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南下肯定不能走陸路的,必須走水路。
原因不是魏公公想省力氣,而是他軍中攜帶的火器太多。
光是火銃和藥子倒也罷了,關(guān)鍵是還有十幾門炮和若干水陸兩用火器。
什么萬人敵、水底雷、混江龍、龍王炮可是裝了一車又一車運到碼頭來的,就這還不及地雷多呢。
兵仗局那邊認定了魏公公是冤大頭了,可勁的把地雷往南苑送,最后導(dǎo)致地雷竟然成了魏公公手里最多的火器。
看著那幾十車都拉不走的地雷,魏公公也是欲哭無淚。
這他娘的是地雷啊,你們把這東西全部傾銷給咱家,莫不成讓咱家在船上埋雷不成!
奈何,大話說出去了,闊佬不差錢的形象也擺出去了,當(dāng)時使勁“買買買”,這會怎么也不可能“退退退”了。
都帶著吧,說不定能派上用場呢。
真要是在海上打不過紅毛鬼,倭呆子們,咱家就破斧埋雷,把自家船炸了行不行…
唯一讓魏公公安心的是,這些個地雷雖然都是陳年舊貨,但卻保險的很。經(jīng)過倭呆子們的試驗,大抵能做多十發(fā)之中炸九發(fā),也算是物美價廉了。
火器這玩意,打仗肯定能派上用場,問題是太危險,極度危險。
這個危險不是在戰(zhàn)場上,而是在運輸途中。
所以魏公公不敢走陸路,他怕路上一個不小心,給弄炸幾個,給他連個連環(huán)爆。
那樣一來,可就好看了。
真應(yīng)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公公淚滿襟。
親兵營、步軍二營、輜重營都是搭的船,獨馬軍一營沿運河馳奔。
為了湊集足夠運兵的船只,魏公公可是費了好大力氣。
得益于他的同僚礦監(jiān)、稅使們過往征船大多不給錢,或少給錢,亦或說什么到了地頭再給錢的辦事程序,魏公公險些一艘船都沒征到。
后來,還是老辦法,真金白銀抬到碼頭上。
船家們得了銀子,頓時個個賣力氣,碼頭四周滿是“魏公公好人”的阿諛聲。
咱家當(dāng)然是好人!
對船家及眾船工的奉承,魏公公坦然受之。
天地良心,當(dāng)今之內(nèi)廷,他魏公公絕對是童叟無欺,愛民如子。
五營兵除了馬軍未登船外,其余四營都是依序登船。
為了給百姓一個直觀感受,也為了給朝廷,給皇爺一個深刻印象,魏公公在南苑出發(fā)前就全軍進行了大演練。
甚至編了一首軍歌命人傳唱。
謂之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揚子江。保大明,衛(wèi)皇爺,就是保家鄉(xiāng)…”
除了振奮人心的軍歌,那嶄新的軍服和裝備更是叫人耳目一新。
那行進的列隊,更是百姓從未見過的。
整齊,太整齊了。
“此真天子親軍也!”
有老者驚嘆,眼前這兵馬真是威風(fēng)嘍。
幾營家鄉(xiāng)子弟兵們也是人人興高采烈,精神振奮。
當(dāng)兵這么久以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還不曾真正轉(zhuǎn)化為軍人。然而,這軍服一穿,武器一發(fā),不管是外貌還是內(nèi)在,均是發(fā)生質(zhì)變。尤其是士兵們整齊踏步,依次從船板登船時,儼然一支百戰(zhàn)精兵。
長達三個月的隊列訓(xùn)練,今日終是派上用場了。
不管這戰(zhàn)斗力如何,上了戰(zhàn)場能否撐上片刻,此刻,不是強軍也強軍了。
“真皇軍也!”
魏公公所乘之船為全軍最大,最高,也最豪華,租金一千四百兩。
船頭船尾及至船中兩側(cè),插滿長幡、旌旗。
遠遠看來,端的是威風(fēng)凜凜。
魏公公心情同樣亢奮,重生以來,總算是先完成了個小目標(biāo)——有了自家的兵。
各營統(tǒng)領(lǐng)已經(jīng)任命,馬軍交由鄭鐸統(tǒng)率,親兵營自領(lǐng),步軍二營分由曹文耀、伍福銘暫領(lǐng),輜重營卻是任了七舅姥爺郭大風(fēng)暫領(lǐng)。
之所以是暫領(lǐng),不是實領(lǐng),卻是魏公公還要沿途觀察各營大小頭領(lǐng)。
此番南下,長路漫漫,誰也不敢保證半道不會有人開小差跑路。
所以,最終的軍官任命還得等到南方再說。
這也是個考驗,倘若那些大小主任們一個個都能堅持到最后,魏公公再是出于將來尾大不掉考慮,也不能不先安排他們。
畢竟,創(chuàng)業(yè)之初,凝聚力還是十分重要的?傄娺^陣仗,大浪淘沙后,再做微妙調(diào)整。若這會就著急把這些于他魏公公招兵有大功的“主任”們削掉,無疑是自毀長城。
要明白,這些個“主任”不是單個,都是一個連著好多下線的。你要開了一個,那就是開了一批。
一個地方的人,開了頭,一個看一個,弄不好還沒到揚州呢,這魏家軍就能解體了。
因而,魏公公不急,也必須要有耐心。
……
前后二十八艘船,浩浩蕩蕩。
岸上,數(shù)百匹戰(zhàn)馬保持著和船只同等速度緩慢而行,不急不徐。
辦海事,馬軍多半是無用的。
魏公公依舊帶來,為的就是等到了揚州過江后,能把他魏公公的格調(diào)打出來。
他認為除了脖子上的大金鏈子可以漲逼格外,威風(fēng)凜凜的馬隊同樣也能漲逼格。
再者,他的馬隊規(guī)模并不大,此番出海雖不可能有騎戰(zhàn),但馬隊的存在還是有著壓迫力的。
而且,馬隊也可以臨時改作通訊兵使用。
他魏公公也不可能天天呆在海上吧,有個什么命令的,總要有人跑,快速下發(fā)才行。
“奏樂!”
魏公公坐在椅上,看著船下的運河,心情大好之下命人奏樂。
鄭鐸從京里高價雇的一百多樂隊頓時敲鑼鳴鼓,奏的正是一首《將軍令》。
這樂隊中還藏了個戲班,唱采梅戲的,即后世黃梅戲。
魏公公好這調(diào)調(diào)。
太監(jiān)嘛,附庸風(fēng)雅就算了,弄個戲班子還是挺正經(jīng)的一件事。
“秀芝姐,這曲兒可振人心?”
魏公公剝了一顆葡萄遞到吳秀芝嘴里,待后者笑著含進嘴里后,又悄悄摸了摸一直在替自己按肩的佟佳氏的小手。
這一按,透著無限信號。
佟佳氏領(lǐng)會,手下力道一提,給了魏公公一個舒服的捏揉。
途中不少船只對這支船隊側(cè)目而看,船上人等個個震驚,不知這是哪家兵馬出行。
兩岸,亦有不少官員士紳目睹此情形,均是好奇不已,紛紛打聽。
待發(fā)現(xiàn)竟是內(nèi)廷御馬監(jiān)的兵馬,且還是個什么提督海事太監(jiān)帶的兵,頓時個個色變。
“是不是太招搖了?”
魏公公安然一路,威風(fēng)夠了,也在尋思這個問題。
他這么高調(diào)南下,會不會叫科道給彈劾了。
未幾,卻是洋洋得意,哈哈一笑道:“便是撫按官告咱的本也沒用,還不如咱家的奏本下得快呢。”
真?zhèn)是有恃無恐。
得了圣天子尚方寶劍的。
早在十多年前,萬歷為了保障開礦征稅不受地方阻撓,特地給外朝下了一道嚴厲的圣旨,旨意中說,凡外監(jiān)奏本,內(nèi)閣無須擬指表態(tài),科道不許上疏駁斥。
換言之,魏公公品銜不高,但卻是口銜天憲的外監(jiān)。
所以,到了地方,理論上他是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欽差大臣。
甚至于,見了總督巡撫都不怕的。
而他的題本送上京,要比地方官的題本優(yōu)先呈到御前的。
高調(diào),就是要高調(diào)。
要叫京里的皇親國戚們知道,要叫萬歷兩口子知道,魏良臣真是實心任事。
………
京城中,宣黨炸鍋了。
金明時出師不利,把自己給陷進去,可急壞了宣黨首領(lǐng)湯賓尹。
與金明時關(guān)系密切的浙黨中人、刑部主事秦聚奎跳出來為金打抱不平,攻擊孫丕揚結(jié)黨欺君,說什么“天下大勢趨赴秦人”。
孫丕揚八十一歲了,人老成精,轉(zhuǎn)手就使人痛揭秦聚奎在安徽績溪縣令任上的種種貪虐之狀,秦聚奎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湯賓尹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但他并不心甘,召集宣黨中人、御史徐大化、劉國縉、昆黨黨魁顧天峻及湯的門生王紹徽等人,在一起密商對策。
李永貞受金忠所托,也參與了這次密商。
顧天峻提出,不如發(fā)動五黨中人,上疏皇帝要求吏部先把“訪單”發(fā)下來,其用意無非是想知道東林黨那邊是如何鑒定五黨中人的。
心里有了底,才好尋求對策。
湯賓尹卻不同意顧天峻的意見,他搖頭道:“不妥、不妥!孫丕揚還沒老糊涂呢,雖說他八十一歲了,可頭腦清醒得很,訪單下發(fā)非炸了窩不可!
眾人沉默了片刻,王紹徽道:“這樣吧,我與王圖是同郡,彼此還算客氣,不如由我單獨去拜訪他,正巧家鄉(xiāng)來人帶來幾瓶西鳳酒,還有秦椒、黨參等特產(chǎn),我一并送給他,求他給說說情,看能不能放老師一馬,順便再提一提訪單的事!
眾人聽了覺得有理,眼下也只能死馬當(dāng)做活馬醫(yī)了。
王紹徽滿懷希望去拜謁王圖,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
王圖全然不顧什么鄉(xiāng)情,不但拒受禮物,而且當(dāng)著王的面大罵湯賓尹,說湯叫他背上了黑鍋。
去年禮部試(會試),湯私自錄了韓敬為本房第一,又花言巧語來蒙騙主考王圖,結(jié)果王圖誤信了湯的謊言,至今王還在遭受眾學(xué)子的譴責(zé)。
王紹徽一看這架勢,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王紹徽走后,王圖考慮到此事重大,便連夜去了孫丕揚家,告知了湯賓尹等要求下發(fā)“訪單”的企圖。
孫丕揚聽了微微一笑,他雖已年過八旬,但真不是老糊涂。聽了王圖的稟報,更堅信訪單不下發(fā)是明智之舉。
他拿出訪單,又瀏覽了一番官員的評語,發(fā)現(xiàn)湯賓尹最差,訛詐行賄包攬詞訟,幾乎無惡不作,遂憤憤地對王圖說姓湯的就是當(dāng)朝嚴嵩也,他孫丕揚必為社稷除之。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