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正文 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tǒng)論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林延潮第一堂課講得是什么?

    眾弟子不由都懷揣著期待。

    林延潮站在堂上目光掃過眾人,先拿出一冊,命一旁的徐火勃持冊讓每名門生都在冊上畫卯。

    眾弟子見此不由生出新奇之感。

    林延潮對眾人道:“此舉名為簽到,大家既拜在我門下,課業(yè)當時時察之,若講學之時不能至,何以談為學,這也是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是,先生。”眾弟子皆稱是一一在冊上畫卯。

    而另一弟子,陶望齡則是端來一尊石磬,放在林延潮身前的講案上。

    待弟子們畫卯后,陶望齡,徐火勃坐在講案側的左右椅上,然后林延潮以錘輕敲石磬。

    叮一聲輕響后,學功堂重歸肅靜。

    林延潮起講道:“孟子曾有言,由堯舜至于湯,由湯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歲,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孟子此言得是自己所學之統(tǒng),由堯舜,湯,文王,孔子一脈相傳,孔子之后,以其學統(tǒng)所傳自任!

    “后此學統(tǒng)之論,為朱子所承,朱子曾言周子,二程,得孔、孟不傳之緒,而朱子又得二程之傳。是以理學學統(tǒng)是孟子,周子,二程,朱子,并視學統(tǒng)為道統(tǒng),尊理學為儒學正宗!

    “而陸象山言因讀孟子一書中,萬物皆備于我,有所領悟,并道孔子之學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他所學承之孟子,因而心學學統(tǒng)亦承孟子。而后眾所周知,陽明先生承陸象山之統(tǒng),將心學發(fā)揚光大!

    眾士子聽林延潮之言,都是不明所以。

    林延潮不是講事功學嗎?怎么講起理學,心學的道統(tǒng)來了。若是林延潮講這個,那么理學心學的宗師,隨便一個來都比林延潮講得好幾倍。

    但林延潮繼續(xù)道:“橫渠先生的橫渠四句里有云,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有人言事功學承何圣賢所學?其學統(tǒng)上無所承接,憑空而出近乎法家,你們以為然否?”

    聽了這句眾人才明白。

    林延潮要的是事功學的學統(tǒng),也是道統(tǒng)。

    戰(zhàn)國時百家爭鳴,除了主張向將來看的法家,其余學如孔墨老莊,儒家墨家道家都是向過去看。

    他們推崇先王之治,覺得戰(zhàn)國之亂,禍害起源于人心不古,故而他們都想恢復先圣時那等淳樸民風,故而各家學,都自己繼承了先圣之學,故而講學統(tǒng)道統(tǒng)。

    唯獨法家不法先王之治,商鞅就過,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所以法家提倡治道不法古,主張銳意改革,因為歷史是在不斷進步,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因此儒墨道家中,獨法家不講傳承。

    而永嘉學派好似從南宋時憑空而出,但偏偏又自己是儒學一脈,未免令人有些不信服。加上永嘉學派主張事功,主張變法強國,思想近乎法家,所以被認為純粹是披了儒家學的皮,行得還是法家那一套。

    現(xiàn)在林延潮事功學學統(tǒng)從何而起,眾士子都是一臉茫然。

    林延潮道:“事功之學為儒學一脈,由孔子傳至子貢,子夏!

    林延潮此言一出,仿佛半空響起驚雷,眾士子們都是一醒。

    眾人都是心想,儒學由孔子而興,故而推孔子為源不為過,但子貢,子夏啟事功之學,我們怎么不知道。

    咱們雖然書讀得少,但林三元你也不能亂忽悠人啊。

    見眾人震驚之色,林延潮是絲毫不出意料:“朱子有言,子貢雖未得道統(tǒng),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后!

    這是朱熹夸子貢的話,子貢雖沒得道統(tǒng),但孔子之學他也是學的差不多了。

    其實不用朱熹講,大家也知道論語里孔子與子貢的對話是眾弟子中最多的,子貢篇幅也是眾弟子中最長的。

    子貢辯才還極好,連孔子也承認不如子貢,此外子貢處事還擅變通,孔子評價他為‘達’。眾弟子中孔子對子貢器重,也僅次于顏回。

    林延潮續(xù)道:“子貢經(jīng)商務實,開儒商之祖。周天子告朔諸侯,諸侯受朔時要殺活羊祭祀。后魯國君已不用告朔之禮,子貢提議將祭祀的那只活羊去掉,孔子責子貢,爾愛惜那只羊,吾卻愛惜其禮!

    商人重利,一貫為理學鄙視。

    但事功學提倡經(jīng)世致用,通商惠工,反對重農抑商之策。所以子貢經(jīng)商求利,不合理學,卻合事功之學。

    至于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則表現(xiàn)了子貢重實用不墨守舊禮,這也是事功學的精神。

    林延潮道:“雖子貢沒有著書立學,但覽其事跡,也可視為事功學之先賢!

    聽林延潮這么解釋后,眾人也算認同子貢地位。

    “至于子夏,孔子之后,講學西河,教弟子三百人……”

    子夏是孔子親傳,論語里子夏過一句話,大德不逾閑,德出入可也。

    就是道德上大節(jié)要守住,但節(jié)可以變通。

    “……并授魏文王為王者師,又授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李悝……李悝篡法經(jīng),商鞅挾法經(jīng)入秦……”

    聽著子夏的教學經(jīng)歷,眾人不由佩服,論教學經(jīng)歷,這是何等牛逼。

    魏文王在戰(zhàn)國是媲美秦孝公的存在,任用儒家之田子方、段干木,法家之吳起,李悝為大臣,儒家法家大臣并立朝堂同心協(xié)力,魏國因變法而興盛。

    魏文王事子夏為師,用子夏的學生田子方、段干木,吳起,李悝為變法骨干,等于就是用他的學治國了。

    此外子夏弟子里田子方、段干木繼承儒學,禽滑厘是墨子首徒,吳起合兵家法家,事跡婦孺皆知,就不多了,主要是李悝還是法家。

    李悝為法家鼻祖之一,開戰(zhàn)國,也是中華變法之河,他寫了一書名為法經(jīng)。后商鞅挾法經(jīng)入秦,得秦孝公重用,主導秦國變法。

    法家中李悝,商鞅都可謂承子夏之學。

    子夏學問是孔子親傳,但他之學重于儒學里的務外經(jīng)世,故而有別于子思,子張,在儒學中另起一脈。

    所以眾人聽林延潮這么一解釋,稱子夏啟事功學,也有道理。

    “子貢,子夏后傳荀子……”

    聽到林延潮提到荀子這個名字,眾士子心底一噔心道,果真有他。

    子貢,子夏都沒有學留著后世,只能從別人只言片語中察起主張。

    但荀子不同,他有學傳世,讀其書稱荀子之學為事功學開山祖師,那么再適合不過了,簡直不容置疑。

    荀子與孟子時代相近,但主張卻是南轅北轍。

    荀子的學,受歷代儒家學者的抨擊最多,甚至有人主張將他從儒家門籍里開除出去。而對林延潮而言,他對荀子的性惡論不那么認同,但他的學與事功學確實相近。

    比方李悝是子夏的弟子,商鞅是子夏徒孫。法家里同樣顯赫的另兩位人物,韓非,李斯則都受業(yè)于荀子門下。

    荀子與子夏一般,都繼承了孔子的‘外王之學’。

    荀子講,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還講禮以定倫,法能定分,主張禮法并舉、王霸混用。

    孟子所倡‘法先王’,荀子則倡‘法后王’,這爭論就好比當初周子義與林延潮爭論,周子義要法就法三代先王,林延潮三代可法,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可法。

    荀子曾去過秦國。

    當年孔子西行不至秦,但荀子對秦國評價卻極高,秦國百姓,吏,大夫皆有古風,政治清明,仿佛無人治理般,幾乎古時之治。

    荀子還贊治之至矣,秦類之矣,意思國家大治至秦國那個程度就行了。

    別人都以為荀子很推崇法家治下的秦國,但荀子話鋒一轉,卻道秦國什么都好,但偏偏沒有儒。

    荀子還,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

    就是國家治理之道,要么純粹以王道,要么王道駁以霸道,沒有儒怎能不亡,這就是秦國所欠缺的。

    弟子李斯曾對荀子,秦國之強,是因為非依靠仁義去為之,如此做事能放開手腳。

    荀子告誡李斯,舍仁義而行,這是舍逐末,亂世就是這么來的。

    李斯最后沒有聽,仍西行去了秦國。

    到這里,日冕所指已是過了一個時辰,林延潮頓了頓,示意稍稍休息,自己離開學功堂。

    眾士子們方才聽著林延潮侃侃道來,皆覺得他的話中有至理在其中。

    議論時,眾人還歸納其道統(tǒng)之,若理學道統(tǒng),是曾參,子思,孟子,以及后來的程朱,他們務孔子所傳的內圣之學。

    那么事功學道統(tǒng)則是子貢,子夏,荀子,務儒學里的外王之學。

    還有人道,儒學道統(tǒng)里也有務外之學,看來務外不是法家所創(chuàng),而是法家?guī)煼ㄈ寮叶鴣怼?br />
    此言大家都覺得有幾分道理。

    士子們又心想,那么荀子之后,事功學學統(tǒng)應是龍川先生心水先生繼承了吧。正如孟子之后,學統(tǒng)為北宋時周子,二程繼承。

    林延潮回到學功堂,將石磬一敲。

    石磬響后,眾士子們都停了議論。

    林延潮又起講道:“荀子之后,事功學之學統(tǒng)傳之……”

    到這里林延潮頓了頓。

    “……傳之董子!

    林延潮完,眾士子們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由都生出竟然是他的想法。

    PS:這一章理論講太多,可能不少讀者不喜歡,但卻十分有必要,因為道統(tǒng),是林三元的大殺器,要具體講一下,下面大家才不會一頭霧水。。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五家渠市| 固镇县| 讷河市| 大悟县| 襄垣县| 栖霞市| 天祝| 嘉兴市| 潮州市| 涞水县| 彩票| 河西区| 广东省| 名山县| 通州区| 景洪市| 民和| 霍州市| 普宁市| 凤台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三江| 措美县| 新蔡县| 青阳县| 灵石县| 石河子市| 武宁县| 页游| 东乌珠穆沁旗| 南平市| 乐平市| 临安市| 黎城县| 武宣县| 花垣县| 柳州市| 鸡泽县| 三门峡市| 英吉沙县|