人才濟濟、名臣輩出的局面。這些人的登臺,才有了宋初名相趙普晚年的黯然收場。
進士出身的文人登上前臺,勛貴退場,士大夫也由此成了大宋的主角。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背景,怎么能夠簡單比較呢。
人生就像是舞臺,我們不過是臺上的一個角色。即使有人以為自己是主角,拼命地吸引每一道目光,以為自己能夠主宰這個整個世界的風云變幻?蔁o論你在臺上多么風光,當落幕的時候,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舞臺上的裝飾,真正的主角永遠不會出現(xiàn)在舞臺上。
人生的舞臺沒有人看戲,人生的舞臺沒有主角,我們都在這個別人安排的舞臺上,我們都是角色。
徐平聽了桑懌的話,看著前方無邊無際的花海,淡淡地道:“我們兩個相識多年,你知道我家里有千頃良田,牛羊成群,嬌妻幼女,富貴對我來已經(jīng)有了?歼M士,來做官,終究是搏一個出身,官高官低也就那么回事了!
“話雖然是如此,不過官所以任能,爵所以酬功,你做了這些事,就應該得到相應的酬賞,不然我們這些官做著還有什么意思?”
徐平聽了桑懌的話,沒什么,只是搖了搖頭,催馬前行。
話出來總是好聽的,但出來好聽,揭開外衣看到事實,會讓人灰心。坐在這個位子上騙騙自己很快樂,不想騙自己便搖搖頭不管它。
一路到了羅白,正是中午時候,眾人下馬找了個酒館,吃些酒菜。
正所謂桃花開,雨水起,邕州的花期來得早,雨水也來得早,此時河里水初漲,天氣轉(zhuǎn)暖,各種魚鱉蝦蟹活躍起來。也是徐平帶來的習慣,有錢人家也開始吃蝦吃鱉,就連這路邊店里也賣上好的山瑞湯。
徐平與桑懌坐一桌,譚虎打橫作陪,順便倒酒添菜。
自從到了邕州徐平也習慣了進店先來一盤牛肉開胃,又要了幾樣當?shù)夭,與桑懌喝了三杯。
閑聊幾句,桑懌看著店前的路問徐平:“自進了嶺南,從桂州那里一路下來,都是這種石子鋪的大路,馬走起來甚是輕快,就是蹄鐵磨得厲害。我也問了當?shù)厝耍际菑溺咧葸@里學過去的,路這樣鋪有什么法嗎?以前在中原的時候,就是官道也不過是夯實罷了,怎么這里就不一樣?”
徐平想了一會才道:“南北地理不同,北方干燥,夯土路當然沒什么問題。嶺南這里就不行了,一到雨季雨就下個不停,路上沒個干燥時候,夯土哪里禁得起雨水浸泡?這種路下面路基都是大石,上面是石塊,最上面才是摻著黃土的石子,雨水能夠順著石縫流下去,不至于積水。在這種濕潤地方還是這種路合適,就是石板路也比不上,石板雨天路滑,壞得又快。”
桑懌頭:“得也有道理,走起來確實輕快。”
真正的道理桑懌哪里一下就想清楚?不過徐平已經(jīng)把大概了,以后在這里日子長了總能搞清楚。
徐平道:“不過這種路也嬌貴,得有人時時養(yǎng)護。路邊的排水溝渠不能堵塞了,不然會壞路基。路面上的石子慢慢會被磨成粉,過些日子就要有人鋪灑。我這蔗糖務里專門養(yǎng)得有一指揮人,養(yǎng)護周圍道路。過了古萬寨,那邊的路就是牢城軍卒養(yǎng)護,一馬虎不得!
這實際上就是后世的砂石公路,因為徐平前世大量在國防道路鋪設,有的地方又稱為“國防路”,看起來不起眼,卻有很多講究。這路最大的好處還不是徐平講的那些,而是能過載重車輛。由于路基都是石塊,上面是石子,重型車輛通過的時候石子卡進大石塊縫里,使路有了一定彈性,不至于一壓就壞。不過這年代也沒什么載重卡車,這最大的好處反而沒什么用了。
但在多雨地區(qū),這種路還是非常適合的,車行馬行都方便。至于水泥路和瀝青路,那是工業(yè)社會才能大規(guī)模鋪設的奢侈東西,邕州窖里燒的那水泥連修壩建渠都不夠,哪有多余的來鋪路。再者了,水泥路養(yǎng)護起來更加麻煩,對農(nóng)業(yè)社會來純粹是沉重負擔,徐平從一開始就沒那個打算。
桑懌喝著酒,看著路上的行人,覺得來了邕州,發(fā)看不透徐平這個人了。以前在中牟的時候種地,徐平有各種奇思妙想,可以是種地也種出花來了。沒想到來到嶺南,還是各種各樣有趣的怪主意層出不窮。桑懌是多年走南闖北的人,又在基層任職幾年,自然知道這路不像徐平的那么簡單。嶺南難就難在路難走,真要讓徐平把這種鋪滿嶺南,無異于為大宋再造一個江南。
在城里頭,路的兩邊還是石板路,就連排水溝都建在石板下面,石板上不耽誤攤販擺攤,行人行走,實在是方便得很。
大宋不是沒有專門分出人行道的路,但那是東京城里有限的幾條,這樣用不同路面分出人行車行,還大規(guī)模鋪設,邕州倒是頭一份。
當年在中牟與徐平偶然結(jié)識,這個兄弟給了他很多驚奇,沒想到來了邕州之后這驚奇更大。
接下來的日子,不知還有什么奇怪的事在等著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