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世富貴 正文 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

作者/安化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不大一會,兩個黃門就抬了幾塊大木板進來,在眾人面前擺好。≧另一個則抱了一大堆紙張進來,手里還拿著一個木盒,一起放在殿下的案幾上。

    這些木板是徐平早先制好的黑板,出自三司,都是經巧手匠人打造,黑得亮。徐平在鹽鐵司和編修所招集屬下開會的時候,經常使用這幾塊黑板,數據在上面羅列出來簡潔明了,一看就懂。殿中奏事,順便就把這幾塊大黑板帶來了。

    到了黑板前,徐平拱手行禮:“陛下,諸位大臣,在奏事之前,我想一件剛才李樞副沒有提到的‘現錢法’弊端!

    “有話盡管講!

    趙禎果斷允許。心里話,趙禎不是一個多么勤政的皇帝,雖然他強迫自己要做一個好皇帝,好皇帝就要勤政,甚至還向呂夷簡顯擺過,但那真地很累。每天那一道道奏章看得趙禎想吐,特別是奏章里還駢四驪六,引經據典,看起來尤其費腦子。徐平的奏章就不同,從來都是有事事,一目了然。而且里面各種資料數據翔實,不需要再去費腦子考慮這句話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趙禎喜歡看徐平的奏章,也喜歡聽徐平談論事情。從來沒有什么花哨,往往還一針見血,直指要害,不會云里霧里繞得你頭暈。

    徐平看看前方李咨的神色,見他并沒有慍怒,反而有些好奇,在那里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這是個好官,可惜好官往往就是別人的踏腳石。

    “天圣元年茶法,各種弊端李樞副已經基到,其中有一條,就是‘現錢法’入中京師的銅錢減少。李樞副認為是因為沿邊用現錢買糧,導致銅錢入邊,而不留在京師,所以鼓勵茶商從其他地方帶銅錢入京師。微臣以為,除了沿邊買糧需要銅錢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錢法’要求茶商用現錢買茶,入中商人賣糧直接得到銅錢。這中間銅錢就在商人身上,不比以前茶法商人與現錢無關,這身就增加了銅錢需求。這數目可是不,茶錢每年動輒百萬貫,也就是‘現錢法’一行,直接就多了百萬貫銅錢的缺口。”

    徐平的話用白話開來,就是錢幣的需求與流通環節和流通度有關,“現錢法”雖然減少了茶價的虛估,但也憑空增加了銅錢的流通環節,減緩了流通度。這樣一來,需求增加,而供給不變,直接表現就是京城和沿邊同時缺銅錢。

    在座的大臣對貨幣卻沒有這種認識,聽了徐平的話,好像是有道理,但到底是什么道理卻想不明白。錢還是那么多錢,怎么憑空就會覺得少了?

    章得象因為叔叔章頻的關系,與徐平相對近一些,開口問道:“徐副使,先前所言貌似有些道理,但我還是有些不清楚。銅錢有定數,不管是在商人手里,還是在官府手里,總還是那么多,怎么就會少了?”

    徐平道:“參政請看!

    隨手拿起一枝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兩個大圓圈,每個圈里寫上五百。

    “假若錢的定數是一千,設若京師五百,沿邊五百。中間商人沿邊入中糧草,得交引,至京師或至茶場換茶,都與現錢無涉!

    又在黑板上畫了兩個大圈,一個圈,兩個大圈里寫上四百,圈里寫上二百。

    “總數還是一千,因為行了‘現錢法’,商人要用現錢,就有二百到了商人身上,則沿邊和京師就各少了一百,自然就缺銅錢了。”

    張士遜一下笑出聲來:“這是什么道理?商人的現錢不管是買茶還是買交引,總還是要花出去,難不成還一直帶在身上?”

    徐平看了看張士遜,微微搖了搖頭:“相公,商人不是就販一次茶,生意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不然他們哪里有飯吃?有人用銅錢買了茶,同時也有人用糧換了現錢,統合算下來,商人身上一直有這么多銅錢的,這道理難道不是顯而易見?”

    在座的諸位都是一時俊杰,先前只是不向這個方向想罷了,現在由徐平一下子把話點開,立即就明白過來。就是張士遜,也不過是看徐平不順眼,話隨口而出,沒有經過腦子。不等徐平回話,心里就已經明白過來,不由紅了臉。

    趙禎在上面看得暗暗點頭,還是徐平的方法容易把道理講明白。隨手畫幾個圈,大家一下就都清楚了,如果只是用話,不知要到什么時候去。

    只是這樣苦了旁邊記錄的起居注官員,話不管怎么都能記個大概,這又畫圖又備注的讓他們怎么記?徐平看樣子一時半會不會離開朝廷,這差事是來難做了。

    李咨向徐平拱手:“徐副使的不錯,確實如此,是我疏忽了!

    “樞副客氣。”

    這不是李咨疏忽,而是時代的展還不到那一步,大家不向那個方向去想。

    徐平之所以正式開講之前提起此事,是要提醒大家,自己才是現在管著茶案的鹽鐵副使。不管在座的人以前做過什么職務,哪怕是任過鹽鐵副使,任過三司使,主持過茶法的變革,對于茶法的現狀還是自己這個現任鹽鐵副使最清楚,是不過去的。

    從木盒里拿出特制的黑板擦,徐平把剛才畫的幾個圓圈擦掉,正式講起茶法。

    徐平拿起長長的木尺,在黑板上畫了表格,分別標上陜西路沿邊入中的糧草數量,周邊各路調出的糧草數量,官府出的茶引,茶場收到的茶引,茶引上標的價格,實際上按照市值的價格。最后是茶場每年出的茶數,官府應得的稅賦錢,和實際得的稅賦錢。

    最后,從陜西路開始實行沿邊入中開始,一年一年,把這表格填滿。

    此時在座的人中有幾位老練的已經看出了問題,比如呂夷簡和王曾,尤其是蔡齊和李咨,他們兩個在三司系統為官多年,這種敏感性還明的。

    不過大家都沒有話,看著徐平把寫滿的黑板推到一邊,又拉了一塊黑板過來。

    這次徐平玩得比較花哨了,在這塊黑板上畫了坐標,直接畫了一個柱狀圖出來,然后連出了一條波動曲線。

    把這些做完,徐平把兩塊黑板并在一起,對趙禎拱手行禮:“陛下,諸位大臣,想必都已經看出了端倪。自陜西糧草及軍需沿邊入中以來,茶法屢屢變更,每次茶法一變,當年官府入錢都一下暴增,第二年就少下來,到第三年基就與未改前的茶法差不多了。從第三年起,新舊茶法的效果便就沒有什么區別!

    到這里,徐平放緩語氣道:“來去,新茶法是舊茶法有各種弊端,改了之后必然能夠革除舊弊,甚至立萬年不易之法。結果不幾年,新茶法弊端出來,同樣的話支持舊茶法的再一遍,結果還是一樣。為什么一次次這樣?顯然是因為無論哪種茶法,在剛開始改的時候朝廷都能獲巨利,甚至革除舊弊,才這樣重復下去。”

    此時陜西入中茶法實行最久的是“三法”,“現錢法”從李迪最早端,天圣元年李咨完善正式推行,也已經變了兩三次。從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兩種茶法根沒有質上的優劣,都不過濟一時之急而已。

    就在大家都沉默不語的時候,樞密使王曾開口:“徐副使,茶法變更看來確實如你所,不過,每次改茶法朝廷都獲巨利,這利從何來?”

    “回樞相,利的來源有三。一是園戶,每次改茶法對他們都有獎勵,有了好處第一年便努力種茶,等第二年這好處就不見了。二是商戶,茶法一改,舊引換新引,各種貼納各種折現,商戶前些年得的好處就要吐一些到官府手里。再一個來自官府,不管哪種茶法實行幾年之后官場之內的陳茶都堆積如山,把這些陳茶抑配出去,就是一大筆錢!

    剩下的話徐平沒,也不用了。比如陳茶抑配,這錢是入了官府,但錢是從哪里來的呢?自然是從百姓手里來,一部分從茶商手里來。在座的除了知諫院孫祖德,都是從實務官做起,對這些道理自然明白。

    歷次的茶法改革白了,就是官方要借用商人的力量向邊疆供應糧草,為了吸引商人便不得不向他們讓利。由于各種弊端,這種讓利的幅度會來大,等到官府忍無可忍的時候,便改革茶法,用這個機會把讓出去的利收回一部分來。

    這個過程周而復始,歷次的茶法改革,經手的官員殫精竭慮,拼命想立一種能夠防止各種弊端的法度出來,實際都沒有什么用,只是這個重復過程的工具而已。

    朝廷上下,每次變更茶法君王都極為重視,選擇自己最信得過,認為最能干的大臣去做,慎之又慎。實際上,只不過是在進行一場沒有意義的游戲。(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全椒县| 元谋县| 饶河县| 库尔勒市| 中宁县| 林甸县| 北海市| 定兴县| 阳东县| 汶川县| 沽源县| 涞水县| 鹤壁市| 克山县| 年辖:市辖区| 历史| 乃东县| 金坛市| 施甸县| 界首市| 浙江省| 略阳县| 宁阳县| 万载县| 绥阳县| 墨脱县| 濮阳县| 巫溪县| 改则县| 旅游| 绥芬河市| 奇台县| 吉林省| 昌黎县| 清河县| 三亚市| 房山区| 洛南县| 晋江市|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